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维也纳体制的稳定及其瓦解(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杨和平 参加讨论


    如果说由维也纳会议所创造的欧洲均势结构是欧洲和平得以维系的重要原因的话,那 么,这种结构本身得以持续存在的基础又在哪里呢?人们对此可以有很多解释。但是, 就世界格局与国际体制而言,19世纪的欧洲均势在很大程度上维系着欧洲对于世界的统 治。
    19世纪是工业化的世纪。从维也纳会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00年间,是工业化的 浪潮席卷欧洲与整个西方世界、科技与物质文明急剧发展的时期。工业化在世界近代史 上的直接表现就是两次工业革命以及它们对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对世界方方 面面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它使英国经济插上了腾 飞的翅膀。英国的煤、铁生产和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都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在世界上的 绝对优势。185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占39%,在世界贸易额中占22%。世界将近 一半的商品额是英国同世界各国的双边贸易。在欧美各国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大大落后 于英国的情况下,英国便成为了“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的中心。英国成为了世界各国 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世界各国则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了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工业革命最 终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 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 世界各地消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25 5页。)工业革命继而扩散到欧洲大陆,欧洲所占世界工业生产的相对份额也随之而日益 突出,1750年是23.2%,1800年是28.1%,1830年达到34.2%(注:保罗·肯尼迪:《大国 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86页。)。工业革命对各国生产力水平的推动 ,使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在19世纪进入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进展的高峰期,物理学、生 物学、化学等领域都先后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为进一步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条件,进而 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并更加直接 和明显地改变着整个世界的格局。欧洲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份额进一步扩大。1860 年增加到53.2%,1880年是61.3%(注: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第186页。)。
    同时,这100年间,也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的欧洲将其统治以残暴的手段最终推向地球 每一个角落的时代。正是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基础,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世界原料产地 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残酷斗争中,把整个世界瓜分完毕,建立起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从 而实现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其余地区和国家的统治,实现了西方列强对于世界 上其余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控制。1800年,欧洲占领或控制了世界陆地面积的35 %,到1878年,这一比例上升到67%,而到1914年则达到84%以上(注: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第187页。)。有学者称当时的世界为“以欧洲为中心的伞状结构”。这 一结构具有两重特点:一方面表现为欧洲各殖民大国对于欧洲以外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 地的统治、掠夺与奴役;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欧洲大国对于欧洲本身的均势状态以及与这 种状态相关联的种种国际行为规范与准则的遵从。如果说,资本主义工业化在当时每一 个欧洲国家的发展总是会使这一国家要求得到更为广阔的原料来源与更为广大的市场, 因而总是可能造成欧洲大国之间的种种利益对峙乃至冲突的话,那么广袤的、经济上落 后的、尚未被占领的广大非欧洲世界的存在则往往使得欧洲国家相互间的矛盾不至于升 级并转而趋向化解。当某个欧洲国家扩展其海外势力范围时,不需要通过在欧洲自身与 其他大国的直接武装冲突、或通过对于“欧洲协调”的损害来达到目的。正是从这个意 义上说,19世纪的“欧洲协调”与欧洲均势结构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以欧洲为中心的伞 形世界结构的。欧洲对整个世界的统治、殖民化余地的存在是欧洲均势得以维持的重要 条件。
    
    但是,从19世纪下半叶起,欧洲对世界的统治结构开始面临一系列变化的冲击。首先 ,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维也纳体制中,德意志的分裂状态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表征,属于德意志民族的两个大国--普鲁士和奥地利是生成和维系维也纳均势结构 的两个重要力量。但是,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意志在俾斯麦的“铁风血雨”中 走向了独立,从而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给维也纳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有人以德意 志的统一以及同期发生的意大利的统一、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 新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的发生为依据,提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了一个继 维也纳体制之后的新的格局(注:陈启懋:《关于世界格局转换的历史回顾》,《世界 历史》1994年第1期,第13-19页。)。而笔者认为,此时的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是不可 否认的,主要体现在德意志的统一对维也纳体制所规范的德意志分裂状态的冲击。但是 ,据此以为维也纳体制被取代,恐怕是不能成立的。世界格局与国际体制是相互关联的 ,但决不是一组两相等同的概念。世界格局,主要是客观性的,而国际体制,则主要是 主观性的。德意志统一的本质特征是“由并没有发生变化的普鲁士来统治新帝国”(注 :E.S.帕森特:《德意志简史(1815-1945)》(E.S.Passant,A Short History of Germany,1815-1945),剑桥1959年版,第85页。),德意志走向统一相对于国际体制的 实际意义仅仅在于原来普鲁士的放大,奥地利并没有合并到新的德意志帝国中去,新的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实际上是原来的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延续。