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北宋晚期政治简论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史研究》 王曾瑜 参加讨论

北宋皇朝经历了一百六十余年的稳定发展,至宋徽宗时,进入了“太平极盛之日”①,“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不识干戈”②。宋徽宗对国家的富盛,也颇为自鸣得意,他在御制《艮岳记》中说,“昔我艺祖,拨乱造邦”,“且使後世子孙,世世修德,为万世不拔之基”,“祖功宗德”,“社稷流长”,“足以跨周轶汉”。词臣奉命进谀诗说,“四海熙熙万物和,太平廊庙只赓歌”,“宵旰万机营四海,更将心醉六经中”③。
    从表面上看,宋徽宗确有其自我矜夸的资本。《宋史》卷85《地理志》说,“建隆初讫治平末,一百四年,州郡沿革无大增损”,此说尚不确切,因为西北若干州郡被西夏夺据,宋的疆土有减而无增。宋哲宗时,开始大规模蚕食西夏疆土。自宋徽宗“崇宁以来”,对西夏战争节节胜利,“斥大土宇,靡有宁岁”,“迨宣和四年,又置燕山府及云中府路”,“可谓极盛矣”。直到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宋军在统安城之战大败,方被迫与西夏休兵。④。
    在人口方面,宋徽宗即位之初,户数已超过二千万⑤,一些学者估计人口已超过一亿。在一个依赖手工劳动的农业社会里,人口的增殖,就意味着生产的发展,财富的增加。宋徽宗在位的二十六年间,并非没有“大水”、“大蝗”以及旱灾记录⑥,但总的说来,仍可算是“天地顺应,年谷屡丰”⑦。
    宋徽宗并非单纯是继体守成之主。他即位后,很快沿袭宋哲宗“绍述”宋神宗“良法美意”的方针,立元祐党人碑,进一步惩罚反变法派,除了方田均税和保甲军训外,又采取了财政、教育等方面的新政。今仅枚举其荦荦大端者,分别介绍于下:
    一、改变财政体制: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中央财政主要是皇帝内库和户部两个系统,户部又分左、右曹。然而在宋徽宗时,却出现了“御前钱物、朝廷钱物、诸局所钱物、户部钱物”四个系统。所谓诸局所,如应奉司、御前生活所、营缮所、苏杭造作局、御前人船所、行幸局、采石所、延福宫西城所、後苑书艺局等,往往由宦官掌管,其钱物直属皇帝。四个财政系统之间,“讲画裒敛,取索支用,各不相照,以致暗相侵夺,公私受弊”,“天下常赋多为禁中私财”⑧。按宋朝制度,皇帝内库,即御前钱物,尚非天子私财,往往用于补贴中央财政的亏空,而诸局所钱物却全成“禁中私财”。如蔡京设计,增收茶利,“岁以百万缗输京师供私奉,掊息益厚”,“民滋病矣”⑨。
    二、方田均税法: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宋廷下令在各地重新方田,均定赋税。但因吏治腐败,出现了不少弊端,到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徽宗又下诏罢方田⑩。
    三、保甲军训:宋神宗时的保甲军训,迟至宋哲宗在位之末的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尚未恢复。宋徽宗于翌年即位后,下令“陕西、河东路流冗未肯归业”,“免今年保甲冬教一次”。此後,冬教和月教来回变更,军训范围一度扩大到京东和京西(11)。但是,正如李纲所说,北宋末“十余年来”,“免教阅”,“保甲不知兵,徒有其名而已”(12)。
    四、盐法改革:宋徽宗时,将钞盐制延伸至东南沿海,规定商人先向政府纳钱,申请盐钞,再往东南沿海凭钞取盐。由于官府不断另印新钞,使旧钞贬值,持旧钞者必须搭配新钞,增付钱币,方能得到盐货。致使“数十万券一夕废弃,朝为豪商,夕为流丐,有赴水投缳而死者”。崇宁时,在四个多月内,官府得此项盐利达五百余万贯。政和时,两年之间,官府“所收已及四千万贯”,被吹嘘为“富国裕民之政”(13)。
    五、茶法改革:蔡京对茶法作了三次变更,规定商人必须向官府纳钱,换取茶引。茶引分价格较高、期限较长的长引和价格较低、期限较短的短引。商人凭茶引向种茶的园户买茶,官府“岁收息钱至四百余万缗”(14)。
    六、采矿业和币制混乱:宋徽宗时加强和增设了提点坑冶铸钱司的机构,大力奖励和开发金属矿藏。但因当时探矿和开采技术所限,矿业不振,“或苗脉微,或无人承买,而浮冗之人虚托其名”,“骚动邀赂”。“坑冶之利”最丰的广南,收益不及宋神宗时十分之一(15)。
    蔡京倡议铸当十钱,每贯约重十八宋斤十二宋两,而普通铜钱每贯约重五宋斤(16)。于是民间盗铸盛行,“规利冒法”。此後,当五钱、当三钱、夹锡钱等反覆变更,“滥钱益多,百物增价”,“刑禁益烦”。此外,在四川地区滥发纸币交子,又引起交子的剧烈贬值,宋徽宗下令将交子改为钱引,钱引亦复贬值,“至引一缗当钱十数”(17)。
    七、直达纲:东南各路漕运开封的粮食,“常有余蓄”,可以丰补歉。各路粮船运到真州下卸,改由发运司船沿汴河运往开封,谓之转般。蔡京“用所亲胡师文为发运使,以籴本数百万缗充贡,入为户部侍郎,来者效尤”,此后各路粮食“直抵京师,号直达纲,丰不加籴,歉不代发”。宋廷在直达和转般问题上来回变卦,破坏了漕运,“公私横费百出”(1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