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术史视野下的史学史研究(5)
学术业绩的“量化”考核,曾被认为是准确和便于操作的方法而广泛推行。学术事业是十分复杂的,研究课题有难有易,成果水平有高有低,一个学科内的各个专业也有不同的特点,不应以同一的数量标准衡量。但“量化”考核方法的推广亦非无因,其一是行政管理上便于操作的特点,其二是学术业绩也的确需要有一定的数量基础。如果能做到摈除低水平重复炒作之后的“量化”,虽不能完全反映学术业绩,但其合理的因素会大为增长。摈除不该计量为学术论著的作品,只能用学术的方式来判别,即依靠包括史学评论在内的历史学科学术史研究,并且将其结论应用到管理机制中。然而“量化”考核的方式却有日益机械和僵化的倾向,有不少单位已经简单到论文仅计篇数、撰书仅看几本的程度。这种导向,使大量抄纂拼凑之作充斥于报刊,剽窃现象也时有出现。蜂拥发表的历史类文章,使稍有学术知识的人都对学术废品的堆积感到厌恶。因此,又有了不少补救方法,例如以著作之出版社的不同划分等次,以论文是否刊载“核心期刊”来分级别等等。出版社、期刊在人们心目中,的确有水平高下之分,但这最多也只是总体的大致印象,不应成为判定每一项作品的根据。诸如此类的方法,仍然是便于操作的行政管理措施,机械地施行会产生许多新的弊端。 加强各种学术评定与业绩考核的学术性因素,应是端正史学界学风、推动史学在新世纪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倡导认真的史学批评和史学研究历程的总结,是其中最主要的方法。但史学评论也曾流行只言优点、不批谬误,甚至虚美夸饰、相互吹捧的行为,史学的学术总结也多有仅谈成就的现象,尽量保持无学术原则性的和气,成为一种较大的时弊。厌倦史学批评的心理,产生与扩散与20世纪七十年代末,这是此前无限上纲性的大批判运动的一种惩罚,但它能够多年蔓延,还需要其他条件。在中国史学界,有许许多多的评奖、评定职称、评定学术资助项目、评定学位授予权等等权益激励机制,随机抽取专业人员予以通讯评议等等,仍然是一种让许多学者参与的行政管理方式,其目的本是力求公正,也起到防止某些弊窦的效果。但其副作用是导致同行、同专业内互不批评,以免可能出现的报复,“多载花、少种刺”已成为许多学者的信条。可见在学术管理上,单用行政举措即使取得某种效果,也可能形成另一类负面影响。而单单用行政方式堵塞弊窦,出现新问题再采取新的行政方式,这会不断消蚀学术意识,助长一些人投机行为的滋生,长久的后果实堪忧虑。 学术批评一定会在学术界造成恩怨、报复吗?未必然也!我们知道:梁启超与胡适、钱穆与胡适,相互都有过尖锐的学术批评,而交谊甚好;郭沫若与范文澜辩论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互相批驳,言辞激烈,却未因此结怨。这样的事例在近现代史学史上俯拾皆是。只要社会对学术的促进机制充分发挥学术因素的作用,蔚成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风气,出现个别因史学批评闹意气的现象也无耐大局。对学术事业的宏观行政管理是极其必要的,但其主要目标应是建设学术业绩评定的学术性社会机制,让学术业绩首先以学术的方式清理明晰。史学研究的立项参考历史学科学术史研究提出的新问题、须解决的问题,学术水平的评定依据正规史学批评与辩论的情况,可以省略一些繁复的行政环节。行政管理所要约束的对象是参与决策和得出评定结论的部分学者,而不是想方设法防范所有的学者。对这些有较高学术造诣的部分学者,引入直接利益脱构和某种避嫌机制,要求道德自律,实行舆论或其他的监督,都是可行、有效的。 回到本文的主题:建设史学业绩评定的学术性社会机制,切要之事是调动包括行政管理在内的社会资源,倡导、扶助史学批评和史学辩论,倡导、扶助历史学科的学术总结与史学史研究,即全面开展历史学科学术史的研究。在实事求是的学术原则下,着重培植尖锐、泼辣的史学批评作风,打破沉闷的学术空气,从而以学术争鸣的方式检验史学的成果,激浊扬清,推动历史学的健康发展。当今的历史学界,一方面创新思维不断涌现,一方面浮躁风气有所蔓延,在这关键时期,历史学应该跨进一个史学批评与总结的时代,一个强化、扩充史学史研究的时代。 【参考文献】 [1]乔治忠。中国先秦时期的史学观念[A].文史论集:二集[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梁)释僧佑(辑)。弘明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晋)葛洪。西京杂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乔治忠,姜胜利。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乔治忠。《十八史略》及其在日本的影响[J].南开学报,2001,(1)。 [7]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 [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肖黎(主编)。中国史学四十年[C].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11]代继华。《史通》研究五十年[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1)。 [12]白寿彝。刘知几的史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9,(5)。 [13]陈生玺,杜家骥。清史研究概说[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 [14]章开沅。论史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1)。 [15]瞿林东。史学寻找自己[J].史学月刊,1997,(3)。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