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二战后阿登纳德法和解思想的产生及意义(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 吴友法/梁瑞平 参加讨论

(三)德法和解是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是推动西欧联合的核心力量
    欧洲联合的思想在欧洲有着久远的渊源,它发轫于中世纪和近代之交。诸如“欧洲联邦” 计划,一战后流行于欧洲的“泛欧”主义思想等。1923年成立的“泛欧同盟”的创建者康德 霍夫--卡利吉在20年代中期还“建立了一个法、德的泛欧经济理事会,企图推动各国经济 间的互相渗透,使新的战争不再爆发”[22](第30页)。1929年,时任法国外交部长的白里安 曾提出过一个建议,即“在欧洲人民之间,应该有某种联邦式的联系”[22](第32页),但这 个建议在经历了各种尝试之后最终失败。其后,不管是“法英同盟计划”,还是希特勒统治 下的“新欧洲”运动,或抵抗运动中的“欧洲合众国”(或“欧洲联邦运动”),都没有使欧 洲走上真正联合的道路。
    二战结束后,要求欧洲联合的呼声越来越高,各种旨在推进联合的组织纷纷建立,各国的 政治家们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阿登纳在分析了以往各个时期有关欧洲联合的情况及结果之 后认为,欧洲联合之所以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性的进展,主要是由于欧洲联合没有一个稳 定的核心,因此也就缺乏一块基石,或者说一种强有力的粘合剂。故此,他认为,德法和解 将是未来欧洲联合(一体化)的基石。其一,是由于德法都是欧洲大陆上传统的大国,具有政 治上的分量和影响力,德法之间的和解将给其他各国(尤其是小国)一个示范作用。正如他所 说:“德法谅解即使不是欧洲政治经济统一的一把钥匙,也是欧洲政治经济统一的一个开端 ”[17](第294页)。其二,德法两国之间存在着冤冤相报的怪圈,“如果法德两国互不谅解 ,欧洲统一是不可能的”[17](第288页)。再次,德法两国之间存在着紧密地经济联系,德 法和解将会使欧洲各国以经济联合为突破口和纽带(这在当时是惟一可行的现实的途径)更加 紧密地联合在一起。阿登纳还认为,德法和解将是推动西欧联合的核心力量,这主要是由英 国对欧洲联合的态度决定的。英国一贯认为,他们是“世界第三大国”,“他们和英联邦以 及和美国的关系要比和欧洲其它国家的关系更重要”[22](第60页)。因此,英国不想加 入一个有可能限制其主权和行动自由的机构。阿登纳也认为,尽管美国出于自己的冷战需要 ,也会积极推动西欧联合,但其力量是有限的,况且美国推动西欧联合的动机就是“为我所 用”,它只会使欧洲逐渐成为美国的附庸。而欧洲联合最终是要谋求摆脱美国的影响的,因 此, 对美国的企求不应太大。
    (四)德法和解要从经济领域寻找突破口
    德法两国在历史上的仇怨,除了政治因素之外,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 命以降,煤、铁作为工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翻开欧洲地图,我们会发现,诸如萨尔、阿尔萨斯、洛林等与“煤”和“铁”相联系的地名 就处在德法边境地区。由此,德法两国围绕对煤和铁的争夺就发生了不少冲突。1871年,普 法战争以法国的战败而结束,法国被迫割让铁矿区阿尔萨斯和洛林。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 》则规定: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923年,法、比以德 国未履行和约规定的支付赔款的要求为借口,出兵占领了鲁尔地区。1940年6月22日,法国 贝当政府向德国投降,根据停战协定,法国北部工业区由德军直接占领;而纳粹德国战败后 ,法国则接管了莱茵兰和萨尔,且参加了对鲁尔的国际专署。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对煤、铁 的不断争夺的情况,早在20年代,就有人试图在经济上使两国相互渗透,以使新的战争不再 爆发。如康德霍夫--卡利吉的“法、德的泛欧经济理事会”;卢森堡工业家埃米尔·迈里 施的“钢铁卡特尔”;法国部长路易·卢舍尔的“在主要的原材料上组成法德卡特尔”[22] (第30页),还有法国政治家阿纳托尔·德蒙齐的“莱茵河卡特尔”。这些美好的设想,由于 1929年的经济危机及后来希特勒的上台,都没有得到实现。
    同样,阿登纳在20世纪20年代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认为解决德法争端的途径是“在经济领 域中建立起共同的利害关系”[16](第216页)。二战结束后,面对着“自1947年以来,…… 经济上一直隶属于法国”[22](第88页)的萨尔、鲁尔被专署以及法国的对德强硬政策,阿登 纳尤其强烈地感觉到,必须使德法两国共同享有两国边境的煤铁等资源。这是因为德国的经 济要恢复和复兴,离不开这些地区的贡献。同时,德国是战败国,再也不可能像从前那样靠 武力来夺取这些地区,而只能“请求”占领国实行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政策。1950年3月7日, 阿登纳利用接见美国记者金斯伯里--史密斯的机会,提出在经济领域建立“法德联盟”的 建议:“法国和德国之间建立一个完整的联盟,并把它视为消除萨尔以及其他问题上的分歧 的一种手段”,“成为欧洲合众国的奠基石”[17](第354页)。在当时的形势下,德法和解 不可能从政治领域起步,因为“1945年以后,……对德国的恐惧心理在法国人民中间根深蒂 固”[16](第217页),只有通过从经济领域突破,进行合作,才能逐渐走向政治和解。
