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君士坦丁一世宗教政策评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 郭苏星 参加讨论

三、君士坦丁与尼西亚会议
    324年君士坦丁战胜东部皇帝李锡尼之后,成为罗马世界唯一的统治者, 成为真正的罗马皇帝。战胜李锡尼以后,他首先巩固东部各行省,然后涉足宗教事务。“也就在324年秋天,他给各省发送一封信,内容大幅超越所谓的米兰敕令。 他不再保持宗教中立;他不再掩饰他的宗教倾向;他强调基督教是真理,异教是错误的。他写道,上帝的力量使他获得胜利,终止异端邪说者的暴政。他下令释放所有强制劳动的基督徒,让所有被流放的基督徒重返家园,归还所有基督徒被没收的财产,不论是个人的,或是团体的财产。他鼓励主教整修损坏的教堂,有必要的话,就建造新教堂。后来他更进一步禁止向异教诸神献祭,询问神谕,或供奉新的异教神像。……基督教现在不但在帝国里地位最高,也是国教”。[11](48)
    就在基督教的地位日益巩固的同时,影响基督教内部统一的纷争也日趋激烈,其中最著名的是阿里乌斯派与亚历山大主教之间的论争。这一论争已经严重影响到教会的统一,君士坦丁第二次卷入了教派纷争。阿里乌斯派的代表人物阿里乌斯(Arius,约250-336)是亚历山大里亚教区巴凯利斯堂区的长老, 他向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说提出了挑战。他认为:“天父(即圣父-引者注)、圣子和圣灵是三个截然不同的本体。圣子低于天父,是一个居间者,是最崇高的受造物”。[11](51) 阿里乌斯的观点影响很大,并使教会内部围绕“三位一体”说展开了激烈争论。公元318年左右,主教亚历山大认为阿里乌斯的学说危及基督信仰的基础,因此,在320年年底,他召集了100多名埃及各省主教参加会议,与会的还有两名利比亚主教,讨论阿里乌斯的观点。与会者宣布将阿里乌斯及阿里乌斯主义者逐出教会,但事情并未平息。阿里乌斯和他的同伴前往巴勒斯坦开展活动,争取东部各个教会的支持。引起了更大范围内的论战。
    君士坦丁在推翻李锡尼政权回到尼科米底亚后,发现这些教义纷争足以使教会陷于分裂,甚至会使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便立刻写信给主教亚历山大和阿里乌斯:“我一心想要统一各种的信念,使人民皆奉一神;因为确信,假如我能引导人们在这件事上联合起来,公共事务的处理将相当地容易。但是,天啊!我听说你们间的争论更甚于近来在非洲所发生的。追究其原因,竟是这般微小,根本不值得如此剧烈的争辩。亚历山大,你只是想知道你的执事们在法律观点上是如何想法,或甚至他们对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的想法。而阿里乌斯,就是你有这种想法,也应该藏在心里……你们没有必要将这些问题公开化……因为这种问题只会带来无聊、困扰,它唯一的好处是增长人们的才智……这只适合小孩子们作的,而不是你们这些执事与明理的人所该作的”。[5](867) 但是这封旨在平息教义纷争的信没有奏效。
    由于以亚历山大主教为首的一派同阿里乌斯派背后都有强大势力的支持,各不相让,互相攻击,教会陷入严重危机。为了解决这场危机,君士坦丁于325 年在首都尼科米底亚附近的尼西亚城召开了第一次“普世大公会议”,史称“尼西亚会议”。从与会主教所来的地区分布看,东西方教会对此次会议的态度明显不同。西方教会态度消极,而东方教会的态度非常积极。
    君士坦丁多次亲自出席会议,即使他本人不出席时,也委派代表出席,并且在事实上控制着会议的进展。[12](172)
    会议几经讨论,先是否定了尼科米底亚的西比乌斯提出的信条,然后又对凯撒利亚的优西比乌斯提出的信条进行激烈的辩论。“经过了长时间的不时是激烈的争论。君士坦丁出于自己的考虑,积极支持这个方案。”[12](174) 后会议就以当时凯撒利亚教会应用的信经为蓝本,制定了教会史上有名的《尼西亚信经》。
    《尼西亚信经》的全文如下:
    “我们信独一上帝,全能的父,创造有形无形万物的主。我们信独一主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为父所生,是独生的,即由父的本质所生的。从神出来的神,从光出来的光,从真神出来的真神;受生而非被造,与父同质,天上、地上的万物都是藉着他而受造的。他为拯救我们世人而降临,成了肉身的人,受难,第三日复活,升天。将来必再降临,审判活人死人。(我们)也信圣灵”。[13](85)
    《信经》还附有一段专门谴责阿里乌斯派的诅咒文,指出:“凡说曾有一段时间还没有他(即圣子),在被上帝所生之前他尚未存在,或说上帝的儿子所具有的是与上帝不同的本体或本质,或是被造的、或是会改换或变化的,这些人都为公教会所诅咒”。[13](86)
    在会议上,还制定了教会法规20条,明文规定了主教的权力,从内容上看,它加强了皇帝对教会的控制权,加强了教会的统一性。规定按帝国行省划分教区,主教由皇帝任免,每2年召开1次宗教会议。
    尼西亚会议在“基督教及其神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14](175) 基督教以往一直处于半地下状态,其教义必然存在不统一的问题。尼西亚会议通过的《尼西亚信经》,虽然后来又经过修改,但是《信经》的核心观念成为基督教正统的信条,这就是圣父、圣子、圣灵同体同质的“三位一体”说。
    尼西亚会议从召开到通过《信经》的全过程,都明显地反映了皇帝君士坦丁的意志。君士坦丁力图凭借某些国家强制手段实现教会的和解与统一。他的意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尼西亚会议对于基督教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和基督教势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为这次会议表现了皇权与基督教的密切关系。皇帝插手基督教事务,以促进教会的统一,基督教也依靠皇帝的大力支持谋求发展。
    尼西亚会议以后,君士坦丁更加独断地控制基督教会,大胆地干预教会重要的宗教会议。公元337年5月,君士坦丁在病危时刻,下令召尼科米底亚主教尤西比乌斯为他施行洗礼,从而正式成为一名基督教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