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移动通讯和网络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0世纪末,在因特网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是美国和芬兰。纽约尼尔森媒体研究所的统计表明,45%的美国人口(1.23亿)已连网。自1996年不限时的固定月租费实行以来,目前美国每人平均每天使用因特网超过1小时。芬兰是世界上因特网最普及的国家,所有的学校、图书馆和青年活动中心,85%的中小企业雇员和所有的企业雇员都已连网、上网。英国在移动通讯上近两年发展迅速,约50%的人拥有手机。芬兰共有500万人口,目前80%的人有手机,1999年芬兰全国通过手机共发送出50亿条短信息。在赫尔辛基,手机已能够同公众场所的饮料自动售货机,录相放映机,停车场的打表机沟通,所购商品和服务费用通过手机自动记入个人银行帐户(注:参见斯密思和鲁谢《因特网时代降临》。)。英国已于2000年6月推出售价不到1000元人民币的普及型宽频带上网手机。芬兰在1999年秋季即开始了宽频带手机上网业务,凭借手机可收听国际新闻,股票交易所行情,办理个人银行帐户,订购飞机票等。到2002年,预计约1/3的西欧人将拥有宽频带上网手机。 美国现正在搞IPV6,地址数为2的48次方。从电脑网上找地址,过去用IPV4有40亿个地址,是2的32次方。网络发展计划现正在按全球家庭的数目及需要控制的开关数目来设计。届时全球所有的家庭及单位,任何通道门户、电器设备和仪器都可以从网上远距离控制。人类的生活方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移动通讯和因特网将深刻地改变城市的面貌,使大型超级市场逐渐过时。不久的将来,许多家庭甚至可以拥有小型的家用产品制造机,通过因特网获取产品的设计及制造程序,输入家用产品制造机,自动生产出诸如各种塑料成品。因特网也将改变政治程序,英国的报刊已在讨论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新的政治民主形式。虚拟大学、远距离教学、电子图书馆将使人类受教育的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现在的大学校园有可能成为历史。信息技术不仅指数据处理的通讯技术,而且也指对生物遗传密码的破译和利用的技术。新的基本技术不久将使人类的医疗卫生保健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人的创造及其生命周期都将受到基因技术的影响。 (三)信息技术革命正形成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当代世界,约占世界人口的15%的一小部分人提供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技术。占世界人口的一半左右的第二部分人能够在生产和消费中采用这些技术,剩下的1/3的世界人口则与这些技术无关(注:J.萨克斯:《一幅新的世界地图》,英国《经济学家》周刊 (The Economist)2000年6月24日。)。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导致世界财富的重新划分,“发达国家具有信息技术优势……成为信息富国,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当今世界,信息化水平差距……在进一步扩大”(注:江泽民:《在第16届世界计算机大会上的讲话》。)。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利用这次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而且正在成功地成为新兴信息产业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从居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边缘跃入中心地域。美国是新产业的核心技术产品生产国,而东亚则成为重要的硬件和配件生产基地。在某些领域,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已从中间集团升级为最高一级的技术创新者(注:参见J.萨克斯《一幅新的世界地图》。)。 东亚,包括中国在信息技术产品生产上正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的彩电生产目前已位居世界榜首,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录像机占20%,DVD机占世界市场的19%。日本为46%,马来西亚为22%。中国台式电脑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2000年达9.6%,中国华南地区复印机和打印机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主板、扫描仪和监控器等个人电脑的生产约占世界的30%到50%。显然这最新一轮的“产业圈地战”为中国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机会。工业化是以机器来代替、补充和扩展以往用手工来完成的体力劳动,而信息化则是以电脑去补充、扩展和替代用人脑去完成标准化的脑力活。正如机器改变了人类的文明方式,信息革命将引起人类文明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对这次变革的深度和广度,我们需要充分地估计到。 二、当代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 对欧美正在形成的这个社会的性质和特征,国外学者见仁见智,发表了各种各样的看法。阿尔温·托夫勒把它称为信息社会。K.鲁滨逊认为是工业社会后的现代发展阶段。托玛斯·库恩看到社会的规范和模式正在变化之中,但尚未达到冲破旧框架的地步。丹尼尔·贝尔把当代社会称为后工业化社会,声称这是一个与过去历史时代具有本质区别的新时代。威廉·哈拉尔相信目前已出现了新的政治经济学现实,其中的主要特征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已不再是劳动或资本,而是知识。信息知识却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它随着更多的人分享和发展而增多。因此,信息技术正在使民族国家团结起来,形成一种以合作和竞争为基础的全球秩序(注:张新华:《信息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沈国明等编:《国外社会科学前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92-93页。)。 继以前把欧美发达国家称为“福利资本主义”后,美国驻法大使1999年在巴黎企业家沙龙的一次讲演中,提出所谓“民众资本主义”(Popular Capitalism)一词。他指出,今天美国很大一部分资本融于如退休金、合作基金以及其他集体所有制单位流动资本等,8000万美国人拥有各种公司的股权。这些资金进入投资市场,使美国资本市场上的资本总量约3倍于欧洲资本市场上的资本总和。英国一家报纸也提到目前在英国很大一部分资本也来自这些基金。2000年英国《泰晤士报》的调查表明,英国最富的1000人中,只有1/4是因为继承遗产而致富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