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和平民主新阶段”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党的文献》 刘统 参加讨论

停战谈判与军事调处过程中,我方有得有失。在华北、山东开辟的部分新解放区取得了合法地位,但中原解放区的情况却相当不利。抗战胜利后,中央军委为适应新形势需要,于1945年10月将原新四军五师、八路军河南军区与南下的三五九旅合并组成中原军区,向鄂豫边的五师驻地集结。国民党当局调集大军包围并压缩中原军区根据地,到停战令公布时,中原军区5万余人被压缩在以宣化店为中心的罗山、光山、商城、经扶(今河南新县)、礼山(今湖北大悟)之间,纵横不足百里的狭小区域内。由于受到停战令的限制,我军既不能与国民党军作战,又不能机动转移,很快陷入困境。但是,中原军区的坚持牵制了近20万国民党军队,减轻了其他解放区的压力。
    停战谈判与军事调处的过程曲折,还与美方立场密切相关。但是中共本着和平的愿望,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维护了和平局面和解放区的利益。正如周恩来在《一年来的谈判及前途》的讲话中说:“对中国人民来说,根据地比什么都重要。武装固然重要,但武装毕竟是保持根据地的工具,武装脱离了根据地就无法生存。蒋看清了这一点,他也特别懂得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因此,他无论如何不承认。”蒋介石则在《苏俄在中国》中写道:“(民国)三十五年这一年间,国际调处与政治协商,更是造成一种姑息妥协的气氛,使中立主义愈益猖狂。这中立与民主的伪装,掩蔽了‘共匪’的军事行动,申张了他的渗透工作,瓦解了反共的力量,最后破坏了政府动员勘乱的政策。这要比‘共匪’自己直接的活动,发生了更大的效力。”
    关于整军,《双十协定》根据“军队国家化”的原则,商定中共军队进行统编。1946年2月25日,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共同签署了《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规定国共双方军队按五比一的比例整编,中共军队编为18个师。双方编余人员限期全部复员。这个方案对我方相当有利,一是实现了军队合法化;二是可能获得美式装备,提高我军的质量。周恩来指出:“整军方案是使中国人民武装受束缚的,但也受保障的,这有它的两面性。在数目上,五十比十,对我们是一个束缚,但也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规定要经过美国装备,我们十个师也包括在内。……整军方案还有他好的一面,这就是地方自治。人民的武装是地方自治的东西,六十个师只是用在国防上的。地方自治要依靠人民的武装的自卫,我们这里已经自治了,不再需要国家的军队来防匪了,这样就保障了我们解放区人民自己的武装不受国家军队的干涉。这样一看人民并不吃亏。”所以,中共中央认真地执行整军协议。1946年2月24日中央给各分局的指示电说:“现在我军各级建设即须执行将校尉的正规制度。……中央认为我党军事干部应该请求政府加委,取得正式官衔,以便将来在国防军中占有一定地位。……同时为了准备将来国民党内的反动派对我举行突然袭击时,我仍能有效地组织自卫斗争起见,中央决定除将二分之一的主力部队编为保安部队外,再保留一部(大约三分之一)好的军事政治干部在各解放区隐蔽起来,不要请求国民党加委,以免受军事法规的束缚及国民党的破坏,保持活动的自由。”[5]各军区都呈报了完整的部队编制表,由中央掌握进行整编。
    遵照中央指示,各解放区部队于1946年2月起开始了一期整编复员工作。复员的对象主要是老弱病残、机关多余人员和地方武装,比例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整军复员的力度相当大。当时各军区复员的人数相当多。晋察冀军区复员10万人,占兵员总数的一半。中原军区因财政困难,中央指示从5万人中复员2万,以减轻压力。三五九旅准备复员部分超编干部到地方,大家都流着眼泪不愿意走。有的复员回家的人在半路被国民党军队抓去,钱被搜光,人遭拷打。王恩茂在日记中记录了这些情况,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复员是值得考虑的;复员搞得不好,将会造成罪恶。”他的预言不久就得到了印证,当国民党军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后,我军因兵力太少,在战争初期处于明显的劣势。萧克总结晋察冀军区张家口保卫战失利的教训时也指出:“和平民主新阶段的提出,特别是停战协议生效后,有些同志滋长了和平麻痹思想,在战争爆发之前,边区部队复员转业约10万余人,占军区全部军队一半。战争一来,兵员不充实,有的兵工厂停产,甚至炮弹也停产了,这些都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6]
    与此同时,国民党军也进行了整编。但蒋介石的目的是为发动内战,消灭解放区作准备。他在1946年6月7日的讲话中说:“我们在抗战结束的时候,因为经过这样长期苦斗,一般部队未免精神疲惫,内容空虚,战斗的力量和纪律皆不甚健全。这在当时平汉路与津浦路各战场剿匪的经过,可以明证。因此我们不能不有一个相当的时间休养整训,来充实我们军队的力量,必须有这样一个整备的时期,而后我们剿匪才能立于不败之地。”[4](P,324)国民党军经过整编,撤并了杂牌部队,大大充实了嫡系部队,使其达到齐装满员,并配备了美式重型武器。尤其是整编第74师、第11师等“五大主力”,在内战初期起到了“拳头部队”的作用。
    因此,当1946年5月解放区完成一期整军复员后,国民党和美方不仅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反而因东北战局的发展变得日益强硬。6月17日,蒋介石通过马歇尔向中共代表提出《东北整军及中共军队在关内外划地驻留之方案》,强迫我军退出哈尔滨,热河、察哈尔两省及山东的烟台、威海等地区,遭到我方拒绝。周恩来指出:“在停止东北战争、恢复交通、整军等问题上,都作了许多的让步,但结果还是破裂,中心问题仍是政权问题,根据地问题。”[7]国民党既然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性,整军也就无法继续下去。认清这个形势,中共中央从5月份向各解放区发出练兵备战的指示,准备在国民党全面破裂和发动内战时,进行自卫战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