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东征极具野蛮性、掠夺性,给东方各民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不过客观上却促进了希腊和东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也使希腊历史学家的眼界为之开阔。(注:亚历山大东征打破了“城邦观念”,使希腊人认识了东方;十字军东征(1096-1270年)打破了“宗教观念”,使欧洲人认识到东方。)“希腊思想在获得了对它自身及其自身价值的意识之后,就着手征服世界。”(注: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33页。)希腊化时代的史学,也秉承了这一特性,一方面,这一时期的史学延续和发展了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开创的史学传统;另一方面,也糅合了一些东方因素,使得这一时期的史学独具特色。希腊化时代史学按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希腊化初期(公元前334-前323年)、希腊化盛期(公元前323-前168年)和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168-前30年)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独具特色:希腊化初期是希腊化史学兴起阶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转变与色彩斑斓的时代革新,使得人们疲于奔命,还顾不上对历史进行严肃的思考,于是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异域著述和个人传记;希腊化盛期,由于空前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使得人们的视野与认识都大大提高,加之东方君主制度的盛行,人们的思想处于禁锢之地,于是所谓的“博学史学”、“考据史学”和“地方志”大为盛行;到了希腊-罗马史学融合时期,整个地中海世界都处于罗马之鹰的笼罩之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总之,这一时期是总结的时期,而不是创造的时期。 一、希腊化时代的两种史学传统--提迈欧与波里比阿 与古典时期的希腊史学相比,希腊化初期历史学家(包括一些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历史学家)的共同特色是:史学家一般不具备政治、军事等实际经验,而是专业学者。如著名演说家伊索克拉底(Isocrates,公元前436-前338年)的两个学生,提奥庞培斯(Theopompus,公元前4世纪)和埃孚鲁斯(Ephorus,约公元前405-前330年,被称之为“希腊之麦考莱”(注:张广智、陈新:《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就是如此。这种不具备实际的政治、军事经验,只专其精的历史方法为西西里历史学派所继承。早期希腊史家所关注的是希腊本土和地中海东岸的历史,这是由希腊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希腊坐西朝东,西北地形陡峭,缺少港湾,东部地势平缓,良港密布,加之爱琴海众多的岛屿克服了航行给人们带来的恐惧,自然会使希腊人拥抱早熟的东方文明。而希腊史家则很少关注落后的地中海西北的历史。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不仅使希腊史学精神进入了埃及、犹太、波斯等东方国家,并在这些地区繁荣昌盛起来,而且也使得希腊史学在西西里--这个具有特别不同性质历史的地区--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在地中海、黑海沿岸所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和近代西欧列强在海外的殖民地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在政治上是完全独立的;只是在宗教制度、风俗习惯上和母邦有联系,因而具备创新性,古老传统不占优势地位。经济上以工商业为主,农业处于次要地位,财富迅速积累,新人不断涌现,富有创新精神,犹如后来大英帝国在北美的13个殖民地一样。西西里和大希腊的富裕在地中海世界闻名遐迩,使得这一地区的文学艺术也逐渐开始繁荣昌盛。希腊史学中的西西里学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西西里学派最重要的史家是提迈欧(Timaeus of Tauromenium,约公元前352-公元前256年)。以提迈欧为代表的书斋型西西里历史学家遭到了波里比阿的攻击。虽然波里比阿一方面赞扬提迈欧,但另一方面更猛烈地攻击提迈欧歪曲真理、不具备地理知识。这是因为提迈欧的史观是有悖于波里比阿的史观,波里比阿认为作为一位历史学家都应具备下列几点基本素质:1.地理知识;2.包括战争艺术在内的实际政治知识;3.搜集、分类并消化书面史料的能力。在他看来,提迈欧只是“一位书本历史学家”。 