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学术转型以中西新旧的学术转承为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在大学研究院所和专门学术研究机构之间的人员流动、机构设置和学术传承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北大国学门)、清华国学研究院(清华国学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厦大国学院)、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中大语史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研院史语所)是现代中国一批重要学术研究机构,20世纪20年代次第成立,在人员构成、机构建制和学术精神上一脉相承。前人已有论及①,而问题甚多,空间广大。本文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着意探究中大语史所与上述机构在人员、建制和学术上的关联,从而揭示它在现代中国学术转型中的作用与地位。 一 人脉源流 中大语史所人员来源广泛,主要来自北大国学门、厦大国学院和清华国学院,留学回国人员也不少,他们是中大语史所的中坚,有的还是中研院史语所初期的重要成员。 中大语史所由傅斯年筹办,全仗朱家骅慧眼识人。②好友顾颉刚鼎力相助,并日益成为实际推动者。顾颉刚致函胡适说:“语言历史学研究所虽未成立,而已有房子,书籍,职员,出版物,同已经成立一样,这一方面孟真全不负责,以致我又有实无名地当了研究所主任。”③顾颉刚做“有实无名”的所主任,原因有多方面。首先,他在北大国学门、厦大国学院任过事,有办研究所的经验,建中大语史所,他出力不少;其次,在中大语史所筹备阶段,傅斯年又忙于谋划中研院史语所,无暇兼顾,语史所便由他打理;再次,他引荐了容肇祖、钟敬文、罗常培、丁山、陈锡襄、董作宾等人入所,他们大都是他在北大国学门或厦大国学院的故旧,形成一股势力。这是鲁迅在厦大国学院指责他营植排挤的主要罪名之一,也是他与傅斯年后来闹僵的要因之一。④ 傅斯年毕竟是所主任,人事安排并非全听顾颉刚的。江绍原因鲁迅之荐,聘任中大英语系主任。鲁、顾交恶,江氏担心受牵累而辞职,并函告胡适。胡适回信劝说,傅斯年仍希望他去,并说傅、顾把他看成鲁迅派“此确是”他的“误会”。胡适进一步解释说:“我同孟真谈几次,都主张消除党派成见,他也极赞成,且有事实可为证。如他极力拉介泉往粤,是一事;颉刚曾荐程仰之,而孟真不用,又是一事;颉刚荐陈万里,他也不用,又是一事。此皆我所亲知,故敢引来作例。”⑤介泉(潘家洵)、程仰之(程憬)、陈万里是顾氏在北大和厦大的故交,他曾向傅氏引荐而未获聘。 1928年9月,傅斯年受聘中研院史语所所长。11月,卸中大语史所主任职,由顾颉刚代理。12月下旬,顾颉刚就任该职。 中大文(史)科教职员参加了语史所工作,理科生物系和法、预科一部分教职员也参与其事。这就突破了北大国学门以文科为主的单一性,既与厦大国学院筹备前期的情形相似--文、理、法、预科兼容,又避免了厦大国学院后期文理争锋之弊;但人事纠纷与学术分歧总是难免的,《吴歌乙集》风波和史禄国事件就是典例。⑥ 中大语史所从1927年8月筹备到1930年11月停办,人事纷更:所主任有傅斯年、顾颉刚、商承祚,事务委员会委员有傅斯年、顾颉刚、余永梁、黄仲琴、马衡、徐绍棨、罗常培、容肇祖、商承祚、刘奇峰、沈刚伯、伍俶、何思敬、闻宥、葛定华、陈楙(懋)、丁山,出版物审查委员会委员有傅斯年、顾颉刚、余永梁、容肇祖、商承祚、何思敬、黄仲琴、徐绍棨、罗常培,民俗学会(组)主席(主任)容肇祖(何思敬),考古学会(组)主席(主任)商承祚,语言学会(组)主席(主任)闻宥,历史学会(组)主席(主任)沈刚伯,档案整理室主任黄仲琴,名誉顾问有赵元任、傅斯年、陈垣、容庚、邓尔雅、何遂、谢英伯、蔡哲夫、辛树帜、童仲华。其中,7人来自北大国学门,4人来自厦大国学院,2人来自清华国学院,6人曾在国外留学。显然,北大国学门、厦大国学院的教授、学者是中大语史所的主干,留学回国人员充当要角,清华国学院的影响也不小。 清华国学院的学者、教授是中大语史所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赵元任是“清华研究所教授,始于美洲习物理及逻辑,声闻一时。后专研究音乐及言语学,贡献甚多。将以方言研究辟汉语学之路。”⑦余永梁、杨筠如、孔德、朱芳圃均毕业于清华国学院,前三人曾编辑《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语史所周刊》),余氏还是中大语史所事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大语史所出版物审查委员会委员,协助顾颉刚起草了《本所计划书》。杨氏《尚书覈诂》、余氏《金文地名考》,作为“本所周刊论文汇刊”,首印单行本。⑧这是他俩毕业于清华国学院的优秀论文⑨,同样受到中大语史所青睐。这四人在《语史所周刊》共刊文32篇,因为他们的关系,王国维、陈寅恪、李济、徐中舒、张荫麟、姚名达、黄淬伯、卫聚贤、程憬、王庸、戴家祥、罗根泽等人在《语史所周刊》共刊文34篇。可见,清华国学院师生在中大语史所的地位不可轻忽。 在中大语史所发展中,留学回国人员举足轻重。所主任傅斯年自不必说,中大法科主任何思敬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是中大民俗学会发起人之一,“同情”《民俗》周刊的编辑,“亦愿负责帮忙”;⑩是审查和编印民俗学丛书的负责人之一;后任民俗学组主任。中大生物系主任辛树帜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热心中大民俗学运动。志同道合使他和顾颉刚成为至交,因而与人结怨。顾颉刚在日记里评价说:“余与树帜性格相同,事业心强相同,扶植后进心切相同,故得谤亦相同。”(11)中大文科主任刘奇峰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因学术分歧和党派之争,与语史所代理主任商承祚闹得很僵,商父商衍鎏在日记里有所披露:“祚儿粤教授,其主任刘奇峰之与生意见,聘书为其扣发,虽戴朱两院长有挽留之言,而尚无切实办法。缘刘氏就职后,对刊物发表学术著作,诸多干预,妨碍学术风气,更尤涉及党派,独断独行,与承祚意见相反,甚至发生口舌,关系至僵。”(12) 中大语史所的主要成员还是创办中研院史语所的班底。1928年1月,傅斯年建议中研院设史语所。3月,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任中研院史语所常务筹备员。5月5日,他们开列了一份中研院史语所拟聘研究员名单,中大语史所占了12人: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何思敬、罗常培、商承祚、丁山、容肇祖、董作宾、余永梁、黄仲琴、辛树帜(13),这些人大都出席了中研院史语所第一、二次会议。(14)故可这么说,中研院史语所筹备初期实以中大语史所人员为主干。 随着中研院史语所工作的展开,傅斯年坚持“找新才”和舍弃“浮华得名之士”的原则,聘清华国学院三大导师--赵元任、陈寅恪、李济,分任中研院史语所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组主任,吸收北大等名校优秀毕业生为助理研究员。至此,中研院史语所完成了人脉更新,免去许多旧的人事纠葛,加上共同的学术信念和傅斯年的组织才干,借助外部环境的渐趋稳定,迅速取得斐然成就,初步实现了中国争取世界性学术发言权的目标。(1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