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钱穆“新史学”思想解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张昭军 参加讨论

三、“通史家风”
    钱穆强调“新史学”以中国为主体,还表现为对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认同。他继承了司马迁以来的“通史家风”,致力于中国风格与立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按传统术语,即“体用一源”、“道器合一”,用中国的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历史。《国史大纲》出版后,他曾对学生说:“穆之此书,窃欲追步古人,重明中华史学,所谓通天人之故,究古今之变,以成一家之言者。”(22)钱穆的“通史”理论,自本自根,在西化风潮中独树一帜。
    何谓“通史”?钱穆认为,就对象而言,“历史乃人事之记载,故史学亦为一种人事之研究。”(23)“通史”以“人事之记载”为研究对象。1937年5月,他在《历史与教育》一文中说:“余意国史教育之第一个条件,应该使本国史包涵多分的鲜明而活泼的‘人事’的成份。……历史本是人事的记载……从人事记载里,可以探讨其文化之价值,与剖辨其社会之形态等等。……所以即使不论教育意义,而纯粹为历史之探究,亦只有先注意其人事的部分。”(24)注重“人事”,“述事以求理”,正是中国的学术传统。梁启超在比较中西史学的特征时说:“中国之史,长于言事。”(25)张君劢指出,“东方所谓学问,由人事入手;西方所谓学问,由自然界现象入手。”中国学问所究者为人事之盛衰兴亡,异乎西方学问所求的真理或科学律。(26)不同于西方人的历史观念,中国人的思维强调“即器求道”,即“史事”以求“史义”。《史记·太史公自序》“与其托诸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者也”,胡三省所说“夫道无不在,散于事为之间,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万世亡弊,史可少欤”(27),均是这方面的表达。
    “人事”之研究,决定了“通史”具有“现在性”。他在《今日所需要之新史学与新史学家》一文中申述:“历史所载人事,虽若限于过去,而按实殊不然。人事必有持续性,有持续数年之久者,亦有持续数十年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以上者。既有持续,即有变动。当其尚在持续变动之中,即不得遽目之谓过去。”换辞言之,“过去者尚未去,未来者则已来。”所以,不同于心理或物理上之时间感,人事上之“现在”有其宽度。“人事乃由过去穿透现在而直达将来。过去与将来凝成一片,而共成其为一有宽度之现在。研究历史者,实即研究此一有宽度之现在事件。其事活泼现在,而且已直透而达将来,岂得谓历史只属于过去人事?”他进而指出,研究历史者,其最要宗旨在研究当前最为积极活跃之大事件。“故凡一历史事件,莫不有其相当之持续性,而其间复有积极、消极之分。积极者,乃此历史大流之主潮;消极者,乃此历史大流之旋伏。更有泡沫浪花,虽亦历史大流之一相,而实无当于大体。然则为吾中国历史之主要大流者系何?曰:此必为吾国家民族文化之绵历与发皇,吾国家民族文化之奋斗与争存,舍此则皆不足以当历史之主流。”他认为,当时最积极活跃之大事件非中国民族文化的持续演进莫属,此一事件已“活跃现在”持续及于五千年之久,而继此以往,乃必继续演进,继续不失其活跃之现在性。“研究历史者,苟得此总纲,则千条万缕,纵经横纬,无不入扣。”(28)
    同时他又强调,处于过去与未来交压下之现在,“绝非命定”。他指出,历史的“现在性”恰恰为史家发挥主体性、创造历史提供了可能。“现在有无限量之宽度,吾侪正可在此无限量宽度之现在中不断努力,以把握将来而改变过去,以完成其理想与完美之现在。……所谓改变过去,实即改变将来。此将来与过去,实同一现在也。”换言之,“过去与未来相互拥抱,相互渗透,而其机括则操之于现在。而现在则绝非一瞬息一刹那,即过去即未来皆在此现在之宽度中。必领略此意,乃始于历史研究得有神悟,得有妙契。”因此说,“历史实为人类事业之不断改进,而绝非命定。研究历史,即谓其乃研究如何改进现在人事之一种学问,亦无不可。”(29)
    就大题目大纲领看,当时最为“活跃现在”的历史事件非抗日战争莫属,钱穆所谓“今日所需的新史学”实即能服务于抗战需要的新史学。而能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融贯、相互渗透于一体者,“通史”最具优势。明白了历史的现在性,自然也就明白了钱穆何以提倡“新通史”。诚如他自道:“此所称之‘新史学’,其实昔人已早言之。司马迁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此即融贯‘空间’诸相,通透‘时间’诸相,而综合一视之。故曰‘述往事,思来者’。惟昔人虽有此意,而未尝以今世语道达之,今则姑以名号假借,称之为‘新史学’。史学殊无新旧,真有得于史学者,则未有不能融贯‘时间’相,通透‘空间’相,而综合一视之者,亦必能如此,而后于史学真有得,而后于世事真有补。”(30)
    刘家和先生指出,中国与西方史学传统中有一个重要区别:同是通古今的史书,在中国均称为通史,在西方则必须是带有普世性或区域群体性的才称作global history、general history、universal history,单一国家的历史虽通古今也不冠以一个表示“通”(中国人心目中的通)的字眼。他认为,西方所重的是普世史的特色,而中国所重的是通史的特色。普世史固然必须以时间为经,但其重点却在共时性的普世的空间之纬;通史固然必须以空间为纬,但其重点却在历史性的时间之经。(31)就此而言,钱穆强调以“通史”为“新史学”,阐述和发扬的正是中国的“通史家风”,中国立场依然显明。
    四、“历史中求史识”
    通史之“通”在意境,其理想境界是主旨与系统、精神与体系的统一。精神主旨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体系表现出来,方谈得上意义和价值。不过,对于什么是科学合理的方法,如何建立新通史的组织系统,近代史家有不同认识。
    胡适、梁启超等人不承认传统史书具有科学性,认为旧史无组织、无系统。他们以科学化和专门化为进路,先是史书和史料的分类整理,继之以专题和专史研究,最后形成通史。就落实情况而言,胡适的“整理国故”、顾颉刚的“疑古辨伪”和傅斯年的“史学即为史料学”,所致力的还是第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史料的分类整理和史实的辨析证明。在方法论方面,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侧重讲史料的整理和专史的做法,何炳松《通史新义》主要介绍史料研究法和如何依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史。简单地说,他们要撰写的是中国的历史,理论方法却是西洋的。正如金毓黻所说,“以西哲所说之原理,以为中国新史学之建设,梁、何二氏实最努力于此。”(32)以建筑为喻,如同从中式古典建筑上拆下材料,然后按照西洋的图纸重新搭建起来。他们寄望在专门史基础上汇总而成的普通史,在笔者看来,此普通史与其谓“通史”,不如说是“全史”,因为它与古代通史的风格大有径庭之别。(33)例如,古代通史类史书注重综合贯通,梁启超的《中国通史》(目录)首重科学分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