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是无条件投降还是有条件投降(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史研究动态》 徐康明 参加讨论


    波茨坦会议之后,盟国对日作战进入了最后阶段。
    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波茨坦会议开幕前一天试验成功。会议期间,杜鲁门试图以美国已拥有一种破坏力特别巨大的新武器的消息来对斯大林进行讹诈。斯大林冷静机智地处理了这一问题,使杜鲁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杜鲁门为了迫使日本在苏联出兵参战之前投降,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丘吉尔也支持这一决定。8月6日早晨,美国飞机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弹。翌日,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对日本使用了原子弹。声明警告日本:“7月26 日在波茨坦发出的最后通牒旨在拯救日本人民免遭彻底的毁灭。他们的领袖迅速地拒绝了这最后通牒。如果他们现在还不接受我们的条件,他们的毁灭将自空而降,类似的情况地球上从来不曾有过。”(19)
    直至此时,日本军部头目仍极力掩盖事实真相,在内阁会议上回答东乡外相的质询时都只说敌人在广岛投掷的是一枚“普通炸弹,但具有特殊威力。”并否决了东乡关于结束战争问题的提议。(20)8日下午, 东乡向天皇奏闻了美国使用原子弹之事。天皇面谕:“敌既已使用此种武器,则战争之继续更不可能。为获得有利条件起见,不得丧失结束战争之时机,关于条件,当有协商余地,应努力迅速结束战争,可转告铃木首相。”(21)日本政府则仍然幻想在这最后关头敦请苏联方面调停。东乡已在前一天电令驻苏大使佐藤拜会刚从波茨坦回国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摸清苏联政府的态度。8日夜晚23时(东京时间。莫斯科时间为下午5时),莫洛托夫召见佐藤,代表苏联政府宣布,由于日本坚持继续战争,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因此日本政府请求苏联调停远东战争的建议便失去了一切根据。”从8月9日起,“苏联将认为自己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22)苏联的参战使日本统治集团的一切幻想破灭。
    8月9日,日本军政头目接连召开战争最高指导会议和内阁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会上经过长时间的激烈争论,虽然在原则上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但关于附带什么条件,形成两种对立的意见,始终相持不下。以外相东乡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在维护“国体”,即保存天皇制的前提下接受《波茨坦公告》。军部的几个死硬派头目则力主除维护国体外,还必须附带三个条件,即由日本自行处理战犯;自主解除武装;盟军不得进占日本本土,否则就不惜进行本土决战。争论双方的分歧只是在于附带什么条件,而在反对日本无条件投降,坚持维护“国体”这一根本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由于形势紧迫,不容许双方无休止地争执下去,遂在当晚连夜召开的御前会议上破例由天皇亲自出面拍板,决定采取东乡外相的方案。这时已是10日凌晨2时30分了。 当内阁成员签字完成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正式手续时,已到凌晨4时。
    10日清晨6时45分,日本政府用急电将乞降照会发给驻瑞士和瑞典公使, 分别请两个中立国政府转达美、英、中、苏四国。同时通过日本电台向全世界广播。照会说:“日本政府准备接受1945年7月26日由美国、英国以及中国政府, 以及后来由苏联政府签字的在波茨坦发表的联合宣言中所列举的条款,但应取得如下谅解,即上述宣言并不包含任何有损于陛下作为最高统治者之特权的要求。”“日本政府真诚地盼望这一谅解能得到保证并迫切地希望能很快地获得对上述谅解的明确指示。”(23)日本政府要求取得的这一谅解,以保持天皇的最高统治权作为日本投降的先决条件,从而要求对《波茨坦公告》作实质性的重大修改,而置公告中关于“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它另一方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24)的警告于不顾。因此,日本是明白无误地要求有条件投降,而根本无意于无条件投降。
    杜鲁门当天上午得悉日本电台播发的照会内容之后,不等收到正式文本,即召集有关官员商讨如何答复。杜鲁门问道:“我们是不是把这个消息看作是东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表示呢?我国有许多人认为天皇是日本政治制度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曾保证要摧毁这种制度。我们能不能一面保留天皇,同时却指望消除日本的好战精神呢?我们能不能把附有这样大的‘保留条件’的答复当作我们不惜进行战斗以求实现的无条件投降呢?”(25)杜鲁门所提的问题表明,他并不认为日本附有重大保留的答复是有诚意无条件投降。在与会官员中,陆军部长史汀生和总参谋长李海海军上将主张保留天皇,认为,利用天皇来实现投降对美国有利。国务卿贝尔纳斯强调“在目前环境下,提出条件的应该是美国而不是日本。”(26)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综合两种意见,提议美国可以表示接受日本投降,而用能彻底实现《波茨坦公告》的意图和目的的方式来确定投降条件。杜鲁门遂请贝尔纳斯起草一个可以表达这种意图的答复。由此可见,美国领导人是在明知日本不愿意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决定接受日本的有条件投降。
