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关于历史事实的概念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陈光前 参加讨论

“历史研究要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出发”。“只有忠实于历史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这里的“历史事实”似乎无需解说已明白易懂。但如果解答什么是历史事实?就会觉得它是十分复杂的概念。实际上,一些史学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讨论,争论延续了近百年,而且有愈来愈加强的趋势,国外的几本史学方法论的专著里都列有单独的章节来讨论“历史事实”的概念。我们认为有必要加以探讨。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没有从认识论的角度系统讨论历史事实的概念,但也接触到这方面的问题。在《孟子·离娄》里有:“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已窃取之矣。”这句话提出了事、史、义的划分,即把历史事实、历史记录和历史评价作了划分。唐代史学家刘知几从编纂学的角度多次说到历史记录与史书编纂的关系。他说:“书事记言,出自当时之简;勒成撰定,归于后来之笔。当时之草创者,资乎博闻实录;后来经始者,贵乎俊识通才。必论其事实,前后不同,然相须而成,其归一揆。”(《史通·史官建置》)这里只说到史料记录和史书编写的相互关系和不同要求。清代章学诚把史学著述分为史料性的记注、解决事实真伪的考订和欲来者兴起的撰述三类,并指出了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他认为史料性的记注工作是为了使往事之不忘,应按一定体例赅备不遗地记录事实;记录者应有史学知识,有眼力,下功夫。考订事实的著作在于去伪存真,解决事实的真实性问题。撰述是创造性地编写事实,要从历史中总结鉴往知来的经验教训,达到预见未来使读者感奋兴起的作用,作者应有别识心裁,不拘于成例。中国传统史学重视道德教育和适用性的要求,而缺少思辨性的研究,因此没有对什么是历史事实开展研究。
    一、关于“历史事实”的争论
    19世纪西方哲学认识论的发展影响到史学认识论,不同流派的史学家对什么是历史事实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因而就这一范畴展开了争论。在争论中使用概念的内涵并不同一,增加了某种混乱。有时“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实,有时又是指史料记载的事实,有时则指认识的成果,即史书编纂中所描述的事实,或者作为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了各种形态的事实。为了使概念明确,我们按习惯把历史事实作为综合性的概念,在具体称说时应当区分客观上发生过的事实(史实),史料中记载的事实(史料),编纂学中重建的事实(科学的历史事实)。长期争论不休的根本原因是与历史认识论的争论相联系,即历史事件是否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而且可以被我们认识?由史料提供的信息与客观事实的关系怎样?科学的历史认识是怎样形成的?由于历史认识是依靠史料为中介的间接认识,从客观事实形成史料记载,又从史料记载重建为科学的历史事实,在两次转换中产生种种复杂情况,说明了历史认识的特殊困难。
    19世纪德国史学家兰克(1795年—1886年)宣称尊重事实,认为历史著述的目的不过是要如实地说明事实,这就需要对资料批评考证,不偏不倚的理解,客观的叙述,才能达到再现全部历史真相的目的。兰克十分重视原始资料的史学价值,断言历史的真理应当从历史档案中去找,主要是在外交大使的报告、国家大人物的传记中去找。兰克著述的特点是把政治史和外交史提到第一位,实际上把历史归结为杰出人物的活动,几乎完全忽视历史的社会经济方面。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实证主义史学在历史事实的观点方面很接近兰克。他们提倡研究历史事件发生的实际情况,辛辛苦苦地去搜集和编辑原始资料。他们的座右铭是:“原文,所有的原文,除了原文之外,什么也没有!”他们深信历史应当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历史家不是哲学家,研究历史的工作归根结蒂是有益的解释文献的工作。他们所追求的“确实的”事实就是经过史料考证所确认的事实,而不是依据抽象的推理。法国史学家福斯太·德库朗惹(1830—1889年)说:“这不是我讲历史,而是历史通过我的嘴来讲的。”这就是说,史学家所要做的,就是展现所有的事实,并且让事实去为它自己讲话。兰克和实证主义史学强调历史事实是先于或独立于史学家的客观存在,而忽视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甚至要求消除史学家评判史实的任何主观因素,只让事实说明它自身。要求约束研究者的主观感情,以避免因主观好恶的渗入影响到研究的客观性,就这一点来说有其合理性,但要真正做到却是不可能的。重视原始资料的史学价值也是正确的,但是只注意书面材料,似乎是文献中没有反映的事实就不是历史存在,这也是片面的。实证主义史学标榜表面上的客观性,对细节问题不厌其烦地进行考证,而对处理重大问题方面弃置不顾,不做概括,这种对待历史事实的态度自然受到强调历史认识主观性的史学家的普遍反对。
    反实证主义的史学家对兰克绝对信仰事实的客观性和确实性的特点提出了问题,历史事实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法国从事史学方法论的专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在《历史研究导论》(中译本《史学原论》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号召史学家完全用自己的推断来填补文献和事实的不足。他们认为在历史研究中,我们不能看到任何的真实,只能看到白纸上有写成的文字,所谓历史分析是一种抽象方法,是研究者确定的特殊注意的某项详情琐节而进行思想上的辨析。认为分析方法不是获得真实事件知识的客观方法,而是一种主观方法。历史学是一种主观的科学。他们把历史事实分成物质的事实、人类的行为(个人的和群体的)、心理的事实三类,这三类事实都已成为过去,不是由直接观察得来,仅仅是一种想像(见《史学原论·综合工作》),所谓历史事实即把某些印象连缀起来,并且断言这些印象符合外在的实在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