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极右翼政治势力的历史与现实(4)
于是一种不安全感开始在人民中滋长。1985年接受调查的法国人中有45%担心个人安全受损,这个比例在妇女中为55%,小商贩中为60%,50岁以上的人中为53%。[26](pp.187-189)与此同时,人民对政党和政府的信任感也大为降低。1984年,有62%的人在民意测验中认为法国的政治家不关心群众的疾苦,另有82%的人指出政治家向来不讲真话,还有55%的人抱怨政治家钱拿得太多了。所以不少人想借勒潘的嘴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27](p.116)而勒潘则利用群众的心态,乘机呼吁恢复体罚和死刑,禁止堕胎和加强对学生的传统和道德的教育,以巩固社会的秩序。同时他又大肆攻击议会制度,要求仿效西班牙的佛朗哥和智利的皮诺切特,在法国建立强有力的政权。勒潘的这种煽动性的言论扩大了“国民阵线”在群众中的影响。 1981年,社会党和共产党开始联合执政,使传统左翼取得了难得的治理国家的机会。但由于经济政策的严重失误,左翼政府所倡导的“法国式社会主义”也屡屡碰壁,并在多次全国和地方的议会选举中受挫,只得在1986和1993年两次和右翼实行“共治”。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蓝领工人的减少和工会运动的消沉,以及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不仅共产党,而且社会党的影响都在减退,这在2002年的总统及议会选举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右翼的力量历来强过左翼,但情况也好不到哪里。首先是戴派早已今不如昔,戴高乐将军当年叱咤风云于政坛的情景早已成为一种历史回忆,无论是蓬皮杜,还是希拉克,都无法望其项背。戴派目前只能在农村,在老年人及天主教徒中找到自己的支持者。当年敢于和戴高乐唱反调的德斯坦虽然仍健在,但他所领导的法国民主同盟也失去了往昔的声势。因此无论是戴派也好,德斯坦派也好,已无法单独组成自己的选举团,只能联合成一个广泛的右翼参加各种大选。[28](p.77)2002年右翼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组成了清一色的右翼内阁,但现任总理却是代表一个右翼小党的拉法兰,戴派和德斯坦派均未能染指这一重要的职位。由此可见,“国民阵线”得以至今仍活跃于法国政坛实际上是钻了左、右翼力量减退的空子。 极右势力虽然在法国政坛上频频亮相,引起世人的关注,以后也许会再次出来兴风作浪,但它的命运却是注定的,即决不可能控制住全部政局,独掌大权,因为:(1)法国有大革命以来逐渐形成的民主传统,极端民族主义和专制独裁向无群众基础。(2)传统的右翼早已深深扎根于法国社会,极右势力在右翼的阵地上无立足之地。(3)法国人已习惯排斥“极左”和“极右”,在1968年他们拒绝了“极左”,而在2002年又抛弃了“极右”,这正是法国人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 收稿日期:2002-11-07 【参考文献】 [1]让·达尼埃尔。一位总统的信仰--密特朗主义的奇遇[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2]查尔斯·波伦。历史的见证,1929-1969[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R·于阿尔等。当代法国[M].法国社会出版社,1982. [5]k5n805.jpg·D·格里姆。1848年法国革命:第一部[M].圣彼得堡,1907. [6]J·M·马依欧。第三共和国的启始1871-1898[M].法国入门出版社,1971. [7]В·И·安丘兴娜-莫斯科夫钦科。法国历史1870-1918[M].莫斯科,1963. [8]P·T·白里。法国1814-1940[M].伦敦,198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0]A·特古和A·卡斯特洛。法国历史词典[M].巴黎,1981. [11]A·维尔特。法国1940-1955[M].莫斯科,1959. [12]阿泽马·维诺克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3]H·杜比耶夫。第三共和国的衰微1929-1938.[M].法国入门出版社,1976. [14]R·雷蒙。法国的右派[M].巴黎,1982. [15]R·п·斯米尔诺夫。法国现代史1918-1975[M].莫斯科,1979. [16]J-P·里乌。第四共和国时的法国,扩张与无力[M].法国入门出版社,1983. [17]H·H·莫尔恰诺夫。第四共和国[M].莫斯科,1963. [18]J·伏维。第四共和国[M].法国法耶尔出版社,1959. [19]雅克·夏普萨尔。1940年以来的法国政治生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20]P·伊什·J·沃尔夫勒。法国的种族主义政治[M].麦克米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 [21]P·艾尔兰。种族多样化的政策挑战[M].哈佛大学出版社,1994. [22]E·苏勒罗。法国的人口统计状况[M].巴黎,1987. [23]S·贝尔斯秦因等。20世纪史:第3卷[M],巴黎,1987. [24](俄罗斯)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J],第8期。 [25]弗朗索瓦·德克洛泽。多多益善[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 [26]И·М·布宁。社会党和法国80年代的社会政治斗争[M].莫斯科,1989. [27]E·卢瑟尔。勒潘事态[M].巴黎,1985. [28]N·休利特。法国现代政治[M].英国政治形态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