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烈即今阿富汗西部重镇赫拉特(Herat),古代为呼罗珊四城之一。帖木儿子沙哈鲁在位期间为帖木儿帝国都城。《明史》有《哈烈》、《黑娄》二传。《哈烈传》为研究明与帖木儿帝国交往史最重要的史料之一,有很高的价值。《明史》卷三百三十二列传第二百二十《西域四》为黑娄传(本文后称《明史·黑娄传》),全文一百八十七字,记录了宣德至成化年间明朝与黑娄之间的交往。考其交往内容,黑娄与哈烈应为一地,然《明史》却分为两地,各为传记。《明史》的修撰以严谨著称,似不应当出现此明显错讹。笔者比勘各种史料后认为:哈烈、黑娄两译现象的出现,当归之于当时帖木儿帝国王廷分别通行波斯文和畏兀儿文两种文字,故而双方交换表文的翻译工作亦由明四夷馆中的回回、高昌两馆分别负责,由此致误。《明史·黑娄传》的资料,多出自《明实录》和《皇明四夷考》,编撰《黑娄传》者的惟一修改是把黑娄改成“近撒马儿罕”一语。梳理其来源,既能从中发现明朝后期与西域各国交往中存在的弊端,也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明朝与中亚帖木儿王朝的关系。 一、《明史·黑娄传》的资料来源 《明史》黑娄传全文如下:“黑娄,近撒马儿罕,世为婚姻。其地山川、草木、禽兽皆黑,男女亦然。宣德七年遣使来朝,贡方物。正统二年,其王沙哈鲁锁鲁檀遣指挥哈只·马黑麻奉贡。命赍敕入金织紵丝、綵绢归赐其王。六年复来贡。景泰四年偕邻境三十一部男妇百余人,贡马二百四十有七、骡十二、驴十、驼七,入玉石、冈砂、镔铁刀诸物。天顺七年,王母塞亦遣指挥佥事马黑麻·舍儿班等奉贡。赐綵币表里、紵丝袭衣,擢其使臣为指挥同知,从者七人俱为所镇抚。成化十九年与失剌思、撒马儿罕、把丹沙共贡狮子。”(注:《明史·黑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8619-8620页。此内容与(清)王鸿绪《明史稿》列传第二百五《西域四》中的黑娄传完全相同,应为同一作者。)这段记载来源有二,即郑晓《皇明四夷考》卷下《黑娄传》和《明实录》。 郑晓《皇明四夷考》成于嘉靖甲子年(1564),被收入《吾学编》第六十八,其卷下:“黑娄,在嘉峪关西,近土鲁番,世结好黑娄。黑娄夷入贡从土鲁番,入其地,山水草木禽兽皆黑,男女亦然。宣德七年始遣使朝贡。”(注:(明)郑晓:《吾学编》,万历二十七年郑心材刻本。本文引用均为此版本。《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46册,第42页。)对照《明史·黑娄传》,除“嘉峪关西,近土鲁番”外,其余内容都被修《明史·黑娄传》者采纳。郑晓有关黑娄的描述是迄今笔者所见写作日期最早的,明代其他各书有关黑娄的内容均因袭郑晓,几乎无一例外。如王宗载《四夷馆考》卷之下,罗曰褧《咸宾录》西夷志卷之四,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卷之八十一,茅瑞徵《皇明象胥录》卷之七,杨一葵《裔乘》西南夷卷之七,程百二《方舆胜略》外夷卷三。甚至在清初,傅维鳞《明书》卷一百六十七和尤侗《明史·外国传》所记黑娄内容亦与郑晓记载相同。郑晓所记为这么多著作转载,修《明史》者不能不重视。然《明史·黑娄传》并非简单转录郑晓书内容,据笔者查核,《明史·黑娄传》的其余内容与《明实录》的有关记载有关。现将《明实录》有关黑娄的内容列举如下: (一)正统二年(1437)黑娄使臣三月来朝,四月陛辞。