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因素--败而不馁的民族精神 战争的失败,日本人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因为,不少日本人都笃信日本军阀制造的“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因而付出很大牺牲去支援战争。战败的事实是冷酷的,它促使日本人冷静地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更现实地对待眼前。他们“并没有被那种认为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济于事的悲观主义所迷惑”,而是“从建设文化国家”,复兴经济,或者重建自己的生活等各种各样的事业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⑤这种败而不馁的民族精神,也是战后日本民主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首先,日本人坦率地承认了失败。彻底抛弃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并从失败中看到了科技、文化、思想各方面同西方存在的差距,“就象武士们攘夷失败以后,知道了西欧各国的实力,下决心实行开港那样,战败后的日本承认了敌人的长处。”⑥从而在这历史的抉择关头,能够下决心向战胜者学习,把别国先进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振兴自己的国家。这正如一位日本教授所说的那样:美国是“可资学习的人”,“那些教师未必是可爱的,但他们是不容忽视的,他们是了不起的,他们代表一种标准,如果我们自己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他们周旋。”⑦ 其次,由于整个民族具备了败而不馁的精神,立志学习西方文明,所以,日本能不因自己是战败者向胜利者学习而感到耻辱,也就能做到在学习中不盲目崇洋,不生搬硬套,而能够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把学习和独创结合起来。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天,日本有关部门就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成立了一个研究委员会,专门探讨战后如何复兴的问题,并于四六年初写成了“重建日本经济的基本问题”的书面报告,对战后自己国家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长处和短处,都有深刻、透彻的分析。这样,在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时,就能扬长避短”以天下之长,补一国之短。”例如,美国的企业管理制度,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日本并不是不加分析,不考虑国情照搬来,而是认真分析,加以消化,把美国企业管理中先进的东西和日本的传统经验相结合,加进了“家族观念”、“社团意识”等内容,形成了既强调组织制度,服从领导,又重视人的心理,发挥人的主动性的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取得了巨大成效。最终使美国反过来向当年的战败者、学生学习。 第三个因素--整体引进的明智态度 文明是一个整体,既指科学、技术,也包括政治制度,文化道德、思想意识等,二者不可分离。学习西方的文明,是整体引进,还是择其一部分,这在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历史上,也曾有过类似中国洋务派“中学为体,西方为用”的主张。明治维新后,西方文化的进入,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安,担心日本的文化精神上的统一会丧失,连当时日本的伟大作家夏目漱石也十分担忧的指出:引进外来文化,“丧失了日本人的良心和诚实,从而产生了充满虚伪的、肤浅的日本社会”。于是,折衷的口号就提出了,如“东方的道德,西方的艺术”,“日本的精神,西方的学识”等。后来的历史证明这很难行得通。把文明割裂为科学技术和政治思想文化两部分而取其一,其结果是一样也学不好。不能否定,任何外来文明的输入,都会对本国的文化、传统产生很大的冲击,甚至会出现社会不安定。关键在于:冲击的是什么?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战后的日本在此问题上的态度是十分明智的,“所谓文明是一个整体,并不能单独用它的科学技术”,⑧他们注意从整体上引进西方文明,不管是政治制度,思想观念,还是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只要有用,都统统拿来。从整体上引进西方的文明,也确实给战后的日本社会带来了一些问题。西方文化中的腐朽东西,侵蚀着日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一些人认为外国的什么都好,甘为洋奴,丧失国格、人格,一些人则忧心忡忡,生怕日本被西方同化了。但大多数日本人认为,这是两种文明撞击时出现的正常现象,他们既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冲击力,更看到了它对日本社会的作用,并对日本文明最终能和西方文明协调抱有信心。因为在此之前,日本向中国学习上千年,“脱亚入欧”也近百年,日本人并没有变为中国人或欧洲人。几十年过去了,尽管日本今天成为高度现代化的国家,西方文明的痕迹在日本处处可见,有的已成为国民生活的一部分,但日本固有的传统文化,仍是维系日本民族团结,统一的最基本因素。分析日本在引进文明后的得与失,是很能给人以启示的。 注释: ①日本·田中角荣《日本列岛改造论》 ②五大制度改革:1.赋予妇女参政权2.保障工人团结权3.教育制度的自由主义化4.废除专制政治5.促进经济民主化 ③④日本·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86页33页。 ⑤⑥日本·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41页86页。 ⑦美国·弗兰克·吉布尼《日本经济奇迹的奥秘》41页 ⑧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2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