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是在1942年2月 斯大林准备同德国媾和一事,作家、“苏联英雄”卡尔波夫有另一种说法。卡尔波夫在1999年写作《大元帅》(中译名《斯大林大元帅》)一书时看到一些文件,证明斯大林在1942年春曾采取措施谋求同德国媾和。《大元帅》一书是替斯大林说话的,相信不会无中生有。 据卡尔波夫的说法,1942年2月斯大林下令情报部门设法与德国统帅部取得联系,以他斯大林的名义提出和谈建议。此事斯大林没有同他的统帅们商量过,甚至没有同政治局委员们商量过,所以,他们中谁也没有在口头回忆或正式出版的回忆录中提到过这一设想。 早在1938年苏德两国情报部门就签订了合作的协定,因此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进行谈判。苏方情报人员和德国“同事”接上了头,1942年2月20日双方在希特勒军队占领区内的姆岑斯克会晤。 斯大林亲自起草并签署了《给德国统帅部的几条建议》。该建议一式两份,一份留在斯大林那里,另一份给了进行谈判的人。这份文件看来并没打算交给德国人,这只是个大纲,列出了苏联代表作为依据的问题。但是双方看来此前曾进行过会谈,因为斯大林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像是对双方已经涉及的问题所作的反应。建议的内容如下: 1、从1942年5月5日6时起,战场全线停止军事行动。宣布休战到1942年8月1日18时止。 2、从1942年8月1日到1942年12月22日,德国军队应该撤至图1标出的地区。建议按照图1标出的延伸线确定德国和苏联的边界。 3、在双方部队变更驻地后,苏联武装力量准备在1943年底之前和德国武装力量一起对英国和美国采取军事行动。 4、苏联愿意研究宣布两国和平、指责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各国犹太人挑起战火、在1943--1944年间实施进攻性联合战斗行动、重新安排世界空间(图2)的条件。注:德军如果拒绝履行上述第1、2条的要求,将被歼灭,德国作为一个国家也将从政治地图上消失。 要提醒德国统帅部应承担的责任。 苏联最高统帅(约·斯大林) 1942年2月19日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的签名证明这些“建议”是他起草的,这些不是打印在国家机关或党机关公文用纸上,而是打印在一张普通纸上的“斯大林式”的简短语句,既没有指明官方文书中不可缺少的执行人,也没有注明共复制几份,表明这只是个大纲。 谈判持续了一个星期。最后,苏联第一副内务人民委员给斯大林呈上了如下报告: 苏联第一副内务人民委员 第1/2428号1942年2月27日 给斯大林同志的报告 1942年2月20日-27日在姆岑斯克与德国统帅部的代表、党卫队帝国长官私人参谋总部部长、党卫军地区总队长沃尔夫谈判的过程中,德国统帅部认为无法满足我方的要求。 他们向我方建议,以1942年底前现有战线为边界,停止战斗行动。 苏联政府应该立即消灭犹太人。为此,首先应该把所有犹太人迁移到远北地区,加以隔离,然后完全予以消灭。同时,当局要负责外围的治安工作和劳改营范围内严格的警卫制度。消灭(销毁)和利用犹太居民尸体的问题由犹太人自己负责。 德国统帅部不排除同我们建立反英美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沃尔夫同柏林商量后声明,如果苏联领导人接受德方的要求,德国统帅部为了表示这些变化,愿意把国旗上卍字标志的颜色从黑色改为红色。 在讨论图2时出现了以下的立场分歧: 1、拉丁美洲。应该属于德国。 2、对“中华文明”的理解态度复杂。德国统帅部认为,中国应该被日本帝国占领,成为其保护国。 3、阿拉伯世界应该成为德国在北非的保护国。 因此,应指出会谈出现了全面的观点和立场分歧。德国统帅部代表沃尔夫完全否认德国武装力量在战争中将被歼灭和打败的可能性。他认为,同俄国的战争还会持续几年,会以德国的完全胜利而告终。他们认为,主要根据是,俄国两三年后,由于在战争中耗尽了人力和物力,不得不回到和平谈判上来,但是谈判条件将会更苛刻。 苏联第一副内务人民委员 梅尔库洛夫[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