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英国著名军事史家利德尔一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国史学家威廉·哈代·麦克尼尔的《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二书都认为日本是有条件投降。但他们是出自否定反法西斯同盟的要求法西斯国家无条件投降政策的积极意义而作出这一论断的。日本进步学者井上清在《战后日本史》等著作中也认为日本是有条件投降,他是从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罪行和美帝国主义的对日政策的角度作出论断的。 ②《列宁全集》第31卷,第422页。 ③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194页。 ④《国际条约集》(1934-1944),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407页。 ⑤(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1853-1972)》,每日新闻社版,第473页。 ⑥《罗斯福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19页。 ⑦同⑤,第474页。 ⑧《战后历史长编》(1945.5-1945.12),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6-247页。 ⑨同⑧,第250页。 ⑩同⑧,第222页。 (11)《杜鲁门回忆录》第1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6年版,第105页。 (12)扎卡赖亚斯:《秘密使命(一个情报官员的札记)》,莫斯科1959年版,第437页。 (13)同(11),第316页。 (14)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72页。并参见《杜鲁门回忆录》,第1卷,第173页。 (15)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6卷下,第4分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935-936页。 (16)C.A.戈尼昂斯基等著《外交史》第4卷,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829页。 (17)《国际条约集》(1945-1947),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77-78页。 (18)《英美苏三国克里米亚会议公报》宣布,对于同盟国共同制定的德国无条件投降条款,“在最后击溃德国之前,将不使人知道。”见《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13页。 (19)同(11),第322页。 (20)同(16),第851页。 (21)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5年版,第922页。 (22)《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对外政策》第3卷,莫斯科俄文版,第362-363页。 (23)同(17),第104页。 (24)同(17),第77页。 (25)同(11),第331页。 (26)(27)同(11),第329页。 (28)同(11),第332页。 (29)同(17),第104-105页。 (30)(31)《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1931-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48-549页。 (32)同(11),第337页。 (33)同(11),第338页。 (34)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44页。 (35)井上清:《天皇制》,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4页。 (36)威廉·哈代·麦克尼尔:《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年)》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420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