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论者还认为,社会主义时期“左”倾错误屡屡发生,一个带根本性的思想认识原因,就是在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以及二者关系认识上的“左”倾空想观念和绝对化观念。(1)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左”倾空想观念。党的领导人有时自觉不自觉地离开国情,离开生产力状况,凭主观构思或教条主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逐步形成了一种严重脱离国情的“左”倾空想的社会主义观,其表现:一是脱离国情的公有制观念,追求高纯度、大规模;二是存在平均主义的分配思想,虽不赞成绝对平均主义,又对按劳分配制度体现的“资产阶级法权”极为忧虑,最终还是倾向于平均主义;三是离开生产力状况,盲目追求“理想社会主义”的空想观念,因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逐步脱离了生产力标准。(2)在对待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上的绝对化观念。革命胜利后的一段时间内,党虽认识到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可以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创造前提,并实行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办法,后来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我们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做生意,学习苏联,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在客观上影响了我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逐步走向了绝对化,不加分析、不加区别地认为资本主义成分是完全过时和绝对反动的,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看成是绝对的僵化的对立关系,片面地认为二者没有任何调和的余地(注:陈宝松:《社会主义时期“左”倾泛滥的原因新探》,《中共党史辨疑录》,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77页。)。在这方面解放思想的任务仍很艰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