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变迁的影响(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 马忠庚 参加讨论

黑死病使欧洲社会的人口构成发生了重大改变。20-59岁之间的社会成年劳动人员只占到人数的41%,这就使得他们承受着巨大的供养负担。[3](P43)在劳动力匮乏的矛盾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制定一些新法律法规,比如,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政务会于1349年颁布了“劳工条例”,确立所有身强力壮劳动者的所谓过去责任;1351年又增加了新的规定,对突出的乞讨现象加以限制。这些法令第一次对贫民和身体健壮的乞丐作了明确的、清晰的区分,不仅抛弃了基督教会早期集体清贫光荣的信念,而且开始树立一种新的伦理原则,确立了劳动责任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手段的观念,也使慈善事业逐步走向世俗化,限制乞讨、迁移、流浪的社会控制机制得以初步确立。于是,新的价值观念、经济伦理道德规范逐渐形成了。
    另外,人口锐减造成了劳动力的短缺和劳动力增值,这使得人们倾向于从事那些有利可图的工作,而高收入使得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可能,很多人渐渐成为有产者。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认识到,他们以及他们的孩子不会轻易放弃这种新的生活方式。黑死病过后,欧洲开始走向了一种被称为现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
    3.对农业的影响
    直到14世纪初,作为欧洲社会经济主要产业和基础的农业仍处于初级阶段。谷类作物是欧洲农业当时的主要农作物,对大部分欧洲农民来说,如果收获是播种的三、四倍,他们已经很满意了,而同时期中国的谷物生产率,北方为1∶12.5,南方为1∶18.7。[4](P99)中世纪前期的欧洲农业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在靠天吃饭的时代,如此低下的生产率是不能持久地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的。可是,欧洲总人口在11世纪至14世纪中叶期间,却增加了近一倍,出现了耕地严重不足的情况。于是人们就向山林、川泽争夺耕地,而这种无限度地开荒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在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区的法国区域,把土地开垦为农田达到这样的程度,甚至非常陡险的斜坡也不断开垦,瘦瘠和易受侵蚀的土壤被翻耕,以致永远破坏了土壤和植被。”[5](P163)
    人类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也就在所难免了。欧洲在进入14世纪不久,连年的恶劣气候造成农业严重歉收,整个欧洲除东欧外,均长期处于饥寒交迫之中,黑死病的爆发更使本已严峻的情形雪上加霜。
    一方面,黑死病造成的高死亡率使农民普遍遭受着失去亲人、财产和劳动力的打击,农民的处境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黑死病过后由于劳动力出现了严重缺乏,改变了原来对领主有利的形势,农民不再争出高价来承租土地,而是向领主提出自己的条件:降低地租、提高劳动报酬。农民的要求遭到了反对,领主们不仅用法规来控制劳动工资,甚至还希望回到原来义务劳动的农奴制。这激起了农民强烈的反抗,农民乘机开展自身解放的斗争,广泛的农民运动在西欧爆发了,结果是农奴逐渐获得了自由身份,成为自由劳动者。所以说,黑死病加速了农奴制的瓦解,而农奴制的瓦解是西方文明史上一次重大而全面的变革。
    黑死病过后幸存的农民抛弃了产量不高的新开垦的土地,集中到内地优质土地上进行精耕细作,提高了粮食的单产,加上连续几年风调雨顺,农业获得丰收,谷物价格反而出现了严重下跌的现象,农民若继续只进行传统的谷物生产,显然已无利可图。欧洲人的衣料主要是毛织品,而养羊所需人力少又获利厚。于是,农业开始从谷物生产向畜牧养殖业转移,西欧社会的农业结构走向调整,大量农田被改为牧场用来饲养绵羊。丹尼斯·海说:“如果谷物输出没有取得大规模的农业利益,东欧庄园农奴制经济将是困难的。”同样,如果没有东欧庄园农奴制的商品粮生产,西方社会迈入近代也是困难的。[6](P104)在很大程度上是黑死病使欧洲的封建领主逐渐放弃了农业,转而改营商业性畜牧业,从而使欧洲逐渐迈入商品经济时代。
    4.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黑死病削弱了欧洲文化的稳定性,持续的高死亡率减少了学者、知识阶层的人数,降低了原来文化的表现力,黑死病过后欧洲面临着如何保持和修复它的文化遗产的问题。
    危机对教育机构特别是大学造成了明显的影响。黑死病造成生源严重不足,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度下降。牛津大学的注册人数从瘟疫前的3万人下降到了14世纪后期的6千人,全欧洲1348年前有大约30所大学,黑死病过后有5所学校彻底垮掉。
    黑死病过后,也渐渐出现了许多促使大学和学院发展的因素,比如,对牧师的需求。黑死病一方面造成了牧师的减少,另一方面大量的宗教仪式(特别是丧葬仪式)对牧师产生了大量的需求,而大学是培养牧师的主要地方,这种社会需求无形中促进了大学的发展。还有,由于旅行被认为是危险的,而地方大学可使学生免除去远方学校的长途跋涉,进而也就降低了被传染的危险,这对许多穷学生、未来的牧师和组织培养他们的相关机构都有好处。
    大学机构的增多在文化方面削弱了老文化中心的主导地位,使得后来不断有新的学术思想产生、发展壮大起来。这就弱化了欧洲中世纪文化的国际凝聚力,为神学体系的分裂做好了准备。与此同时,大学中也掀起了改革运动,这反映在对经典学习的复苏上,黑死病过后欧洲文化逐步走向了民族主义的道路。所以,中世纪欧洲黑死病的发生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勃兴带来了机遇,为人们思想解放提供了契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