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于廑(1913-1993年),原名吴保安,祖籍安徽休宁,少年时代成长于大运河畔的江苏宝应。1935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9-1941年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习经济史。1941年秋考取清华大学第五届留美公费生,入哈佛大学文理研究院,1944年和1946年分获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1947年应周鲠生校长邀请,回国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解放后先后兼任系主任、副教务长、副校长等职。 吴于廑先生为新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合作主持了两批全国性世界史大学教材的编纂(4卷本《世界通史》,周一良、 吴于廑主编,人民出版社1962年初版;6卷本《世界史》,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994年版),开创15、16世纪世界历史研究(主编《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共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1990年版,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主要论著集结于《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在中国史学界,其倡导的整体世界史观,被誉为“世界历史新理论在我国兴起”。(注:陈洪进:《世界历史新理论在我国兴起》,见《读书》1992年第 2期。)所撰《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卷前专文《世界历史》,以及4 篇专论世界史整体进程的系列论文(《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历史上农耕世界对工业世界的孕育》、《亚欧大陆传统农耕世界不同国家在新兴工业世界冲击下的反应》),是对整体世界史观的系统阐述以及运用新史观对人类历史的宏观勾勒。诚如齐世荣先生所言,1978年以来中国学者对世界史体系的深入探讨,以吴于廑先生的成就“最为突出”。(注:齐世荣:《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前景》,见《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 吴于廑先生的世界史研究有多方面建树,按学术类别有通史编纂、世界史资料汇编、世界上古中古史研究、15、16世纪东西方历史综合比较、西方史学研究及史学名著编译、中西文化比较等等。其才、学、识为学界广泛称道。成就的取得源自长期的潜心求索所积淀的深厚学术底蕴。早在青年时代,其留学哈佛的同窗好友、后来驰誉海峡两岸与新旧大陆的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杨联昇,就曾以一首归国诗送吴于廑先生:“思能通贯学能副,舌有风雷笔有神,同辈贤豪虽不少,如君才调恐无伦。”(注:引自周一良:《毕竟是书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页。 )笔者不拟就业师的学术作全面评价,仅以受业中印象深刻的若干方面作些追忆。 治学三阶梯 60年代初,我入风景秀丽的武汉大学读历史学本科,在一次师生迎春会上,教授们纷纷吟诗赋词,时为系主任的吴于廑先生书赠4 个大字勉励同学:“由博返约”,意为青年学子应打下宽厚的学术基础,以便将来于某一领域作出专门性成果。10余年后的1978年,本人有幸重返珞珈山母校,直接跟随吴师读研究生。先生对我等“文革”后首批4 名弟子谈治学,又进一步提出人生治学之“三阶梯”:宽--窄--宽。据先生解,人在青年时代求学应博览群书,学历史不仅要认真阅读专业方面的“看家书”,如基本的历史典籍,而且应当涉猎与此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如与经济史相关的经济学名著,与思想文化史相关的中西哲学,避免学识单一、视野窄狭。这就是三阶梯中的第一个“宽”。中年时代治学者已有一定的基础学养,可集中精力选择某一专题探讨,以期深入下去,在前人基础上做出自己的成绩,形成自己的学术主攻方向和治学特色。最好能在某专门领域中发现一系列连锁性研究课题,使专门研究赋有生命力。应力避中年治学仍方向不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浅尝辄止,事事无成。此谓之“窄”,即向专深方向发展。至相对老年阶段,由于基础扎实,专门研究业已取得拓进,治学者便可重新放宽视界,在专精基础上转向综合,于较大学域内提升研究界面,获取更新的成果。此谓之第二个“宽”。 吴师在随后讲西方史学的课程中,又以近代西方客观主义史学创立人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年)为例加以说明。 兰克青年时代在莱比锡大学先后学习语言学、神学和史学,毕业后任中学古典文学教师,进一步钻研西方古典时代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李维、塔西陀等人的名著,为日后研究打下了较好的语言文字和史料基础。29岁时发表处女作《拉丁与日耳曼各族史》,附录《近代历史学者批判》提出“如实记述”的客观主义史学原则,在西方史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渐入中年后以16至18世纪西欧政治史为主题,以各国档案库原始史料为依据,撰写了一系列包括德、法、英等西欧国家的国别史以及突出上层政治人物的教皇史。晚年编纂7卷本《世界史》,虽仍以西欧为中心, 但毕竟超越国别史界限,体现其综合趋向。 “宽--窄--宽”的治学三阶梯说并非一个呆板和僵硬的治学格式,而是反映治史者应当重视的成才之路:学步时要奠定厚实的基础;研究问题切忌大而空泛,应科学选择自己的学术主攻方向;综合应当在专深的基础上进行。这些从学术发展史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对有志向抱负的青年学人无疑起着引路指向的启蒙作用。历史研究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素养和较长的周期,史学家往往不易在青年人中大量涌现。治史者应尊重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作长期求索钻研的思想准备。治学三阶梯说为人们学习史学乃至整个人文学提供了闪光的学术智慧和门径。从吴师习史的众多研究生弟子,多年后仍体会到这种教诲的可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