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中“阶级斗争”理论和方法的再认识
当前,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方法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如何纠正以前出现的“左”的偏差,另一方面是如何对待被引进历史研究中来的自然科学方法问题。其中的关键又是如何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方法。本文旨在从“左”的偏差中总结一些教训,以便对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理论和方法有一个正确的、新的认识。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界、史学界解放思想,对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方法的理解、运用,进行了检讨。总结起来,有以下一些问题: 1.林彪、“四人邦”时期的歪曲、破坏。主要有: ①错误估计社会主义基本消灭剥削阶级的形势,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路线斗争是阶级斗争的集中反映”、“打倒党内资产阶级”。以思想分析代替经济分析,来划分阶级属性。这不仅造成现实中阶级斗争的扩大化,也把历史上的许多问题搞乱了。诸如把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国际共运史都写成了两条路线斗争史。并且,还把阶级斗争概括为复辟反复辟的公式。甚至用儒法斗争来解释阶级斗争,把中国的全部历史歪曲成儒法斗争史。 ②借“史学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以及“史学革命”、“古为今用”的口号,提出“为需要服务”。用“需要分析”代替阶级分析、历史分析。历史人物的脸谱随“气候”、“风向”的变化而变化。甚至鼓吹“七真三假”,伪造历史。 ③在现实和历史研究中,往往用“大方向”代替一切,用主流否定和掩盖支流,用九个指头抹杀一个指头,用“对着干”代替具体深入的阶级分析。于是有的人被神化,十全十美,有的人被丑化,十恶不赦。 2.简单化、公式化。主要有: ①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抹杀了生产力、科学技术等的动力作用,忽视了阶级斗争本身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以为:阶级斗争规模越大、越频繁,社会进步越快、生产发展越快。忽视了阶级斗争有时带来社会的进步,有时则相反。从阶级斗争是主要线索出发,造成历史研究的线性化、狭窄化,把多层次多侧面的研究否定了。忽视了人类社会的矛盾冲突除了政治斗争以外,还有经济的、思想文化的斗争。而且即使政治斗争也并非全是阶级斗争,如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②把形式、内容、结局多变的阶级斗争,看成始终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只能日趋尖锐而不会缓和。认为剥削阶级只有“反攻倒算”,没有“让步政策”。片面强调暴力革命,把改良一概斥为反动的。由此而否定了改良主义思想、改良派的一些进步作用。甚至认为清官麻痹人民、延长封建统治寿命。所以清官比贪官更坏、更具欺骗性。 ③认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只是划清阶级阵线,判断人物的阶级属性。取消了阶层分析、个性分析,同一个阶级的人,其思想、表现、作用似乎都是一样的。阶级分析成了“贴标签”,现实和历史的人物只要一贴上剥削阶级的标签就一概否定。把现实中的唯成份论,搬到了历史研究中。凡是地主出身的人参加农民战争,统统被称为混进农民革命队伍。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农民起义军出谋划策,统统被说成是对农民领袖的腐蚀。忽视了阶级成份、阶级属性是可以变化的,阶级出身、阶级属性和代表的阶级利益,并不是总是一致的。 3.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要有: ①列宁提出巴黎公社是资本主义制度开始走下坡路的标志,预言帝国主义已经腐朽、垂死,于是成为世界史研究中不可动摇的信条。经典作家论述过的历史人物,即成为研究某历史人物的准绳。于是,评论拿破仑成了“语录战”。其实经典作家的一些个别结论,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由于历史的发展,并非是完全正确的。如马克思、恩格斯对雅各宾专政的评价,毛泽东对胡风、刘少奇的评价,就并非确切。五十年代初,还有一股把苏联的书作为经典教条的风气,写文章、写书都引证苏联的史学著作。把史学研究当成本本、教条的研究,好象史学研究就是为了印证本本上早已作出的结论。史学工作者的任务只是学习、捍卫、注解诠释本本。写文章,不搬教条、本本,就是不革命,就是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具体、深入的史学研究被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取代了。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