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2)
二、两个条约都是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打破帝国主义包围,粉碎帝国主义阴谋的革命妥协。 列宁说:“在革命中,一个革命政党既要学会进攻,又要学会退却,不学会正确的进攻和正确的退却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④1918年时, 面对帝国主义的包围,是进攻还是退却,这是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焦点。“左派”共产党人认为布列斯特和约是同帝国主义的妥协,对于无产阶级政党说来,在原则上是不能允许的而且是有害的。列宁说:“这的确是同帝国主义者的妥协,但这种妥协在当时情况下,恰恰是必要的。”因为布尔什维克党“一面公布和废除帝国主义者所缔结的秘密条约,一面向各国人民建议和平,只是在英法帝国主义破坏了和议,布尔什维克已经作了人力所及的一切来加快德国和其他国家的革命以后,它才屈服于布列斯特强盗的暴力之下。”⑤ 1939年的形势也与此相似,斯大林领导的苏联为了实现世界和平、制止战争,已作了许多努力。支援中国等弱小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通过共产国际组织来领导欧洲各国人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法西斯运动,积极地提出各种建议并采取主动行动与英法建立世界反法西联盟,只是在英法帝国主义破坏了谈判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情况下,苏联才不得不签订了苏德条约。苏联与希特勒的妥协是革命的妥协,因为与布列斯特和约一样是强敌包围中的一种革命的退却,决非同流合污。是“就能在目前可能的最大程度上摆脱两个彼此敌对的帝国主义集团。利用它们相互之间的敌视和战争--这种敌视和战争阻碍它们勾结起来反对我们,--取得一定时期的行动自由,来继续进行和巩固社会主义革命。”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苏德条约的签订使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斗争更加充分暴露出来,粉碎了两个帝国主义集团长期以来的阴谋。尤其对绥靖政策的制定者一一英法帝国主义是个巨大打击,他们想要使最危险的帝国主义竞争者和他们所憎恨的社会主义国家互相消弱的这个最不可告人的希望破灭了。苏德条约“炸毁了慕尼黑阵线”⑦。“如果慕尼黑让德国在东方行动自由,那么在即成局势下,德苏条约只不过是对英法政府在慕尼黑之后立即开始执行的那种在东方纵容政策的当然回答而已”,“彻底打破英德勾结起来,反对苏联存在本身的企图,使这一阴谋不再成为威胁。”⑧ 苏德条约不仅利用帝国主义两个集团之间矛盾,粉碎了帝国主义包围,而且也利用了法西斯集团中德日矛盾,打破了德日法西斯反苏的联盟和战线,使苏联在军事战略上避免了两线作战。 根据1936年德国与日本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规定,缔结一方与苏冲突时,另一方不得采取足以减轻苏联负担的措施。而苏德条约签订时,正值日本在诺蒙坎与苏军战斗最紧张激烈时刻,这对日本无疑是个巨大打击。为此,日本向德国提出了强烈抗议,中断了和德国关于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以前日本的侵略方针是准备北上,矛头对准苏联。苏德签约后,导致了平沼内阁倒台,日本也明确了侵略方向。“它决定改变推进方向,现在开始计划向南方进攻了。”⑨认为“完全可以肯定德国是不可信任的”。⑩这一实际情况,使苏联能把兵力集中在欧洲战场,避免了两线作战,免去了后顾之患,为日后取得反法西斯胜利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 有的同志认为苏德条约使苏联“退出了反法西斯行列,甚至直接间接地支持德国,这不能不模糊了德国法西斯作为世界人民公敌的真实面目,在国际上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内部引起混乱。”(11) 事实上并非如此,当时为了建立反法西斯阵线,必须首先粉碎绥靖政策,制止英法政府对德国的反革命妥协。这是建立反法西斯战线的首要条件,苏德条约的签订打破了英法绥靖的美梦和与德国的勾结,希特勒攻入法国迫使英法张伯伦、达拉第政府倒台,放弃了绥靖政策,开始执行积极地反法西斯政策,靠拢苏联,愿意与苏联建立反法西斯战线。当时来说,这是苏联唯一可采取的有利于反法西斯、有利于社会主义苏联的策略,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表面上站在德国一边,实际上是为了最终消灭法西斯。多列士同志指出苏德条约粉碎了“威胁苏联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阵线,它使各法西斯国家终于孤立起来,它准备下一个民主国家大联盟,这就是苏联为了避免大祸一向就主张建立而前此未能获得成功的大联盟。”(12)当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也认为苏德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若干年来英法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手段的彻底失败。”(13)“苏联的政策固然是冷酷无情的,但在当时却是极其具有现实意义的。”(14) 有人认为,苏德条约“促使希特勒下决心按原定计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5)希特勒决心发动战争是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决定的,不是个人意愿问题,英法帝国主义集团同德意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矛盾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一战后英法把德国的殖民地瓜分了,德国为了争取世界霸权,必须首先从英法手中夺取殖民地。“这样的问题在资本家世界是不能靠自觉自愿来解决的,这只能靠战争来解决。”因而斯大林说:“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市场的斗争以及它们想把自己的竞争者淹死的愿望,在实践上是比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更为剧烈。”(16)希特勒的策略是先西后东, 他认为“英国是我们的主要敌人”,“对英法的战争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战争”。希特勒先西后东的侵略方针是早就决定了的,什么时间开战的关键是他的物资准备和军事准备情况。外交斗争是为此服务的,因而不能说苏德条约促使了二战的爆发。 与布列斯特和约一样,苏德条约是“一个暂时的权宜之计。他们是敌人。在他们之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18)但苏联赢得当时非常重要的东西--二十二个月时间,这段时间被用于巩固苏联国防建设。斯大林说:“我们同德国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得到了什么呢?我们保证我国获得了一年半的和平,使我国有可能准备好自己的力量,在法西斯德国胆敢冒险违反条约进攻我国的情况下予以反击。”(19)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苏德条约与布列斯特和约一样,都是在帝国主义包围情况下,为了争取和平,阻止战争,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保卫社会主义而实行的革命妥协。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