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历史科学强调的是定性的研究,比较重视历史问题在性质上的产生与发展变化。由于信息的不灵与统计学上的困难,也由于历史学家对精确统计数字的忽视,所以在历史著述中量的观念比较淡薄,重点放在对性质的表述和论证上。这是我国传统历史科学的一大缺陷。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变化,计算手段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人们对精确的量的观念不但愈来愈重视,而且运算的手段和方法也愈来愈简便,因而对量的要求也愈来愈强化。历史科学适应这种总的发展趋向,从本世纪50年代末,西方一些历史学家把某些数学的方法引进了历史研究的领域,产生了所谓计量史学。历史研究重视量的问题研究的发展,不但从一个方面推动了历史科学的进步,它在中国历史学界的推广和应用,也弥补了我国传统历史科学的缺陷,从而促进了历史科学中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历史研究中的定量概念 历史积累和发展的某些侧面和部分,是以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研究和说明某些历史问题,如果能以量的形式加以表述,会给人以准确和具体的概念和影响。所以,某些历史学家在其著述中,常常以大量的统计图表和数字,来说明某些历史问题。但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复杂性,一些历史问题很难以准确的量的概念加以表述,所以在历史研究中产生了多种的量的概念和表述方法。 第一,虚量和实量。虚量是一种不确定量,也是一种模糊量,它只说明了一种大体的量和值;实量是一种确定量,它是虚量的对立值。当某些历史问题需要大量的统计基数,才能得出定量值,而历史学家又无法得到这些统计基数,或者在历史学家对某个历史问题的定量值并不十分追求的情况下,常常使用一种虚量来表示其数值。我国古代的历史著作中,就比较普遍采用虚量的计值方法。比如《史记·河渠书》中在说到夏禹治水时,“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这里“九州”、“九道”、“九泽”、“九山”、“九川”、“九泽”中的“九”字,就是一种虚量,说明多的意思,并不是“九”的实量。在我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中,“三”与“九”一般都是虚量。“三”是最小的奇数“一”和最小的偶数“二”的和,所以它有一切数字的总和之意。“九”是计数的终点,因为到“十”的时候,又要回过头来以“一”加另一个符号来表示,所以“九”是计数的终点,它有最大数字的意思。以此类推,三百、三千、三十六、七十二等数字,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一种虚数。此外,有的同志提出,近代史上广州十三行的“十三”,明清时期大家经常引用的松江土布上市量的“松之为郡,售布于秋,日十五万”①中的“十五万”,也都是虚数②。可见,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定量的数字,常常作为虚量来表示,所以在量的概念上经常具有很大的模糊性。 第二,数学量和矢量。数学量是确定的数量概念。但是社会历史是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的,要受到人的感情、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常常又不是确定的数量概念,无法用数学量来加以表示。可涉及这些因素的历史问题又不能没有量的概念,好多历史问题不用量的概念是无法加以说清的,所以有些历史问题在计量上就用矢量的方法如以表示。矢量是一种带有运动方向性的变量,这种量只表示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一种倾向性数量,不具有数学量的意义。例如我们在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时,经常用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停滞和生产力受到破坏等概念,这就是一种矢量。它只是反映了生产力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至于具体的量,它是一个变数。对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当然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确定一个数学量,但这些量的概念,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十分准确,它只有统计学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因为这些量也都是时刻在变化着的一种矢量,它从每年的统计学上看,是增加的趋向,但每日每时的增加量,并不会与统计学的数字完全符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科学中的大量数学统计数字,都是一种矢量,而并不是数学量。 第三,具体量与总体量。具体量是指某一个具体的历史问题的数量概念,由于它涉及的因素和范围比较小,时间的跨度一般也不会长,所以这种量的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可靠,比较容易反映历史的真实数量关系。而总体量,一般涉及的因素复杂多变,范围也较广,如果时间的跨度再长一点,这种量的概念一般准确性都比较差,特别是在古代信息交流隔绝、统计手段落后原始的情况下,这种量的概念与历史的真实差距往往很大,并不能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些总体的数量关系。例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都很重视户籍制度。汉代各县每年底都要将“户口垦田,钱谷入出”作详细的核实报告,然后由各行政单位逐级综合后上报给朝廷。政府将核实户籍作为考察官吏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各级官吏对户籍问题都很重视。虽然在户籍上历代都有所谓逃避户籍的“稳户”、“私户”、“诡寄”、“荫庇”等问题存在,但因为户口数的下降会影响地方官的升迁,户口数的虚报又要多向政府交钱粮,所以地方官在核实户籍上还是严格的,地方关于人口户籍等问题的记载,一般也比较接近真实。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这些户籍在层层综合统计上报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需要加以增减,所以,最后的全国统计数字,往往离真实性差距很大。如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统计人口为5,677万,永乐元年(1403年)为6,659万人,十二年间人口增加近千万;清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1亿4千多万,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达到3亿多,半个世纪人口翻了一番。这样的增长速度,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种总体量的统计数字,比之具体反映在地方志中的统计数字,离真实性,相差的要远得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