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的合理内核与中国近代化问题(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术研究》 涂晓望 参加讨论

以往的学者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完全是西方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即使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提倡者,也认为中国近代工业,主要来自于西方的影响。在他们看来,由中国社会中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都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夭折,因而,它对中国近代化不可能做出贡献。
    资本主义萌芽论者不承认近代本土的企业有资本主义性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这些企业大都没有应用机器生产,不能算大工业。实际上,机器生产并非资本主义的本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证明了机器生产并非必备的前提。不能说没有机器生产便没有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更重要的是它内在的生产方式。它是一个企业运营制度,可以用机器进行生产,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经营,尤其是在商业方面,世界上有许多大型的资本主义商业性企业,它的存在与发展,主要是在流通领域作文章,而不是以机器生产为主。同样的理论也可以用于近代化过程中资本主义企业的判定。中国传统手工业应用机器生产是较迟的,但我们不能说它不是资本主义企业。以武夷山的茶号与茶庄为例,从清初到1949年,它一直延续了300多年,其中有一些企业在香港注册为公司。(注:记得傅衣凌先生生前对我说过,他看到过建瓯茶庄在香港注册的商标,注册时间约为1880年左右。调查表明:建瓯的詹金圃茶庄确实曾在香港注册。)除了没有使用机器生产外,它从外壳到内部,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企业。
    事实上,机器生产并非中国本土企业不可逾越的界限。中国传统的缫丝业与井盐业,都是较少受外国资本影响的传统行业。缫丝业由中国资本家引入了欧洲的缫丝机器,井盐业自动引进了外国生产的抽水机,这些机器都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机器的引进并未改变这些企业的性质,它早就作为一个谋取利润的企业而存在,而且,四川井盐业早就有较大的雇佣规模,我们不能说机器的引进才使它从小生产进入工业化大生产。如果我们看透这一点,我们就可知道,实际上清代的传统工业有相当部分都延续到近代,并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必须考虑这些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地位。
    我认为,清代早期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对近代中国的工业化是有意义的,它至少表现于四个方面:其一,一些早期资本主义企业在晚清时期仍在顺利发展,成为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源头之一。这方面主要的代表是闽浙茶叶生产与四川井盐业。
    茶叶是清代中国出口的最大宗商品。中国茶叶的生产,一向控制在中国资本家手中。当武夷茶畅销海外的时候,不论是山西商人还是广东行商,都在武夷山区购置了许多茶地,进行茶叶生产。他们管理茶叶生产与销售的机构,或称为茶庄,或称为茶号,每家茶号,下辖若干个茶厂。茶厂又称为茶棚,它分布于各地的茶园,它雇佣女工上山采茶,雇佣技工烘制刚摘下的新鲜茶叶。茶号与茶厂的生产,无疑都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企业经营。(注:徐晓望:《明清闽浙赣边山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在清代前期200年内,这些茶号与茶厂,生产了向英国出口茶叶中的大部分,因而也成为清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一支主力军。晚清时期,五口通商,外国资本进入中国的沿海,他们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想控制中国的茶叶贸易。不过,由于深入中国内陆不容易,他们对中国茶业的影响,始终是在购销过程中,并未进入生产领域。晚清时期,随着世界市场对中国茶叶需求的增大,茶号与茶厂都获得巨大的发展,从而成为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力量之一。与之相同的还有四川井盐业,它在清代即有发达的雇佣制度及相当规模的生产,进入近代以后,井盐业引进了机器生产,生产效率更为提高。类似的产业还有东北的榨油业,分布于各地的制糖业、酿酒业、造纸业、矿冶业等等。
    其二,一些传统行业一直被中国企业家控制,由自身完成了家庭手工业向机器生产的过渡。这里可以江浙缫丝业为代表。中国丝绸的输出可追溯到汉代,迄至清代初年仍然十分兴盛。迨至清代中期,随着各国丝织业的兴起,海外国家主要从中国输入的丝绸减少了,而织就丝绸的原料--生丝成为主要输出品。在生丝生产方面,华人资本一直起主要作用。清代的缫丝业主要流行包买商制度,它的基础是江浙一带的家庭手工业。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西方的机器缫丝技术传入,江浙资本家开办了许多缫丝厂,从而使缫丝手工业过渡到机器生产,这是由中国商人自己完成的革命。毫无疑问,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是促进他们进行工厂式生产的基本条件。但是,没有他们经营缫丝业的传统,也不可能有使用新式技术的中国缫丝厂。类似的企业还有印刷业、出版业等等。
    其三,一些新式企业的组建,融入了大量的传统工业。例如,马尾造船厂的建设,看来完全是新式的企业。其实,最早的轮船制造,不过是在传统的大帆船上加上蒸汽机,而福州这一地方,一直是中国的木船制造中心。所以,马尾造船厂的船体建造,使用了许多传统的木船制造技术与大量的相关技术工人。晚清著名的企业如江南制造局、汉口制铁厂等,它们的建立,都融入了大量的传统行业。
    其四,传统的金融制度也在近代化过程中发挥过自己的作用。山西的票号与江南的钱庄,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早期资本主义金融企业。钱庄的产生较早,约在明末清初,它在乾隆时期获得较大发展,晚清时期更走向鼎盛。而山西票号的出现,约在道光年间,于晚清时期遍及全国,甚至扩张到海外的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它们虽然最后走向失败,但其存在是中国传统金融制度向银行制过渡的一道桥梁,它在近代中国社会的作用不可忽视。
    综上所述,有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探讨,其合理内核在于对中国早期资本主义企业的寻找。事实上,这些企业的发生与发展,构成了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一支力量。不过,对这一点,只有超越资本主义萌芽论僵化的框架,我们才能看得清楚。日本学者在研究本国近代化问题时,一开始也是强调西方因素的作用,只是到了近十年来,他们才看到日本的近代化也有本土的因素在起作用,而且是起主要作用。在这一基点上,他们将日本的近代化看成是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注:厉以平:《日本经济史与新经济史学》,梅村又次、速水融等:《日本经济史》第一卷《序》,三联书店,1997年,第2页。)我认为,与日本相比,近代中国的工业化有类似之处,中国的工业化其实受到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来自欧洲工业革命生产力的推动,其二来自传统社会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二者哪一个起到更大的作用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我们不可否认传统企业是中国工业化的一支方面军。当代的中国之所以能够萌发出大量的乡镇企业,是因为我们早在三四百年前即有了这一传统,只要遇到机会,便会大发展。以长时段的眼光去看,当代的中国能够超越许多国家成为世界工厂,正是因为自古以来我们即有这种企业生产的传统。所以,我们能够顺利地嫁接西方的工业制度,为世界市场而生产。
    为了理解现代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现象,我们必须理解历史上企业经营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去看早期资本主义问题的研究,我们不能不感谢“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者为我们打好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问题是我们必须超越他们划地为牢的理论框框而已。所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在中国史学史上,还是有其历史地位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