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隋唐史学划时期的意义(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张振珮 参加讨论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当时小国林立,国自着史,家有文史,人自为史。《隋书·经籍志》所载史书“通计亡书合计874部,16558卷,此乃历经水火兵燹劫余遴数,原数当不止倍蓰,数量不可谓不大。然核其史目,其列于霸史者,除崔鸿十六国春秋,今有辑本外,多佚。其列于杂传着有219部,数量特多。究其书目,率多列仙、应验、溟祥、感应、异苑、搜神、符瑞、鬼神列传等“鬼物奇怪之事,虚诞怪妄之说”,正如刘知几所言:“施于寓言则可,求诸实录则否矣。”像这样数量虽多,自不能认为其质量就高,何况鬼怪以外之史着,其内容与形式,全无新创呢?
    魏晋、南北朝史学,确亦有其特点,在分裂特别是南北朝对立情势下,入主出奴之争,在史籍中反映强烈,而清谈、浮靡之风,亦渗透到史学领域。因此,这一时期的史学,和哲学、文学一样,确有上不同于秦汉、下不同于隋唐的特色,把它划为一个时期,是有必要和正确的。把隋唐也赘入这一时期之未,抹煞隋唐在我国史学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则是我所不能苟同的。
    二、隋唐史学的发展
    我国史学从秦汉开始奠定基础,并取得发展,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一段曲折,到隋唐之初,政治统一,社会较安定,经济繁荣情势下,史学领域也迫切要求总结过去,正视将来。有识之士,因而酝酿并提出史学改革的见解,王通首先对南北朝史提出尖锐批评,刘知几着书总结过去,展示未来。
    王通,字仲淹,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大业十三年(公元581——618年),着述甚丰。今传世者仅有《中说》(即文中子)及《元经》两书。但隋书无传,亦未着录其今存之两书,致使人不仅怀疑其书为伪,且疑是否确有其人。至五代、宋初两唐志及《崇文总目》始着录《中说》,《新唐书》并在王绩传中略述:“兄通,隋末大儒也。聚徒河汾间,仿古作六经,又为《中说》,以拟《论语》,不为诸儒称道,故书不显,唯《中说》独传。”仅寥寥数语。宋末《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及《通考·经籍考》始并着录两书,但除表怀疑,且有标明“称隋王通撰”者。四库总目提要沿用其说,亦云“旧本题王通撰”。近人余嘉锡对四库着录两书,各予辨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出《王通论》一书,作者博采唐宋文采,详予论证,用力甚勤,有拔开云雾之功。而王通的哲学思想、《王通论》及近年出版之《中国哲学史稿》,均有所论列,我在此只谈王通的史学见解,及其对史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元经》十卷、隋王通撰,唐薛收传,宋阮逸注。 起于晋惠帝太熙元年(公元290年),终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亡,至第九卷止,第十卷乃薛收续。《元经》纪年的特色,约有三点,薛收采《中说》各篇文中子之言为之传。而实际上《中说》卷七述史篇已较集中地作了解释。兹分述于后:
    1、《元经》开始以晋纪年,但不自晋武帝大始元年代魏建国称帝开始,也不自太康元年灭吴统一始。却从惠帝太熙年年始。《述史篇》首载:“子曰:‘太熙之后,述史者几乎骂矣’。”又云“文中子曰:‘元经作,君子不荣禄矣。’”篇末又云“诸后不顺,而晋室堕矣。’”薛收传云:“惠帝君不君,政出多门,天下由兹大乱。”清楚说明晋惠不君,贾后专政,八王乱起,导致十六国、南北朝长达三百年纷乱之局,而“史几骂矣”,更是一针见血的揭露。
    2、《元经》卷八末宋顺帝昇明三年(公年479年)书“禅位伪齐”(南朝肖道成)。
    卷九开始即书:“后魏孝文帝太和四年(480年)春正月。”《述史篇》云:“子曰‘太和之主,有心哉!’”又董常问曰:“元经之帝元魏何也?”子曰:“乱离斯瘼,吾谁适归。天地有奉,生民有庇,即吾君也。且居先王之国,受先王之道,子先王之民矣。”又曰:“非至公不及史也。”王通解释帝元魏为何不自晋、宋始说:“衣冠文物之旧,君子不欲其先亡,宋尝有树晋之功,有复中国之志。”薛传又载:“或间孝文,子曰‘可与兴化矣,中国之道不替,孝文之力也。太和之政,近雅矣。明中国有法也。修元经,以断南北之疑。”
    3、王通自修《元经》,终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经曰:“晋、宋、齐、梁、陈亡。”《述史篇》载:“文中子曰‘江东中国之旧也,衣冠礼乐之所就也,及其亡也,君子犹怀之,故书曰晋、宋、齐、梁、陈亡,具五以归其国,且言其国亡也。’”又曰:“书五国并时而亡,盖伤先王之道尽坠,故君子大其言,极其败,于是乎扫地而求更新也。此元经所以书也。”
    《元经》编年纪事,是仿孔子《春秋》而修的编年大事记。从上面所举它的断限、纪年和书法来看,第一,它起自晋惠,终于陈亡,可见他是有意识写这三百年(公元290—589年)分裂时期的历史,而寄希望于隋灭陈完成统一后能有所“更新”。薛收仿《左传》续至大业末年,书“文中子卒”,可谓学左仅求貌似,未能深解文中子之用意。第二,纪年至南朝宋亡,致以北魏孝文帝纪年,记太和改革之政。最后陈亡而具五国,都是从传统文化绝续着眼,而不宥于一朝一姓之兴亡,是编年史创新之作。第三,说十六国至南北朝之史几乎骂矣。又说“非至公不及史”,这就对统一后隋王朝提出改造这一时期史书的要求,并责以公心对待。对隋及唐初修史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而其对《元经》之帝魏的说明,不仅打破了入主出奴的偏见,而且冲破了狭隘的夷夏之辨的束缚,对后来李延寿分偏南北史,元初分修宋、辽、金史、也有一定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