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论《左传》的成书年代(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 牛鸿恩 参加讨论

上列十家中有两家把前329年定为《左传》成书年代的上限或下限,新城氏也说过《左传》成书于前365-前329年,这都是依据僖公三十一年(前629)所说:“卫迁于帝丘,卜曰三百年”。童书业考定卫于前333年亡于子南氏。我们认为左氏并没有实际看到前333年的卫亡,他只是依据前372、365年的赵攻卫和子南氏专卫权而言中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有以下两条理由。
    昭公四年传文说:“姬在列者,蔡及曹、滕其先亡乎。”曹灭于春秋末,蔡灭于战国初(前447),滕于前414年亡于越(42)。越于前379年由琅邪迁都于吴,滕可能在越国南迁后恢复,具体时间虽不可考,照理不应当晚于前355年前后。左氏断言滕在姬姓中为先亡国家之一,意味着他不知道滕的复国。前330年前后正是滕定公在位时期(43),可证左氏生活年代决不会晚到此时。这是理由之后。
    司马迁说:“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44)孔颖达引刘向《别录》说:“铎椒作《抄撮》八卷。”(45)前人已经考定,司马迁这里所说《春秋》就是《左传》,而《抄撮》就是抄撮《左传》而成的《铎氏微》(46)。楚威王在位在前339-前329年,那么《左传》成书就必不晚于这个时期。况且,铎椒得做威王师,资望必定不低,而他习学《左传》也不应少于四、五年,自习学至成名、为师,总要用十五、二十年时间。又,是不是《左传》一成书铎椒就立即读到或马上得到了传授呢?所以这样算来,《左传》成书最晚不应晚于公元前360至前355年间。这是理由之二。
    我们可以举出确凿证据证明《左传》作者了解前四世纪七十、六十年代的情况,但他对五十年代的情况便或明或暗,存在彼此参差的情形,就像《史记》记事的下限一样,并不是一刀切。所以我们可以把《左传》成书年代的下限定于前360至前355年间,亦即秦孝公初年(47)。
    沈玉成同志说:“写定的时间应当在三家分晋即公元前403年以后的三、四十年间。”(48)虽然没有举证,但他的判断是相当准确的。
    陆德明、孔颖达引《别录》说:“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吴起,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铎椒,铎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49)自赵匡以来很多人指斥这个传授系统虚妄,恐怕不会是全妄,至少铎、虞习《左传》是事实,依当时情势推测,铎椒也必定有师承。如果一定要在这个传授系统中拉出一个年代相当的人做作者,按上面论定的年代,就不可能是死于前381年的吴起(50),而应当是另一个左丘人--吴期。(51)
    二、能否通过预言考证《左传》成书的年代
    和很多学者的做法一样,本文主要是通过《左传》中涉及战国时代的预言、史实,考订《左传》成书年代的。有人对这种方法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左传》中这类预言只是“片言只语”,通过预言推断成书年代“是不科学的”(52)。胡念贻分析了九条预言,认为七条不应验,一条在“疑似之间”(陈氏代齐),一条是“战国时人窜入”(三家分晋),他于是得出了如下结论:
    可以证明作者对于战国时的历史全然不知,说明他不是生活在战国时代。他把一些信口开河的预言写进他的书里了(53)。
    由此他仍认定《左传》“作于春秋末年”,“作者是左丘明”。在我们看来,胡氏所说九条预言(上文都已说到)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验辞,共六条,即三家分晋、陈氏代齐、郑先亡、滕先亡、赵氏世有乱和卫国三百年,都是很灵验的预言。胡氏为什么以为后四条都“不验”呢?因为“郑至三家分晋之后始灭韩”,他便认为这一条不验了。这显然不是预言本身不验,而是先入之见(成书于春秋末)作怪,主观地认为“不验”。他的目的是“考察”《左传》是否“为战国时作”,明明在战国应验了却嫌其时代太晚而不认为应验,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之中,这样的考察还有什么意义?胡氏附和顾炎武《日知录》的说法以为滕亡于宋王偃,于姬氏为最后亡,却不知道滕先亡于越,这是失考。胡氏又说,赵“世代相传,没有常发生变乱”,用语甚含混,不“世代相传”怎么能说“世有乱”?传九世而乱九次,算不上“常变乱”,算不算“世有乱”?