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领袖人物研究是中共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分支之一。领袖人物研究热潮的兴起,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史研究繁荣发展的重要表现。中共领袖人物,自然包括中共80多年历史中从陈独秀和李大钊起,党的历届主要领导人,但本文不涉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稳定的成熟的领导集体”(邓小平语)形成以前的领袖人物,而特指现在所说“三代领导集体”的主要领导成员。由于题目涵盖面十分广泛,本文只选取几个角度作概括说明。 一、中共领袖人物研究蓬勃发展的盛况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党的领袖人物的研究,不能说没有,比如对毛泽东的研究,从抗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了;但只是在三中全会以后,这一研究才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学者们倾注精力的研究方面。三中全会后同以前相比,中共领袖人物研究,至少发生了以下显著变化: 第一,研究对象大大扩展。即从基本上研究毛泽东一个人发展为对多位领袖的研究。毛泽东依然是最受研究者重视的人物,以至如有的学者所说,事实上已经形成“毛泽东学”。除毛泽东之外,对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叶剑英、李先念、胡耀邦等党的先后两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的生平思想,以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业绩,都开展了相当规模的研究。 第二,研究规模广大,成果众多。三中全会后的领袖人物研究,其规模、声势,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是以前所不能相比的。三中全会以前几十年,中共领袖人物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多也只能是以百计;而三中全会后,则要以千计、万计。我们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的研究为例,来说明这一点。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和1998年周恩来、刘少奇诞辰100周年时,都召开了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多个中央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学术研讨会,每次会议经过层层筛选后的入会文章,都达百篇以上。这三次研讨会之前,又都分别召开过“研究述评”学术讨论会。地区性的或研究毛、周、刘某一方面思想业绩的学术讨论会,总计已有几十次。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信息中心提供:仅该中心剪报资料库存有的从1978年至2000年期间国内报刊发表的有关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江泽民等的文章,即达55894篇(其中含领袖个人著作。如果按所存目录统计,则达64758篇)。内有关于毛泽东的25200篇,关于周恩来的9487篇,关于刘少奇的4525篇,关于朱德的419篇,关于邓小平的21316篇,关于陈云的486篇,关于江泽民的2845篇。(注:这里分人的统计同总数不一致,原因是有些文章同时论述几位领袖人物,分人统计时,一篇就变成了几篇,故分人统计的数字多于总数。)出版的书籍,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图书馆提供,所藏关于毛泽东生平和思想(本人著作除外)的图书目录共有1632个,其中三中全会前的著作仅少数几种,其他全部为三中全会后的著作。截止年份为:有关生平的著作至1993年,有关思想的著作至1995年。检索国家图书馆同类图书目录,共有1748个,其中三中全会前的168个,其他为1979年至1998年20年出版的著作。据此,20多年来,出版的有关研究毛泽东的著作当在2000种以上。有关研究周恩来的著作,1996年统计约400种左右,而1998年一年就又出版约100种。有关研究刘少奇的著作,至1996年约70种左右,至今约百种。 第三,领袖个人的著作大量整理出版。三中全会前30年间,出版的领袖著作只有《毛泽东选集》1至5卷、《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上、下)和乙种本等少量著作集,以及中央领导人的一些著作、报告的单行本。“文革”前虽已着手编辑《刘少奇选集》,但终未能完成。三中全会后,设立了专门编辑研究中共主要领导人著作的机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年中,不仅出版了《毛泽东选集》1至4卷第二版、《毛泽东著作选读》新版上、下册,还编辑出版了作为《毛泽东选集》补充的《毛泽东文集》1至8卷,《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至13册,以及《毛泽东军事文集》1至6卷、《毛泽东外交文选》、《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早期文稿》、《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毛泽东诗词集》、《毛泽东论文艺》等专集。毛泽东著作之外,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叶剑英、李先念等均已有选集出版,周恩来、刘少奇并有多种专题文集出版,朱德、叶剑英并有军事文选出版。这些著作的出版,为研究领袖人物的生平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最可靠的原始材料。目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正在编辑《邓小平军事文选》、《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等著作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