    美国内阁在通过给日本的复照后电询盟国的意见。“苏联对日本建议所抱的态度是‘怀疑的,因为苏联人并不认为这是无条件投降。”(27)稍后,苏联政府表示同意美国政府就日本政府乞降照会所提出的盟国答复草稿。并提出盟国应就驻日盟军最高统帅的人选达成协议,具体建议“最高统帅可以包括两个人,由美苏将领各一人担任,苏联的人选是华西列夫斯基元帅。”(28)由于美国的既定政策是单独占领日本,决不让苏联染指,因此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当即坚决反对苏联的这一建议。最后苏联放弃了由苏军将领担任驻日盟军两统帅之一的打算。美苏的这一外交插曲表明,在日本投降前夕,这两大战时盟国的争夺已经压倒了合作。英国建议将要求天皇亲自签署投降条款的规定改为由天皇授权并保证签署,美国自然接受了这一照顾天皇面子的建议。蒋介石对美国的复照草案照例完全同意。这样,美国就算是征得了中、苏、英三国政府的赞同,便于8月11 日以四大国名义通过瑞士政府向日本发出复照。
    复照对日本要求的谅解事项的回答是:“自投降之时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之权力,即须听从于盟国最高司令官”,“日本天皇必须授权并保证日本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能签字于必需之投降条款……”。“按照波茨坦宣言,日本政府之最后形式将依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愿确定之。”(29)这一答复既保证了美国对日本的最高控制权,又承认了日本天皇及其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了日本的要求。
    无条件投降政策的另一基本原则是不允许敌人就投降条件进行讨价还价。如果让敌人讨价还价,甚至对敌人作出让步,接受其要求,那就根本不成其为无条件投降,而是不折不扣的有条件投降。日本统治集团既犹豫迁延于前,又讨价还价于后。然而,美国领导人却似乎忘记了不久前自己在《波茨坦公告》中所作的决不更改条件,更不容许犹豫迁延的庄严声明,不惜违背包括美、日两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愿望,背弃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制订的日本无条件投降政策,接受了日本统治集团修改投降条件的要求,以取得对日本的占领特权。
    日本政府在8月12日凌晨收听到美国电台播发的同盟国答复。 但是统治集团内部在讨论是否接受这一答复时再次发生意见分歧,双方仍然僵持不下,结果又继续犹豫迁延两天之久迟迟不作答复。美国为了施加压力,连日出动机群猛烈轰炸日本各地,并大量散发印有日本乞降照会和同盟国复照的日语传单,还在广播中谴责日本政府有意拖延作复。这样一来,日本统治集团一直对国内严密封锁的乞降交涉情况就被公之于众,使得害怕国内人民革命的日本统治集团不得不速作决断并公开表态。
    8月14日上午11时许,日本召开了作出最后决定的御前会议。 天皇裕仁在听取反对意见之后起立发言:“我的异乎寻常的决心没有变。我不是轻率地作结论,而是根据内外形势、国内情况和彼我双方的国力战力来判断的。关于国体,敌方也是承认的,我毫无不安之处……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如果现在停战,可以留下将来发展的基础。”(30)他还表示:“我亲自广播也行。赶快发出诏书,把这个意思传达下去。”(31)铃木内阁赶忙拟就了致同盟国声明和停战诏书的电稿,于当晚11时用急电发往瑞士。
    日本致同盟国声明的主要内容是:“(一)天皇陛下已就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条款之事发出诏书。(二)天皇陛下准备授权并保证他的政府和帝国大本营签署为执行波茨坦公告所必须的条款……”(32)这个声明几乎逐字逐句照抄同盟国8月11日复照的有关文字,表明日本统治集团对美国的意图心领神会,配合默契。同时处处注意突出天皇的最高地位和统治大权,体现了竭力维护天皇制的良苦用心。
    8月15日中午,播放了天皇停战诏书的录音。
    美国政府在8月15日下午6时(华盛顿时间)收到日本的正式复文。一个小时以后,杜鲁门即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我认为这个答复完全接受了规定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答复中没有任何保留。”(33)事实当然并非如此!杜鲁门接着宣布,已下令盟国武装部队停止进攻,任命麦克阿瑟为对日受降的盟国最高统帅。美国几乎立即宣布接受日本答复,从另一方面表明美日统治集团在达成日本有条件投降这笔交易时,配合得何等的密切!
    美军从8月下旬开始进占日本,日本天皇及其政府积极提供协助, 使美军的进占顺利完成。美国统治集团对此十分满意。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表示:“占领的成劝,有赖于天皇的真诚协助和影响力之处甚多。”(34)甚至赞扬“天皇是胜过二十个机械化师团的战斗力量。”(35)
    日本军国主义的败降,宣告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然而杜鲁门政府为了美国战后的霸权需要,彻底背弃了反法西斯同盟的要求法西斯国家无条件投降的政策。美国的操纵使日本变为有条件投降。美国史学家麦克尼尔评论说:“当决定性时刻到来的时候,杜鲁门不再追随罗斯福对德国实行的政策,而是同日本天皇谈妥了条件,并利用天皇的权力为占领和管理日本提供方便。”(36)可谓一石中的,道出了美日这一交易的真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