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汉匈战争的不断推进,汉代北边郡的建设也逐渐展开,武帝年间展开的河南、河西两大战役尤为重要。元朔二年(前127年),汉夺取河南地后,于秦九原郡故地置朔方、五原二郡,使京畿地区的安全得到了可靠的保障。随后于元狩二年(前121年)展开的河西战役后,汉夺取河西走廊,于其地陆续设置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至此,汉代北边郡基本建置完毕,加之边塞烽燧亭障等防御工事的修筑,形成更为完备的北边郡整体防御体系。劳干先生依据出土的汉简,勾勒出北边郡兵制体系:太守→都尉→候官→鄣尉→候长→燧长[6]。北边郡构成这样严密的防御工事与兵制体系,对于防御匈奴的侵扰起了重要的作用。至昭帝年间,《汉书·匈奴传上》称:“是时,汉边郡隧火候望精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复犯塞。”汉匈关系再次开始向缓和的态势发展,其中自然包含着众多北边郡守、尉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以及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