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金先生的体会是,要打破两个观念:一个是“等”,总想等到有足够条件、有 集中时间的时候再从事研究;一个是“怨”,抱怨客观方面的困难,抱怨没有时间。其 实,“等”和“怨”都是徒劳无益的,只会白白浪费时间,反而一事无成。唯一的选择 就是不等不怨,自己抓紧一切时间进行学习和研究。他能够抓紧每一点自己可以支配的 零碎时间,专心致志地读书和写作,几十年如一日。金先生常常讲:时间少也有一个好 处,就是格外珍惜时间;时间太多了,也许反会放松自己,让时间轻易流失。他还认为 不仅要珍惜时间,还要有效地利用时间,讲究方法,勤于思考,提高效率,在同样有限 的时间内,力争做更多的事情。 进行学术研究,选择题目是关键性的一步。写一篇史学论文,首先要对题目反复掂量 。周谷城教授曾对金先生谈到,如果能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文章便已完成了一半 。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出并解决某个问题。这也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说“问题意识”的 意思。对此,金先生的体会是,选题一般要选那些比较重要而前人又没有弄清的问题, 从可靠的原始材料出发,经过细心分析,力求找到问题的答案。他认为,写一本著作如 果只是叙述,缺少分析,不能回答任何原来没有解决的问题,是不可以算研究工作的。 当然,要确定需要研究的题目并不容易。开始时,要认真地做准备工作,如了解研究现 状,了解资料情况等。此外,选择题目还要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而定,要看自己的研 究能力和知识准备如何,图书资料是否具备。如果不具备,这个题目就没有研究的可能 。所以,无论是长期的研究方向,还是具体的研究题目,通常总要设想几个方案,反复 比较,尽力做出最佳选择。否则,往往会走弯路,或事倍功半。 金先生最初选择辛亥革命史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曾谈到:五十 年代初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觉得自己刚刚跨入史学的门槛,首先还是要把自 己在中国近代史领域内的基础打扎实,不要过早地急于钻到一个点里去。金先生真正确 定自己的研究重点是在1960年前后。经过反复思考、比较,最终选定:横向研究辛亥革 命史,纵向研究近代思想文化史。选择前者的原因是,当时在近代史研究领域中关于辛 亥革命史的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又很重要。而辛亥革命史的资料相当丰富,复旦大 学图书馆在这方面的条件良好,特别是保留了不少当时的期刊和报纸,有可能做这方面 的研究。这才下了决心。题目认准了,就要锲而不舍,抓紧时间努力去作。1963年,《 辛亥革命史稿》第一卷交给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但由于当时“左”的政治气氛越来越 严峻。夏衍要拍电影《秋瑾》,江青就说:怎么今天还要宣传国民党?这种情况下,书 稿自然只能束之高阁。粉碎“四人帮”后,金先生正在北京担任文物出版社总编辑,便 和胡绳武教授一起,决心重新把以前的工作再捡起来,着手撰写该书第二至四卷。当时 金先生的本职工作十分繁重,和自己的研究工作是两回事,要想兼顾,只能挤自己的业 余时间。白天没有时间,只能利用晚上和星期天看书写作。 金先生决心在60岁以前完成《辛亥革命史稿》的写作,因为他觉得60岁以前健康大概 是有保证的。如果完不成,拖到60岁以后,万一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写作无法完成,就 会成为终生遗憾。如果60岁以后身体还可以再继续做点研究,就算是额外收获了。金先 生多次说过:在决心下定以后,就得咬紧牙关,坚持做到。“如果走不到,爬也要爬到 。”没有那样一股劲,是很难把一件比较繁重而很花时间的事情办成的。1991年,在金 先生还是60岁的时候,四卷本《辛亥革命史稿》终于在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出齐。同时 ,他所主编的《周恩来传(1898-1949)》也在这时完成。这样,金先生觉得自己这辈子 在历史专业工作大体上说得过去了。由于“文革”的耽误和工作环境的变化,他原定的 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计划已难以完成。但因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却又开辟 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是他原先没有预计到的。 三、对辛亥革命史研究的贡献 辛亥革命史研究,是金先生史学研究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重点,前后凡三十年。