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是怎样提出和确定的(5)
抗战爆发后,毛泽东在其名著《论持久战》(1938年5月)中指出: “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42)] 这是毛泽东在其著述中第一次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完整概念。此后,毛泽东在1939年12月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不但确定地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完整概念,而且系统地论述了这一社会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他说: “自一八四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便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43)] 在这段论述之后,毛泽东又从十个方面揭示了帝国主义如何用一切军事的、经济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全部过程,还从六个方面揭示了这个社会的基本特点。以此为基点,他作出了对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革命基本问题的科学阐述和正确结论,从而建立起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 一个月后,毛泽东又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在此文中,他更加详细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从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提法开始作为全党使用的定型化表述方式,成为了固定的术语。这一术语的确定,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总结,也是直接汲取了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和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比作一座大厦的话,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可以说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从本文的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这块基石得来不易,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凝聚了很多人的精力和心血才获得的。正因为它是千锤百炼的产物,准确地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才成为不容置疑的论断而被人们所广泛接受和运用,而且直到今天仍是人们正确观察中国近代各种问题的出发点乃至论证中国近代其他社会现象的一般论据。可是,就在近几年里,理论界却出现了一些怀疑甚至否定这一概念的现象,例如:有些文章认为中国在辛亥革命前是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后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无论辛亥革命之前或是之后都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的人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说法是一个失误,需要从根本上加以否定,而重新构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有的书用“中世纪社会”或“东方社会”来代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等。[(44)]这些观点虽说作为学术讨论不无不可,但是由于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怀疑和否定实际上牵动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否具有必要,因而就不能不引起重视。因此,考察和回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论证,就不单是一个历史课题,而且还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2)(3)(4)(5)(6)见《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24页、800页、802页、805页、837和851页、426页。 (7)见《列宁选集》第二卷第293页。 (8)《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一大”前后》(一),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9)(17)(22)见《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4页、107页、103和247页。 (10)(18)见《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5页、299页。 (11)(12)(13)(14)(15)(16)(20)见《“二大”和“三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7页、47-48页、67页、74页、94-95页、100页、260页。 (2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见《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及重要决议汇编》(第一分册),浙江省中共党史会编印,第2页。 (23)(24)《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25)托洛茨基《中国革命的回顾及其前途》,见杨笑湛译《中国革命问题》(第二集),上海书局1930年版第43-44页。 (26)1926年11月《共产国际第七次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中国问题决议案》,见《六大以前》,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24页。 (27)见《列宁斯大林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2页和154页。 (28)(29)(30)1928年7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底决议案》,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4),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36页、339页、298页。 (31)(32)见《李达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58页、488页。 (33)(34)(35)(36)见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3页、192页、245页、195页。 (37)(38)见《吕振羽史论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49页、457页。 (39)(40)(41)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47页和49页、142页、188页。 (42)(43)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47页、626页。 (44)见《高校理论战线》(国家教委主办)1995年第8期第10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