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心理史学在东西方的双向互动与回响(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术月刊》 张广智 参加讨论

此外,台湾心理学的发展又为心理史学的成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杨国枢提出 的社会心理学理论颇有特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扬智文化出版公司近年推出的“心理学 丛书”,以译作为主,亦有著述,如郭静晃等著的《心理学》(合订本)、高尚仁编著的 《心理学新论》等,出版后深受好评。
    台湾学界的心理史学研究较多地侧重于个体心理,关注那些活动于历史前台上的人物 ,而较少研究历史上群体的精神面貌(注:参见彭卫:《历史的心境--心态史学》, 第93-94页。)。这方面的论著所见的有:
    雷家骥:《狐媚偏能惑主:武则天的精神与心理》(台北联鸣出版公司1981年出版) ;张世贤:《五代开国君主政治人格类型分析》(载台湾《行政学报》1986年第5期); 张瑞德:《蒋梦麟早年心理上的价值冲突与平衡》,(载《食货》复刊第7卷[1977年11 月]);张玉法:《心理学在历史研究上的应用》(载张玉法著《历史学的新领域》一书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12月初版)。
    台湾的心理史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亦处于低谷,这一点大体上与西方心理史 学的发展进程倒是相吻合的。
    三、东学西渐: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文学家柯灵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掌故:1936年,日本文学家岛崎藤村从南美归国,途经 上海,适值鲁迅先生逝世不久,这位日本作家特地到鲁迅故居凭吊,在鲁迅生前常用的 椅子上坐了一下。岛崎归国后乃撰文追忆,说他在那一瞬间恍惚感觉到鲁迅的体温传到 了自己的身上。
    这则文坛轶事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这里说的是文学交流所能起到的沟通作用,那么 ,史学交流呢?抑或其他学术文化的交流呢?我想,也是能的。如果缺少了这种交流,这 种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互通、互介、互学、互访 ,那么现代人类也会感到苍白与浅薄。
    事实上,文化的交流总是双向的,在学术文化交流史上,东西互相交汇与相互影响的 事例不胜枚举,如晚近以来由季羡林主编的“东学西渐:中国文化在西方”丛书(河北 人民出版社出版),便是东方(中国)文化西传及其在西方所产生的回响。鉴于这样的理 由,本节以简略的文字,陈述一下中国文化(当然就题旨中的心理学方面)对西方的影响 ,以为学术文化交流的双向与互动作一点补白(注:本节有关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影 响的文字,参见高岚与申荷永:《中国文化与心理学》,《学术研究》2000年第8期。) 。
    就心理学而言,西方学者们对“中国智慧”的神往,其实并不亚于中国的心理学家们 对西方心理学的迷信,当代西方心理学出现的一个新分支“东-西方心理学”乃是东西 方心理学交汇的结果,“东方心理学”已成为西方心理学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 美国一些大学已开设专门的“东方心理学”课程,中国学者在它们那里讲授这类课目, 深受好评。
    事实表明,西方的一些心理学家如荣格、马斯洛、弗洛姆等人,无不与中国文化(心理 学)有着密切的接触,也不讳言从中所获得的灵感。
    比如荣格。荣格的心理学说,有着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他的自传《回忆·梦·思考 》引中国老子的话作为结束,从中不难看出他与“道”的内在沟通。他在自传中这样写 道:“老子说,‘众人皆明,唯吾独懵’,‘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 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这正是此时的我所感受的 。老子是具有超然领悟力的典范,他能够体验到价值与整体,体验到一致性。于是,老 子在其老年的时候,愿意回归其自身本来的存在,回归于那永恒而未知的意义之中。”
    又,荣格于《易经》也有言论,说明了他受到过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影响。荣格这 样说:“《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深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 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又说:“任何一 个像我这样,生而有幸能够与维尔海姆,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直接精神交流的 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而这 一‘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我们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荣格把《易经》说成是 “阿基米德点”,而正是这个“点”成了他的心理学发展的基础。
    比如马斯洛。当马斯洛在构建其人本主义心理学说时,他借助的也正是东方的智慧。 马斯洛接受过中国哲学的思想影响,他阅读了中国道家的文献资料,东方传统的禅思与 冥想技术,对于西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对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主张,都发 生了重要的影响。伴随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说的奠建,他同时也勾画出了“东-西方 心理学”发展的最初思路。
    比如弗洛姆。弗氏著有《禅与精神分析》一书,那是他从东方获得灵感的切实体验, 尤其是弗洛姆对道家人格和思想的向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是弗洛伊德, 也会借用或者是引用中国文化智慧获得启发。
    凡此种种,中国文化的这些要素,对西方心理学与心理学家莫不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 的影响,这些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会波及心理学的“子裔”,在它的分支与后代 的繁衍中得到积极的回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