三月丁未:“亦力把里等处也先不花王,瓦剌顺宁王,哈密忠顺王卜答失里及黑娄等处各遣使臣马黑麻、迭力迷失等来朝贡马驼、方物。赐宴并彩币等物。”(注:《明英宗实录》卷二八,第六页。本文引用的《明实录》均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马黑麻、迭力迷失是亦力把里也先卜花王的使臣。“马黑麻”的原字当为Muhammad,“迭力迷失”当为Darvish,意为苏菲派教士,此处为人名。)四月癸未:“黑娄等处使臣指挥哈只·马黑麻陛辞,命赍敕并金织紵丝,彩绢归赐其国王沙哈鲁锁鲁檀等。”(注:《明英宗实录》卷二九,第八页。“哈只”的原字当为Hajj,是对曾赴天方朝圣过的人的尊称,今译为“哈吉”。此哈只·马黑麻与亦力把里使臣马黑麻非一人。)此哈只·马黑麻即为上引《明史·黑娄传》中哈只·马黑麻。修《明史》者显然是以上述两句为据,记正统二年事。“黑娄”的译法在《明实录》中首见于此,其国王沙哈鲁锁鲁檀就是《明宣宗实录》中的哈烈头目沙哈鲁锁鲁檀(shah Rukh Sultan,1405-1447)。(注:锁鲁檀,源自阿拉伯语,统治者、王子之意。陈诚《西域番国志》哈烈条,释为君主之尊号。) (二)正统六年(1441)黑娄“复来贡”。《明英宗实录》卷八四所记为“黑楼”,即黑娄。两者音同字近,应为同一。对此年黑楼来贡事,《明实录》只记:十月乙亥,行在礼部言:“……黑楼地面旧时朝贡,止赐其使,今宜视米昔儿例又损之,赐其头目阿剌兀·倒剌·把都儿彩币、纱罗诸布,一如米昔儿王妻例。使臣视旧少损之,赐彩币六表里、印花绢四匹,折钞绢五匹。”英宗从之。米昔儿即密思儿,黑楼即哈烈,番语转而然也。(注:《明英宗实录》卷八四,第三页。米昔儿(Misr),又作密思儿,即埃及本名。为阿拉伯语Misr之音译。)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记载中提到的黑楼头目阿剌兀·倒剌·把都儿这个人。中亚帖木儿王朝诸王中,沙哈鲁之子拜升豁儿(Baisunqur,卒于1433年,成吉思汗祖先中有拜姓豁儿,即同名)的长子名为阿老倒剌('Alāal-Daula)(注:布哇:《帖木儿帝国》,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62页。据刘迎胜师指点,“把都儿(bahadur)”为波斯语中蒙古语借词,意为“勇士”。)两者可能是同一人。1419年,拜开豁儿的使臣盖耶速丁(Ghiyas al-Din)曾随沙哈鲁的使团出使明朝,回国后著有《出使中国记》。1422年,沙哈鲁使团回到哈烈时,阿老·倒剌时年5岁,他作为拜升豁儿的长子,很可能听说过中国。1433年拜升豁儿去世后他袭父职。他派使臣出使中国是很有可能的。而且,1440年阿老·倒剌正在哈烈。(注:参见维·维·巴托尔德《中亚史研究四种》,卷二,《兀鲁伯》,米诺尔斯基英译,莱顿,1958年,第113页。(V.V.Barthold,Four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Central Asia,Ⅻ,Ulugh-beg,translated by T.Minorsky,Leiden,1958,p.113))《明实录》称其为头目是有道理的,因为哈烈王沙哈鲁当时还在位。明廷对边疆民族和外番王之下的地方首领一般称头目。明礼部报告称阿剌兀·倒剌为头目,看来是了解他的身份的,对其赏赐以王妻例,表明明廷承认他在帖木儿王朝中具有较高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