金 先生首先围绕着辛亥革命前后的方方面面,撰写了一批优秀论文。他有关辛亥革命史的 第一篇学术论文,是1955年发表的《论1895年至1900年英国和沙俄在中国的矛盾》一文 ,分析了辛亥革命前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特点和彼此间的矛盾。1956年发表的论文 《云南护国运动的真正发动者是谁?》,通过对史料的详细考察和严谨论证,令人信服 地得出它的真正发动者是“辛亥革命时期受过革命民族主义思想熏陶、参加过推翻清朝 政府建立民国的云南新军军官”的结论。护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李根源生前读到这篇文 章后,亦十分赞赏金先生的观点。正是积累了这样一批坚实的微观研究专题,才有可能 逐步形成他对整个辛亥革命时期历史变迁的完整认识。150万字的《辛亥革命史稿》就 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完成的。 《辛亥革命史稿》在史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将辛亥革命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因而出版不久便获得孙中山基金会颁发的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此书的特点可以归纳 为以下四点: 第一,全书论述范围起自甲午战争,止于“二次革命”失败(1894-1913),前后近二十 年。金先生在写作时,力求按照历史发展的程序和阶段性,将政治、军事、经济、思想 文化,与对外关系融合在一起,描述它的演变轨迹,而不是将它们分割成不相关联的几 个主题,乃至于几大块孤立地描述。例如对二十世纪初的《江苏》、《浙江潮》、《湖 北学生界》等留日学生杂志的历史作用,作者并不是简单地分别论述,而是将它们在初 创时的内容,拒俄事件和苏报案前后的剧变,以至革命党人纷纷回国从事实际活动后刊 物内容的变化等,依次进行考察,指出它们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并说明所以产生这 些区别的原因所在。对孙中山、章太炎、梁启超等人的作用和影响,更是始终把他们的 思想和行动放在整个局势的逐步演进中进行考察和论述。 第二,全书力求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金先生首先是将全 部心力投入研究可靠的第一手史料,包括档案、官书、电文、会议记录,及当时各种报 刊、个人资料和回忆录等等;在史实的认定方面,不受已有论述框架的影响或束缚,作 出独立的判断。例如该书在论述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时,金先生几乎读遍了所有这一时 期的重要期刊,包括革命派、立宪派主办的刊物,力求做到全面、详尽地占有资料。拿 立宪派的刊物来说,卷帙浩繁的《清议报》、《新民丛报》、《政论》、《国风报》和 国内出版的《预备立宪公会报》等,他都逐期全部读过。因为人们的思想、行动不是孤 立存在的,而是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联系在一起。不考察社会群体的思想活动,离 开社会环境去谈思想文化,是说不清问题的。 第三,全书本末分明,条理清晰,一气呵成。辛亥革命史的著作,包括论文、回忆、 史料集,有近千种之多,但有些是坚持己见、自我发挥,不顾史实与客观条件;有些完 全是像编写教科书,各章节间相互分割,自成段落,缺乏步步紧扣,贯穿全书的内在线 索,且读起来干巴巴的,吸引不住读者。《史稿》在这两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金先生 在写作中尽力把辛亥革命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来看,致力于考察作为一场全国规模 的革命运动是怎样发生;如何在它发展过程中展开多方面的活动,并一步步走向高潮; 为什么在武昌首义后能一举推翻满清政府,而中华民国的果实又怎么会落到袁世凯手中 。考察这些问题时,视野虽涉及列强、满清政府、立宪派和其他社会势力的活动,但着 眼点始终在它们同孙中山领导下的革命活动的相互作用,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不使 这些有碍于全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就是说努力做到一气呵成,把这部150万字的《 史稿》,当作一篇前后相续、紧密结合的长篇论文来写,而且可读性强。 第四,全书或详或略,各得其宜。对重要关键性的事件,《史稿》不惜笔墨,尽力充 分地描绘当时的时代气氛,人们的复杂心理,种种微妙地影响事态发展的因素等,使读 者对这些事件能有比较具体而真切的了解,如广州黄花岗之役、武昌首义后各省独立的 过程等。金先生在书中的议论大都是经过详细研究史料后的有感而发,避免纯凭主观的 无根之谈或浮泛的空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