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美国环保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战后直到60年代初是美国现代环保运动的酝酿期,伴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环境危机的日趋加重,美国人的环境观和环保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1962年,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现代环保运动就此拉开序幕。60年代是环保运动迅猛发展时期,反污染斗争高涨,民间环保组织十分活跃。1970年4月22日的“地球日”把现代环保运动推向高潮,引发了环境革命。 一、环保思想的转型 二战后,美国人的环保思想经历了从保护主义(Conservation)向环境主义(environmentalism)的转型。环保思想转型是社会变迁的产物。1946至1970年间是美国由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时期。工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范式的特征是:(1)认为环境是供人类利用的、开放的资源系统;(2)很少从大自然自身的角度去考虑;(3)增长、消费和财富的积累是重要的价值;(4)不存在对增长的限制;(5)科学和技术是解决人类行为、经济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① 工业化社会范式的核心价值是追求物质富足,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压倒一切;后工业化社会侧重提高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工具理性让位于价值理性,经济增长不再具有压倒一切的地位。② 环境史学家塞缪尔·海斯认为,20世纪中叶资源保护运动至60、70年代环保运动兴起之间经历了某种转变,从强调资源(利用)的效率转向强调生活质量,这种生活质量建立在“美丽、健康和持久”基础之上。他说:我们能够看到一种从战前有效管理自然资源的保护主旨到战后强调环境舒适和环境保护的显著转型。美国社会中,某种新事物正在发生,它缘起于社会变革和战后年代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③ 战后美国社会价值观与环保思想的确经历了一次历史性变迁,不过直到50年代中期,保护主义仍在滥觞,经济增长和效率依然是这个国家的主导理念。50年代中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先前的资源保护思想遭遇更多挑战,污染和有害化学物质以及人口增长等备受关注。60年代,生态学纳入人们视野,主流环保思想更加以生态为中心。70年代以后,一种新的环保范式--新生态范式在公众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战前的资源和自然保护运动与战后环保运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它们的共性和承继关系,无论资源、自然还是环境都具有稀缺性和生态上的脆弱性,因此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需加以保护;很多方面,对资源与荒野的认识和保护传统在战后得到深化和发展。战后的环境主义与历史上的资源保护主义有很大区别。资源保护主义的主旨是利用,即为了现代和未来一代人的需要而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反对无节制地开发和浪费;环境主义强调人类的幸福和健康,它是为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和健康而保护环境的。在这个意义上,从保护主义到环境主义的转变实际上偏离了生产目标而转向消费、健康和生活质量。由此,环境主义扩展了环境的外延和范围,环境不再仅仅意味着资源和荒野,它还包括与人类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其它外部因素,包括整个生态系统。尤为重要的,它不再孤立地看待作为资源的土地、森林和荒野,而是把它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而加以保护,这无疑是人类在环境问题上认识深化的体现。 保护主义与环境主义的差异也表现在战后环境问题的诸多方面。保护主义强调多重目的的河流开发,环境主义试图保护河流的自然状态,避免工程破坏。保护主义坚持可持续的木材生产,环境主义更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50年代,当土地资源保护局被授权筑坝和疏导河流时,它遭到环境主义者的抵制和挑战,他们认为这些工程毁坏了鱼类和野生生物的栖息地。50年代末,随着户外休闲娱乐趋势的发展,加之环境主义者的宣传,自然或荒野的环境价值得到更多美国公众的认同。40、50年代,空气和水体污染占据了环境主义的部分视野,这些问题并非战后才出现的,不过在相当长时期内它没有为保护主义所重视。60年代以后,农药等化学污染备受环境主义者的关注,反污染成为环境主义的主要使命之一。 环保思想的转型与下列因素有直接关系:(1)20世纪60年代的行动主义文化,此种文化鼓舞大众针对时弊采取行动;(2)关于环境问题的更加广泛的科学知识的发展和普及以及媒体对公众的覆盖;(3)户外娱乐活动的迅速增加提高了人们对于环保资源的关注;(4)战后经济的扩张与富裕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战后美国生产体系的巨变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富裕起来的美国人要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包括非物质方面的要求,如清洁的空气、安全的饮用水源、美丽的环境等);另一方面他们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却在迅速恶化,他们的健康、家园受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污染威胁。随着生态学的普及,一种新的环境观和环境意识产生了。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