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等主编。新文学运动史料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2]郭沫若。十批判书。后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3]周振甫,陈新注释。林伯渠同志诗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4]朱自清。(评)十批判书[N].大公报·图书周刊(第1期),1947年1月4日。 [5]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J].燕京社会科学(第2卷),1949年。 [6]华岗。中国历史的翻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7]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1962. [8]张树德。红墙大事2: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历史事件真相(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9]余英时。《〈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跋语一[A].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10]卜庆华。郭沫若评传(修订本)[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11]林甘泉,黄烈主编。郭沫若与中国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2]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新版引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13]郭沫若。沫若文集(第8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4]戚学民。再论《十批判书》的撰著动机与论学宗旨[J].历史研究,2007,(3)。 [15]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6]郭沫若。沫若文集(第17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7]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