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唯物史观与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新趋向(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曹小文 曹守亮 参加讨论

四、反思当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社会史研究不断深人,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不仅表现为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中形成了一支专业研究队伍和一些学术增长点、学术活动空前活跃、研究成果可观,以及田野调查和口述史方面的尝试而且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也巳达到一个稳步发展阶段,改塑了以往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基本格局。①甚至有学者认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兴起不仅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转型的重要表现,而且还成了当代中国史学的主要趋势,有取代马克思主义学派地位之势,②在“相当程度上重塑了中国史学的基本结构和面貌”,“竟然成为新时期史学演进的主流方向”③。这种观点貌似将社会史看作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部分实质是仍然将两者对立起来。这一方面反映了当代社会史受西方学术话语影响之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当代社会史研究并没有取得与其地位相称的成果。这些评价不可谓不高,用在对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评价上是否恰当,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因为学界一直存在社会史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争论,认为当代社会史研究没有发挥上述作用,甚至支持社会史学不能成立的学者也大有人在。④现阶段,当代社会史作为一种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时段、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专门史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就整个当代社会史的丰富内容来看当代社会史的研究还只能说是处于草创阶段。当代社会史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一些值得进一步商榷和完善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异军突起》,张海鹏主编:《中国历史学30年(1978-200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8页。
    ②格奥尔格伊格尔斯、王晴佳等《全球史学史: 从18世纪至当代》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8页。
    ③王先明:《走向社会的历史学——社会史理论问题研究前言》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第1页。
    其次,当代社会史研究选题的小微倾向极容易导致历史研究狭隘化造成专业化程度加深和研究成果碎化受后现代主义史学影响深远。历史研究论文中所充斥的公式、图表、模型和数据不仅让一般的读者望而却步,而且即使是不同研究方向的专业学者也产生了“隔行如隔山”的感觉。“画地为牢”的研究偏执表面上看来是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的细化、碎化,实质上凸显了研究者对学科整合、综合研究的排拒。当代社会史研究也极可能因此更加脱离大众,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阳春白雪”。这种所谓的“碎片化”不仅因忽视了理论,陷于支离破碎而无法找到问题中心,⑥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所受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与冲击。目前学界一些人所推崇的西方社会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如意大利史学家金兹伯格的《奶酪与蛆虫》、法国史学家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以及纳塔莉辑蒙戴维斯所著的《马丁谥尔的归来》等著作,同时也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史学的典范之作。在笔者看来,尽管不少学者在谈到当代社会史研究的时候会追溯到法国年鉴学派这一源头,但从学界研究成果所展现出来的实际情况看,他们更多地倾向于微观史学的研究路向。因为他们在其琐碎、孤立的微观研究中,往往“忘记”了以小见大的研究旨趣,或者是只进行了其申明研究中的第一步碎片化研究。因此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受到后现代主义史学的深刻影响应当引起充分关注和深刻反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郑清坡:《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整体观念》,《河北学刊》2012年第2期。
    ②李根蟠:《新世纪中国经济史学应在继承中发展》,中国史学会、云南大学编《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③李文海:《发展与推进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河北学刊》2012年第2期。
    ④侯云灏《世纪中国的四次实证史学思潮》《史学月刊》2004年第7期。
    ⑤江沛:《以社会史的视野推动中国当代史研究》,《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⑥张济顺:《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如何进行》《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社会史学科
    构建中国当代社会史学科的学术冲动在学界一直非常强烈。当代社会史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并逐渐形成多学科、多角度的学术对话”①并且迈出了“专题性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探索性步伐”。②“无论是从社会史中心议题的深人研讨还是从新的研究领域的拓展来看, 社会史仍然展示出诱人的发展前景。而社会史的发展又始终与其特有的学术关怀与强烈的问题意识密切相关。”本土化和民族化特质是中国当代社会史,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史研究者孜孜以求的长远目标,也是其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当代社会史研究学科建设成为“既有独特的客观存在实体作为研究的对象,又有准确规范的概念,完整清晰的研究范围,各层次、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④的学科是当代学人的共同学术追求。现阶段,当代社会史研究者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社会史学科问题上展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自觉性。这主要表现在:
    从指导思想上看坚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指导,以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参照,深化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从当前当代社会史研究暴露出的弊端看,其病根在于指导思想的零散而不成体系,有一些甚至是从本质上反理论、反体系的。当代社会史研究无论是引介和借鉴西方社会史研究理论,还是借用各个学科的理论乃至是所谓的田野调査方法和口述方法,都不得不面对的困境是如何解决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如何架构、整合微观研究与宏观整体研究之间时隐时现的理论空缺、如何评述个体的情感乃至情绪体验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代价问题。20世纪年代就有人倡导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复兴和加强社会生活史的研究,以改变以往史学那种苍白干瘪的形象。⑤具体到对当代社会史研究指导思想的反思,一些著名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何兹全明确提出“我也不反对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因为它的理论、方法有些也符合辩证法。但我认为研究社会史的主要理论、方法应当是辩证唯物史观。”⑥较早倡导当代社会史研究的田居俭指出,要想打造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话语体系的当代社会史避免唯西方社会史研究马首是瞻生吞活剥别人的理论、方法以至话语错走食洋不化的弯路要择善而从,为我所用。就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社会建设作为当代社会史研究的主题和主线”。⑦在这里,田居俭不仅提出了当代社会史研究应该坚持的指导思想,而且还找到了当代社会史研究的主题和主线进而为当代社会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找到了抓手。李文海在谈到发展与推进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时候首先倡导一个观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唯物史观指导。⑧以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来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是当代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社会史学科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既是对以往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范式的超越,与其说是史观的转型不如说是对唯物史观这一思想资源的重新确认和积极构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小尉、朱汉国《近年来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综述》,《重庆社会科学》2011第3期。
    ②行龙《三十而立—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实践》,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编:《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页。
    ③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异军突起》,张海鹏主编《中国历史学30年(1978—200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6页。
    ④龚书铎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总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⑤田居俭:《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
    ⑥何兹全:《中国社会史研究导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第43页。
    ⑦田居俭:《当代社会史是国史研究亟待拓展的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3月5日。
    ⑧李文海:《发展与推进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河北学刊》2012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