左氏未及见子南氏篡卫,但他据情势所作的推断十分准确,胡氏认定卫亡于秦二世,自然也属于失考。(二)依据当时的征兆作预断,而后来事情发展出乎意料的有二条,即“不复东征”和“卜世三十,卜年七百”。结果虽然没有言中,但是探寻左氏作预料的背景,仍然可以作为考证成书年代的参照。胡氏承认《左传》作预言的目的是要把事情写得“更加神乎其神”,却又认为关于战国时代的预言是作者出于“全然不知”的“信口开河”,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左氏这位史学、文学的天才,如果不是确有所见,他为什么无端地去做与他的目的背道而驰的愚蠢之举?(三)是作者未加改动的真实史料,即“国未可量”一条。这是季札观察当时的形势,加上他的主观情感对齐国所作的判断,因而与书中反复预言的陈氏代齐发生的抵触。这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左传》一书细针密缕,极少有漏洞,与《史记》的“甚多疏略,或有抵梧”情况不同。但这不等于说就没有“抵梧”(54)。季札说这话在齐景公四年(前544),当时的晋国政出多门,逐渐失去霸主的权威,于是齐景公有小霸之志,图谋“代兴”。当吴国北上之前,齐景几乎称霸,他的与国有郑、卫、鲁、宋等,而且屡次攻打晋国。所以公孙丑说:“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55)可是,“一般史家多因左氏他处‘浮夸’之记载,误信陈氏早已得势,一若‘小霸’之齐景公时陈氏已成代齐之局者,实非事实。”(56)昭公三年晏子说:“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姜其危哉!”昭公二十六年晏子又说:“陈氏厚施焉,民归之矣!……则国其国也矣。”这类记载,“皆是预言,决不足信。”(57)《左传编撰考》也指出,昭公三年、二十六年的记载:“与时代不合,……带着晚出的烙印”,“乃误取《晏子春秋》文。”我们对此有三点说明。其一,据《史记·田齐世家》,开始使用大斗、小斗的不是田桓子无宇,而是田僖子乞,司马迁的记载应当别有所据,它和上述童、赵的论断正可相互印证。对此,前人总以为《左传》是而《史记》非,现在看来《史记》是而《左传》非才合乎情理。其二,《晏子春秋》和《左传》昭公三年相应的记载是《问下》第十七篇,两书语句相同,而《晏子》在“或燠休之”与“其爱之如父母”之间独多一段:“昔者殷人诛杀不当,僇民无时,文王慈惠殷众,收恤无主,是故天下归之,无私与,维德之授。今公室骄暴,而田氏慈惠。”以齐君暗比殷纣,把田氏比做文王,不用说这样的话只能出于陈氏或拥陈者之口,绝不可能出于晏子之口。《左传》少了这段语,必是左氏觉得不妥而删削。可是“田氏慈惠”与下句“其爱之……”联系非常紧密,左氏删除以后,使“其”、“之”远承上文的“民”和“田氏”,文字便不联贯。这是《左传》抄《晏子》的铁证(58)《晏子》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相应的记载有《谏下》第十九、《问上》第八、《外上》第十和十五。《谏下》的一篇只字没有提到田氏,只是说:“欲知把齐国者,则其利之者邪?”后三篇则明确说:“田无宇之后为几”,“齐国,田氏之国也。”文章的先后演进之迹,昭然可见。引人注意的是,《左传》不同于《谏下》的含糊其词,却同于另三篇明点田氏。其三,齐景公在《晏子》中三番五次地问:“后世孰将把齐国?”“美哉其室,将谁有此乎?”“后世孰将践有齐国乎?”一个图谋称霸的国君而有这样的精神状态,是有背常情的,这只能理解为陈氏及其徒党的造作。可是,《左传》却把这样的话明白地写进去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季札的话是当时真实情况的反映,不出于后人造作,因此不应拿它来考察《左传》作者的时代;二是,这种真实史料的存在,正可拿来鉴定一些预言的晚出,而不应当用它去抵消那些预言的灵验。
    《左传》中涉及战国的预言是不是只有上述八、九条呢?不是。左氏了解战国中期以前的历史是一个不容置辩的事实,并不是出于谁的附会和想象,我们还可以举出很有说服力的例证。如闵公二年说:“季氏亡,则鲁不昌。”季氏亡于鲁在鲁元公(前436-前416)之世,所以到鲁缪公(前415-前383)(59)时便不由季氏执政,而任用公仪休。淳于髡说:“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60)据《史亡·六国年表》,前412年,齐伐鲁。前411年,齐取鲁之都。前408年,齐取鲁郕。前394年,齐限鲁最。前385年,齐伐鲁,破之。这都发生在鲁缪公之世。假如左氏对战国历史“全然不知”,他的预言怎么会和后来淳于髡的话、《史记》的记载若合符契?假如他是“信口开河”,他的预断为什么能够如此灵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