波里比阿的从政经历使他得以把哲学、文学特别是历史学家的广泛知识综合在一起,历史上能有这种幸运经历的人是很少见的,而波里比阿也没有意识到这种现实:希腊化时代是博学而不是行动的时代;是总结而不是原创的时代;是深入钻研并把知识分类的时代,是文法家、语言学家、书斋历史家的时代。(注: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上卷,第1分册),谢德风译,李活校,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0页。)一句话,是编撰者、注释者的时代。因而,这两种史学模式是难以调和的。但提迈欧也并非一无是处。哈利卡那索斯的迪奥尼索斯(Dionysius of Halicarnassus,公元前1世纪)和朗吉努斯(Longinus,约公元前50年-公元50年)虽然都把提迈欧当作枯燥无味的典型,但他们都承认提迈欧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他搜集抄本、遍查史料、追本溯源;他对待神话的态度,使得神话传说以最原初的状态保留下来,他因此也获得了" Old Ragwoman" 的雅号--意为古老妇女传说的搜集者。在年代编排上,提迈欧也值得高度赞扬,他提出以奥林匹亚为事件记时法(Olympiads,尽管在日常生活历史叙述中并没有采用这一方法)。(注:从公元前776年开始,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一次奥林匹亚赛会,即为一个奥林匹亚纪元的开始。每4年为一奥林匹亚纪。世传此种纪年方法是提迈欧首创的(为埃拉托色尼所推广),后通行于希腊。直到公元393年(或426年)奥林匹亚赛会被罗马皇帝废除时,此种纪年方法才停止使用。)提迈欧去世之时,也正是地中海世界的转折点--世界逐渐成为罗马的世界--罗马的扩张产生了一大批二流的历史学家。这之后便属于波里比阿的时代了。 西方史家常把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并列为古希腊三大史学家。实际上,能够同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相提并论,有时甚至在许多方面超越这两人的是希腊化时代杰出的历史学家波里比阿(Polybius,公元前200-前118年)。(注:波里比阿的生卒年代非常混乱,常见的有以下几种:205-123 B.C.、204-122 B.C.、203-120 B.C.、202-120 B.C.、200-120 B.C.等。本文采用的是《大英百科全书》第15版的说法。)波里比阿在历史著作的数量、质量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上都超过以往的历史学家,特别是他的《历史》,是古典史学著作中最符合科学方法要求的,故被称作“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德国著名历史学家蒙森则称波里比阿是“罗马史领域中的太阳”。(注:Naphtali Lewis and Meyer Reinhold,Roman Civilization.Selected Readings I :The Republic,New York,1966,p.12.) 波里比阿的著作,包括菲勒普蒙(注:菲勒普蒙(Philopoemen,约公元前252-前183年),希腊政治家和阿卡亚联盟将军。)的传记、一本有关军事战术的书、努曼提亚围攻的记录以及一篇关于地球赤道地区的论文,(注:John Hazel,Who' s Who in the Roman World," Polybius" 辞条,Routledge,2001.)但大多已散失。在西庇阿的庇护下,波里比阿从事通史的著述工作,创作出《历史》(Histories,也有人译为《通史》或《罗马史》),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历史著作之一。(注:参见W.R.Paton的译本,见Loeb Classical Library,v01.6,1954.)该书在提迈欧《历史》(History)结束的地方--公元前264年--开始叙述第一次迦太基战争,主要叙述了公元前220-前146年间的地中海史实。(注:该书前面有长篇的导言,从公元前264年的罗马史开始叙述,故也有说《历史》叙述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264-前146年。参见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0.一说公元前220-前168年,参见John Hazel之 Who' s Who in the Roman World," Polybius" 辞条。)在时间上以奥林匹亚德为纪年,在空间上以罗马和西方、希腊和马其顿、亚洲、埃及为论述的对象。该书以罗马在地中海世界的发展过程为主题,是一部以政治军事为中心的实用断代史。他的史学方法和历史观是以政治制度为主体,持有和逍遥学派相同的政体循环史观,以混合政体为最理想的政体,而罗马就做到了这一点。波里比阿的这种政治史观,很能反映希腊化时代的政治思潮。该书现只有40卷中的前5卷(叙述到公元前216年)完整地保存下来。其他只以片段或引用的形式保存下来,如在李维、(注:当李维遇到难以把握的事件时,他通常很少提到他在这方面的材料来源。李维最信赖、利用最多的历史学家就是波里比阿了。李维在叙述东方事件时大量引用波里比阿的著述,尽管在协调奥林匹亚德纪年与罗马纪年方法上存在很大困难。)普鲁塔克的著作中存有这些片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