这里只有国际行为主体 单个力量的大小和强弱变化,并没有格局上的根本性转折,更没有达到改变国际体制的 程度。当然,经历了这一变化之后,尤其是新生的德意志帝国以一个统一的、力量加强 了的国际行为主体的面目出现在维也纳体制中,势必对维也纳体制的持续稳定产生影响 ,这是可以想象的。后来的历史实际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变数在于,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扩展,欧洲对于世界的统治地位 开始发生动摇。欧洲列强对于非欧洲世界的统治的主要武器是工业化优势。工业化的扩 展过程也必定是欧洲国家的种种优势丧失的过程。有几个方面体现得比较明显。其一, 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分布中的比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1870年占64% ,1881-1885年占59%,1896-1900年占48%(注: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第2卷 ,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表4。)。其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地、半殖 民地民族解放斗争频繁出现高潮,使得殖民地半殖民地越来越成为欧洲宗主国的包袱与 负担。其三,后起的两个大国--美国与日本也对欧洲国家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美西战争和日俄战争明确地表示出,这两个大国对传统的欧洲统治地位 提出挑战,战争的结局预示了欧洲统治地位的危机。从总体上看,欧洲再不能对非欧洲 世界等闲视之,欧洲再不能对非欧洲世界随心所欲,他们不能再忽视非欧洲世界对于国 际事务的发言权了。这既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结构开始瓦解的表现,又是欧洲本身的 均势结构出现严重危机的信号。
    使危机变得难以克服的是,作为资本主义工业化与殖民化持续扩展的结果,即地球的 “无主之地”都已被瓜分完毕。由于殖民地成了帝国主义赖以生存的重要后方或生命线 ,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抢占殖民地、争夺势力范围的活 动形成了高潮。英、俄、法、德、美国和日本6个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领土由4 000万平方公里增加到6500万平方公里(注:《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第801页。)。在这个时期内,亚洲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进一步宰割,非洲被全部瓜分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早就处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各国逐 步被英、美、德等国所控制。1900年,各个地区被殖民者占据的领土的百分比如下:澳 洲100%;玻利尼西亚各岛98.9%,非洲90.4%,亚洲56.6%,美洲27.2%(注:《列宁选集 》第2卷,第796页。)。
    对欧洲均势结构的影响而言,这种新情况意味着一个重要的缓冲条件的失去。从此后 ,如果某个欧洲大国要得到新的原料产地与产品市场的话,它将不再能指望从“无主的 ”非欧洲世界中去寻求满足,而只能从殖民大国的手中去抢夺,这种“世界被瓜分完毕 ”的现实势必使欧洲大国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的还在于由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而导致的欧洲及世界经济与政 治状况的一系列变化。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垄断公司大量产生。“集中”成了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发展中的新趋势。垄断组织不仅在资本主义各国内部的经济与政治生活中占 据越来越显赫的地位,由资本主义生产的竞争性所决定,它们日益渴望建立起对于国际 市场与原料来源的“独占”。这种“独占”的向往在国家政策上则是全力角逐区域与世 界霸权,追求对人口与资源以及一切交通要道与战略要冲的绝对控制。在这种情况下, 旧有的国际关系规范和准则便日益显得过时,从而造成整个国际关系的严重恶化与国际 秩序的无政府状态。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的时代,以争夺区域性及世界霸权为目标 的政策必定会导致帝国主义大国之间的兵戎相见。美西战争、日俄战争、英布战争以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归根到底都是因此而爆发的战争。
    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在欧洲和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不协调。主要表 现在资本主义各国不同的发展速度和既存的欧洲及世界格局的不协调。那些工业化起步 较早的国家,往往容易在工业化的持续发展中固步自封、难以保持具有先进水平的发展 速度。英国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而那些后起的国家则易于创新,以跳跃性的发展速 度在短期内改变与先行国家之间的势力对比。德国则是这方面的典型(注:克里斯·库 克、约翰·斯蒂文森:《朗曼近代欧洲史手册(1763-1985)》,第225、227、229、231 、235、238页。)。这种不协调无疑对于旧的国际秩序的维护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意义。
    这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在起作用。1870年,工业生产在资本主 义世界所占比重的前四强依次是英、美、德、法,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前四强的排 列顺序变成了美、德、英、法,而列强对资源和市场的殖民地占有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 。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面积是法国的3倍,德国的11倍(注:E.S.帕森特:《德意志 简史(1815-1945)》,第115页。)。德国经济迅速增长,它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 瓜分世界。19世纪末德国外交政策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抛弃了“大陆政策”,开始推 行“世界政策”。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将领伯恩哈迪表示,“我们在各方面仍显示不出 世界大国的威望,德国只能在地球上少数几个地区……自由行事。……这种殖民地的占 有状况无论如何既不符合我们作为有文化的民族而具有的价值,也不能满足我们的经济 需要”。“如果我们观察一下英国、法国,甚至小小的比利时所拥有的殖民地面积,我 们会清楚地看到,在地球的分配中,我们犯了严重的错误,吃了大亏。”狂热鼓噪对外 扩张的外交国务秘书伯恩哈特·冯·标洛1897年12月6日在帝国国会演说中声称:“德 国过去曾有那样的时期,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在理论上主宰着的天空, 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注:孙炳辉、 郑寅达:《德国史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5-206页。)后起的国家 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而已经拥有广大殖民地而经济实力地位又已下降 的先行国家则竭尽全力要保持住既得的利益,矛盾势必激化。工业化所造成的这种新的 不协调是维也纳体制走向瓦解的根本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