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萨义德是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这一点与下文将要提及的另外两位重要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相似,前者是印度裔美国学者,后者是具有波斯血统的印度裔英国学者。 (15)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49页。 (16)葛兰西著,曹雷雨等译:《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8、144页。 (17)萨义德:《东方学》,第10页。 (18)米歇尔·福柯著,刘北城、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20页。 (19)萨义德:《东方学》,第8页。 (20)正如萨义德所说:“忽视或低估西方人和东方人历史的重叠之处,忽视或低估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通过附和或对立的地理、叙述或历史,在文化领域中并存或争斗的互相依赖性,就等于忽视了过去一个世纪世界的核心问题。”参见萨义德著,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三联书店2003年版,前言第15页。 (21)关于斯皮瓦克,可参见加亚特里·斯皮瓦克:《在他者的世界:文化政治学文集》(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In Other World:Essays in Cultural Politics),纽约和伦敦1988年版;唐娜·兰德利等主编:《斯皮瓦克读本》(Donna Landry and Gerald MacLean, eds., The Spivak Reader),纽约和伦敦1996年版。关于巴巴,可参见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Homi K.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伦敦和纽约1994年版。 (22)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4页。 (23)西德尼·波拉德:《进步的观念:历史与社会》(Sidney Pollard, Tne Idea of Progress.History and Society),企鹅丛书1971年版,第44页。 (24)孔多塞著,何兆武、何冰译:《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页。 (25)内部/外部这种区分作为欧洲中心主义史观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布劳特的《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扩张主义与欧洲中心主义史观》(谭荣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中有着充分阐述,参见该书第9-19页。 (26)罗伯特·扬:《白人的神话学:书写历史与西方》(Robert Young, WhiteMythologies: Writing History and West),纽约和伦敦1990年版,第1-20页。 (27)乔伊斯·阿普尔比等著,刘北城、薛绚译:《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28)萨义德著,曹雷雨译:《东方主义再思考》,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第15页。 (29)埃里克·沃尔夫:《欧洲和没有历史的民族》(Eric R. Wolf, 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伯克莱1982年版。 (30)“冲击-回应”论是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一种重要模式,这一模式所展示的方法和理论也可以大致用于第三世界大多数的前现代社会。对“冲击-回应”论的批评可参见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版,尤见该书第一章《“中国对西方之回应”症结何在?》。 (31)比如,杜赞奇就认为,第三世界的历史学家往往借助建构一个不断向现代迈进的“民族国家”实体,达到自我历史获得“拯救”的目的。参见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质疑现代中国叙事》(Prasenjit Duara,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2)帕沙·查特吉指出印度的民族主义历史学家以一种欧洲式的“古代的辉煌--中世纪的衰落--现代的复兴”模式来生搬硬套印度历史,古代印度就成为印度现代性的古典来源,而伊斯兰教统治时期就相应地成为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其结果必然导致印度历史出现“叙事的断裂”(narrative break)。参见帕沙·查特吉:《民族及其断片:殖民与后殖民历史》(Partha Chatterjee, The Nation and Its Fragments: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Histories),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5-115页。 (33)约瑟夫·拉帕洛巴拉:《官僚制与政治发展:评注、探询与困境》(Joseph LaPalombara, "Bureaucracy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Notes, Queries and Dilemmas"),拉帕洛巴拉主编:《官僚制与政治发展》)(Joseph LaPalombara, ed., Bureaucracy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第38-39页。 (34)吉安·普拉卡什:《后殖民批评与印度历史学》(Gyan Prakash, "Postcolonial Criticism and Indian Historiography"),《社会文本》(Social Text)第31/32期,1992年,第13页。 (35)帕沙·查特吉:《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派生性话语》(Partha Chatterjee,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Colonial World.A Derivative Discourse),伦敦1986年版,第30页。 (36)阿西斯·南迪:《亲密的敌人:殖民主义下自我的迷失与重拾》(Ashis Nandy, The Intimate Enemy:Loss and Recovery of Self under Colonialism),牛津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 (37)吉安·普拉卡什:《书写第三世界的后东方主义历史》(Gyan Prakash, "Writing Post-Orientalist Histories of Third World: Perspectives from Indian Historiography"),《社会与历史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ety and History)第32卷,1990年第2期,第384页。 (38)国内学者也有将之译为“属民”、“属下”或“贱民”等。 (39)葛兰西:《狱中札记》,第35-37页。 (40)拉纳吉特·古哈:《论殖民地印度史编纂的若干问题》(Ranajit Guha,"On Some Aspects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Colonial India"),古哈主编:《庶民研究》(Ranajit Guha, ed., Subaltern Studies I. Writing on South Asian History and Society)第1辑,牛津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41)斯皮瓦克认为,“庶民”这一概念仍然具有本质主义的特征,但不否认它的积极意义,赞同“把实证本质主义策略性地应用于谨慎可见的政治关注上”。参见加亚特里·斯皮瓦克:《庶民研究:解构历史编纂》(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Subaltern Studies: Deconstrueting Historiography"),唐娜·兰德利等主编:《斯皮瓦克读本》,第214页。 (42)吉安·普拉卡什:《后殖民批评与印度历史学》,第10页。 (43)阿里夫·德里克著,徐晓雯译:《全球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对历史的否认》,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182页。 (44)迪皮什·查克拉巴蒂:《后殖民性与历史学的诡计:谁为“印度”的过去说话?》(Dipesh Chakrabarty, "Postcoloniality and the Artifice of History: Who Speaks for ‘Indian’Past?”),《再现》(Representations)1992年冬季号,第20-23页。 (45)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第36-3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