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尼克松。领导者[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 [2]国际关系研究所。戴高乐言论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4. [3][意]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六卷(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德]卡尔·迪特利希·埃尔德曼。德意志史: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JAGER,Hans.Geschichte der Wirtschaftsordnung in Deutschland[M].Frankfur t,1988. [6]朱正圻,等。联邦德国的发展道路--社会市场经济的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88. [7]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西欧经济问题选论[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8][美]戴维·霍罗威茨。美国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9]DUROSELL,J.B.Foreign Policy of the France[M].New York,1963. [10]复旦大学。战后西德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11][俄]列·赫麦尔茨卡娅。西德的垄断资本主义[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 [12]复旦大学。法国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3][法]费尔南·布罗代尔,等。法国经济与社会史:50年代至今[M].上海:复旦大学 出版社,1990. [14]丁建弘,等。战后德国的分裂与统一:1945-1990[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5][法]戴高乐。戴高乐从政回忆录[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 [16][德]卡尔·哈达赫。二十世纪德国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7][德]彼得·本德尔。盘根错节的欧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 [18]A.W.德波特。欧洲与超级大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9][法]让·莫内。欧洲之父--让·莫内回忆录[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 [20]李义虎。破灭的神话:世界的裂变与弥合[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 [21][德]安纳丽丝·波萍迦。回忆阿登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2]FLEMMING,D.F.The Cold War and Its Origins[M].New York,1960. [23][德]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4][英]温斯顿·丘吉尔。欧洲联合起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25]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26][德]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7]CALLEO,David.The German Problem Reconsidered[M].London,1978. [28][法]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第三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 [29][法]罗歇·马西普。戴高乐与欧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30]张锡昌,周剑卿。战后法国外交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 [31]HILDEBRAND,Klaus.Germany Foreign Policy From Bismark To Adenauer[M].Lo ndon,1989. [32]王蕾。康拉德·阿登纳的欧洲战略述评[J].世界历史,1996,(5)。 [33]周荣耀。戴高乐与欧洲联合[J].世界历史,1984,(1)。 [34]RAFF,Diether.Deutsche Geschichte,Vom Alten Reich zur Zweiten Republik[ M].Muenchen,1985. [35]PFETSCH,Frank.R.West Germany,Internal Structures And External Relations [M].New York,1988. [36][德]路德维希·艾哈德。大众的福利[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37]伍贻康。法德轴心与欧洲一体化[J].欧洲,1996,(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