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战国秦汉时期女娲形象的演变(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宋超 参加讨论

在东汉文献中,首次明确提及女娲列于“三皇”者,当属应劭的《风俗通》的《三皇篇》,而应氏所据材料,则出于纬书《春秋运斗枢》。亦依《春秋运斗枢》释女娲为“三皇”者,还有郑玄。“郑注《中侯敕省图》引《运斗枢》:‘伏羲、神农、女娲为三皇’(曲礼疏)。郑注《明堂位》引《春秋纬》说同。”[4]高诱注《吕氏春秋》卷四《孟夏纪》“三皇”合称曰:“三皇,伏羲、神农、女娲也。”高注“三皇”虽不知材料之出处,但所列“三皇”与应氏、郑氏相吻合,似乎同出于《春秋运斗枢》之类的纬书。我们知道,两汉之际纬书已经兴起,终东汉一朝盛行不衰,其中虽存有许多荒诞不经之事,但也保留了相当可贵的古史传说及神话资料,女娲于东汉时期跻身“三皇”序列,当与纬书中的相应记载密不可分。
    值得注意的,既言“三皇”,又言“女娲”的应劭、郑玄、高诱等人主要活动于东汉后期(注:应劭,生卒年不详,汉献帝时曾任泰山太守;郑玄,生于129年,卒于200年,因延熹九年(166年)党锢之祸,居家著书;高诱,生卒年不详,建安十年(205年)曾任司空掾。可见三人主要活动于东汉后期。);由此可以推测,纪录女娲为“三皇”的《春秋运斗枢》等纬书,似乎也可能出现于东汉中后期。时代早于郑玄等三人的王符(约85-162年),其著作《潜夫论》卷八《五德志》有“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三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等语。以伏羲、神农,或燧人,或祝融为“三皇”,与《白虎通》中的记载丝丝相合;而“或曰女娲”,王符这一补充尽管不甚肯定,但似可表明,东汉时期关于“三皇”的认定,已由前期的“伏羲、神农、燧人(或祝融)”,向后期的“伏羲、女娲、神农”模式转变。尽管这一变化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但其大体时段应该是清楚的(注:再以东汉前期的王充(27-约97年)为例,在其著作《论衡》中,女娲与“三皇”皆是分而言之,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而王充则以“好辩”而著称,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就曾受激烈的抨击(参见《论衡》卷十一《谈天篇》),若是时女娲已与“三皇”发生关联,不会不引起王充的评议。此例似可表明;在东汉前期,女娲与“三皇”尚未发生密切的关联。)。
    综上,从历史文献的角度考察,从战国中后期女娲不甚确定的“登立为帝”,实则更多具有“女神”特性的形象;到西汉文献中始与伏羲并列为“不设法度”,“至德遗于后世”,崇尚“虚无纯一”的“圣王”形象;再随着东汉时期“三皇”之说的复起,由东汉前期“伏羲、神农、燧人(或祝融)”的“三皇”说,演进为东汉后期“伏羲、女娲、神农”的“三皇”系列。至此,标志着女娲名列“三皇”的“圣王”形象改塑的最终完成。
    【参考文献】
    [1]顾颉刚。古史辨(第七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中)155.(上)175.(中)93-94.
    [2]姜亮夫。屈原赋校注。天问第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330-331.
    [3]闻一多。伏羲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60.
    [4]黄晖。论衡集解·顺鼓篇[M].北京:中华书局,1990.69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