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文:句,古侯反;注,之具反。《括地志》曰:“句注山,一名西陲山,在代州雁门县西北三千里。句注与夏屋山相接,天下之阻路,所以分别内外。”地属代国。(《解题》卷十) 按:《辑校》:“上古侯反,下之具反。《括地志》曰:‘句注山,一名西陉山,在代州雁门县西北三十里。’句,《汉书音义》:‘章句之句。’”(第145条)佚文多“句注与夏屋山相接,天下之阻路,所以分别内外,地属代国”,无“句,《汉书音义》:章句之句”。“西陲山”,《辑校》作“西陉山”(泷川本作“西陲山”,张衍田校改)。《赵世家》:“反劲分。”《正义》:“《括地志》云:‘句注山一名西陉山,在代州雁门县西北四十里。’”《刘敬叔孙通列传》:“汉兵已逾句注。”《正义》:“句注山在代州雁门县西北三十里。”《通典》卷一七九《雁门县》:“句注山,一名西陉山。”《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代州雁门县》:“句注山,一名西陉山,在县西北三十里。”《太平寰宇记》“代州雁门县”引《水经注》:“句注山一名西陉山,在雁门县西北三十里。”据上说,佚文“西陲山”应为“西陉山”,“三千里”系“三十里”之误。 4.《孝文本纪》:“祝兹侯军棘门。” 佚文:《舆地志》云:棘门在渭水十余里。横,音光。秦兴乐宫北门,对横桥,今渭桥。(《解题》卷十) 按:《辑校》:“横,音光。秦兴乐宫北门,对横桥,今渭桥。”(第146条)佚文多“《兴地志》云:棘门在渭水十余里”句。“兴乐宫”,《辑校》作“兴乐宫”。《三辅黄图》卷一:“兴乐宫,秦始皇造,汉修饰之,周回二十余里,汉太后常居之。”《孝文本纪》:“至高陵休止。”《正义》:“《三辅旧事》兴秦于渭南有兴乐宫,渭北有咸阳宫。”《刘敬叔孙通列传》:“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宫”。《集解》:“《关中记》曰:长乐宫本秦之与乐宫也,汉太后常居之”。据此,“舆乐宫”系“兴乐宫”之误。 5.《齐太公世家》:“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佚文:临淄,古营丘之地。《括地志》云:“营丘在青州临淄北百步外城中。”《水经注》云:“临淄城中有丘,淄水出其前,经其左,故有营丘之名。”今青州临淄县。(《解题》卷二) 按:《辑校》:“《括地志》云‘营丘在青州临淄北百步外城中’。《水经注》云:‘临淄城中有丘,淄水出其前,经其左,故有营丘之名。’”(第251条)佚文多“临淄,古营丘之地”、“今青州临淄县”二句。 这批佚文与《考证》、《校补》中佚文相同相近者共16条。这一发现对研究《考证》、《校补》所辑《正义》佚文提出了新课题。 对《大事记·解题》中《正义》佚文的考释,进一步展示了《正义》的重要价值,也说明了《正义》研究任务的艰巨。要真正发挥这部重要的《史记》注本的作用,就应对它进行系统整理,尽可能地稽讨群书,对刊削失落的佚文加以辑补、辑佚,以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尽可能地恢复《史记正义》的本来面目,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史记》原文,推动《史记》研究的发展。 注释: ①a据《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 ②a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③a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六。 ④a钱泰吉:《甘泉乡人稿》卷五。 ⑤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⑥a张衍田:《史记正义佚文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⑦a见文渊阁《四库全书》324册。 ①b张衍田:《史记正义佚文辑校》第12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