    阿登纳的建议在当时有实现的可能。首先,由于《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的实施以及1948年 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已使德法两国的经济有了一定的联系;其次,“1949年,各国尤 其是联邦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的钢铁工业领导人进行了有可能导致重建生产者卡特尔的 接触”[22](第89页),并做了一些尝试;再次,随着冷战不断升级而导致美国决心转而扶植 联邦德国,使法国感到其对德强硬政策不可能得到切实有效地执行,而联邦德国的经济复兴 将不可避免,迫于形势,法国认为自身的安全只有通过与联邦德国经济的合作才能确保。在 “当时还不可能实行经济上完全的合并”[22](第97页)的情况下,法国的“让·莫内选择了 煤炭和钢铁两个部门”[22](第97页),以期通过“对煤炭和钢铁实行共管,……使一场新的 法、德战争成为不可能的事”[22](第97页)。于是,联邦德国与法国率先实行煤、钢联合, 并导致后来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的正式签订,在欧共体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正是由于阿登纳从经济领域寻求合作的突破口,才实现了德法两国的初步和解,才有了早 期欧洲一体化的历史。
    【参考文献】
    [1][法]罗歇·马西普。戴高乐与欧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国际关系研究所。戴高乐言论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4.
    [3][美]理查德·尼克松。领导者[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李元明。世界近代国际关系史: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
    [6]丁建弘,等。德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苏]波将金,等。外交史:第1卷(上)[M].北京:三联书店,1979.
    [8]张芝联。法国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9][德]弗兰茨·梅林。中世纪以来的德国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0.
    [10][德]维纳·洛赫。德国史[M].北京:三联书店,1976.
    [11][苏]赫沃托斯夫。外交史:第2卷(上)[M].北京:三联书店,1979.
    [12][苏]亚·德·柳勃林斯卡娅。法国史纲[M].北京:三联书店,1978.
    [13]周根源。战后西欧联合[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14]张曙光。论妥协[J].读书,1995,(3)。
    [15]杨寿国。阿登纳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16][德]安纳丽丝·波萍迦。回忆阿登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17][德]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18][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19][德]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0]DONHOFF,MARIOM.Foe into Friend,The Makers of the New Germany form Konrad A d enauer to Helmut Schmidt[M].London,1982.
    [21]HISCOCKS,RICHARD.The Adenauer Era[M].New York,1966.
    [22][法]皮埃尔·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3][美]威廉·奥尔森,等。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
    [24]姜铸,等。掌握自己命运的欧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25]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6]HANVIEDER F,WOLFRAM.West German.Foreign Policy,1949-1963[M].Califonia,1967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