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历史主体的自觉活动与客观规律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宁波师范学报(社科版 肖毅强 包秋萍 参加讨论

一、历史的发展是历史主体与客观规律的相互作用
    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进入社会主义吗?这个问题导致了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重新探索。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历史发展的某些社会经济形态是可以超越的,而历史发展的生产力和经济运行形式是不可超越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的五种社会经济形态依次更替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概括,并不排除某个民族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所以,不能把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理论绝对化。
    更有人认为,五种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理论只是多种历史分期理论中的一种,不具有规律的普遍适用性和重复有效性。
    第二、历史实践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单线递进式的,而是多线条发展的。现实的历史发展道路比理论上的模式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
    第三、从历史的运动看,社会经济形态与生产关系直接联系着,而社会的经济运行形式主要是与生产力直接联系着的,这两者并不绝对对应。在人类历史上,同等水平的生产力在不同条件下往往会采取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因为相比于经济运行状态,生产关系则更多地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影响,可以在同一生产力水平下变换不同的形式,尽管这些条件对生产力只起阻碍或促进的作用,不能使生产力跳跃,但由此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中可超越的内容和不可超越的内容。
    在上述观点中,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认识论特点,即都是从历史的客观运动的角度来分析超越和不可超越问题,而忽视了历史主体的作用。实际上“超越”概念本身就是表明主体的一种活动,是对历史主体的能动性程度的探讨。所谓历史领域中的“超越”问题,实质上是指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人们是否能通过自己的主观力量的发挥,越过他们似乎一定要经过的历史阶段而直接步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问题。因此,离开了历史主体谈“超越”是不全面的,马克思主义不仅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同时也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①我们知道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是社会经济形态的最基本关系。既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都是作为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量而存在着,是历史制约性的基本因素。然而,如果换一个视角,从历史主体的角度看,生产力不过是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不过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社会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二者都是社会的个体发展的不同方面。”②事实上,制约人们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异己的或非异己的力量,正是人们活动的结果和这种活动产生的社会关系。而这种制约的力量的大小与既定的现实的生产力状况呈反比例关系:当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小时,这种异己力量的压制性就越强,反之,制约性就越小。总之,社会规律不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外的东西,而是在人的社会活动基础上形成并反过来制约着人们行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与历史主体的实践过程是同一历史过程,支配着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制约人的活动的规律是同一规律;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自然历史过程与主体能动性活动的统一。所以,对社会历史的观察就要把社会的客观运动规律与人的自觉能动性结合起来,从人的自觉活动与历史规律的相互作用上去说明历史现象。
    二、“超越”与“不可超越”的依据
    基于人的能力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马克思曾从更为一般更为根本的意义上提出了不同于五种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历史发展三阶段理论。他在《经济学手稿》中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划分为三大社会形态,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能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③在这里,马克思把资本主义以前的一切社会形态都称为“最初的社会形态”,把未来共产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马克思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形态)称为第二大社会形态,而把未来社会称为第三大社会形态。与此相应的人的能力发展也就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以及“个人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作为这种划分基础的是生产力以及与之相应的经济运行形式。这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区分生产力发展的不同质的阶段呢?马克思把生产力分为两个方面,即生产力的物质技术方面与社会方面。前者以生产工具为标志,后者以社会分工为标志。生产力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的,但从根本上讲,社会分工是由生产工具的水平决定的,应当用生产力的物质技术方面来划分生产力的不同质的阶段,来作为人的能力发展的质的标准。对此,马克思曾说过“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并且按此标准,马克思把生产力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手工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从生产力是人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来讲,这个阶段生产力的主体特征是人的自然肢体延伸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以机器和机器体系为标志的生产力。从主体角度看,机器运用当然是自然肢体的进一步延伸,但工具机运用的前提是要有强大的动力,这个动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的体力以及畜力等生物力,因此,这个阶段的生产力主体特征是人的体力的延伸。生产力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以自动控制系统为标志的生产力。马克思对这种未来生产力作过论述,从现代社会对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生产力的萌芽,显然,这种生产力的主体特征逻辑地将是人的脑力的延伸。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