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中国口述史学研究五题(五)(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 林发钦 参加讨论

二、澳门口述历史研究的思考
    澳门口述历史研究虽然已取得了上述初步的成果,但系统的口述历史研究尚未全面展开,而已取得的一些口述史学成果质量也参差不齐。澳门口述历史研究今后要获得全面的发展,宜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千万年必争朝夕
    口述史学是一门“千万年必争朝夕”的学科,经历过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当事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离世,其当年亲身参与事件、影响事件甚至策划事件的重要口述史料将会从此消失。另外,一些式微中的特殊行业和特殊工艺,也亟待用口述历史的形式予以补救,使其得以留存后世。所以,口述历史是一项时不我待的工作。
    2.注意口述史料与文字史料的互证
    口述或访谈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有特定的程序和规则。人的记忆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口述史料必须与其他文献数据互相参证,才能对访谈内容去芜存菁,保证研究的质量。正如澳大利亚历史学家帕特里克·弗雷尔(Patrick O'Farrell)说:“口述历史正在步入想象、个人记忆和完全主观的世界--它将把我们引向何处?那不是历史,而是神话。”[4]所以,不能把所有经过访谈整理出来的东西都称为口述历史,并非什么人都能做口述历史,口述历史的研究者应具备最起码的史学素养,并对其所研究的人物、主题和社会历史背景有相当程度的认识,再在此基础上搜集口述史料,通过文献互证,尽最大的努力还原历史的原貌。
    3.展开跨学科研究
    口述历史不仅是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已广泛地应用到不同的学科研究中,对推动跨学科、综合学科的出现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事实上,我们今天正处于一个讲求学科交叉支持的时代,面对人类过去种种复杂的历史问题,如果单由历史学者或学科专家来研究和解释,很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或研究不够深入。其实这种认识不是到今天才有。梁启超尝言:“历史上各部分之真相未明,则全部之真相亦终不得见。而欲明各部分之真相,非用分功的方法深入其中不可。此决非一般史家所能办到,而必有待于各学之专门家分担责任,此吾对于专门史前途之希望也。”[5]从口述历史的发展历程看来,口述史学已广泛地应用于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新闻学、小区研究、妇女研究、灾难学、医学等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所以,口述史学凡涉及专门的题材,最好由历史学者和学科专家共同去做,或由历史者策划和操作,但应邀请学科专家作顾问以指导专业研究。
    4.成立专门组织,统筹口述历史研究
    本土口述历史研究应是一项长期、系统、严谨的学术活动,需要相当的经费、物质资源(如数码摄录机、数码相机、数码录音笔等)和人力资源(如摄影师、文稿转录员、历史学者、学科专家等),需要由一个有重大统筹能力和资源保证的部门来统整此一工作。澳门所有大学至今没有一家设有历史学系,所以澳门口述历史目前主要由一些感兴趣的个人和民间社团来做,彼此间缺乏整合和联系,资源也很不足。审视澳门当前的社会状况,我们认为最适合由澳门基金会或文化局带头,调拨资源,广邀专家,团结历史文化界人士,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持续有序地开展本土口述历史研究,为保存澳门各种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共同努力!
    注释:
    ①详见澳门理工学院社会经济研究所的计划书《关于开展“澳门人口述历史”研究的初步设想》,内部档,2002年。
    ②澳门文史数据工作计划办公室《〈澳门回归历程〉征集计划》,内部档,2005年。
    ③澳门文史数据征集办公室编辑,林发钦、施聪榕等采访:《澳门回归历程纪事(第一辑)》,澳门文史资料工作计划出版。第一辑2006年出版,第二辑2007年出版。
    ④该计划由林发钦策划和组织,计划详情见澳门历史教育学会《“澳门与茶”研究计划书》,内部档,2006年。
    ⑤黄坤尧等:《镜海钩沉》,澳门近代文学学会1997年3月第一版。该书出版后反应不俗,很快售罄,于1997年10月出版第二版。
    ⑥管林等:《莲岛春秋》,澳门近代文学学会1999年版。
    ⑦程远等:《海岛风华》,澳门近代文学学会2001年版。
    ⑧分别参见《文化杂志》中文版第45期、48期、49期、50期,澳门文化局出版。
    ⑨蔡佩玲主编:《口述历史-抗日战争时期的澳门》,澳门东亚大学公开学院同学会2005年版。
    ⑩蔡佩玲主编:《口述历史-宋皇朝赵氏家族与澳门》,澳门东亚大学公开学院同学会,本文下笔之时,此书正付印。
    (11)黄志荣主编:《创作人谈创作》,澳门东亚大学公开学院同学会,共四册,分别于2002、2003、2004及2005年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