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微博上的历史学者与公共历史传播:内容、路径和效果(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术研究》 耿元骊 参加讨论

三、职业历史学者的“史学”微博传播
    专业历史学者的“历史”微博,则更多是学术问题表达,很少见到有专业历史学者发表历史微博是只传达一个“事实”或者只讲一个“故事”。因此,专业历史学者所发表关于历史的微博,大部分可以说是“史学”微博。鉴于无法全面把所有历史学者的“公共历史”和“史学”微博都加以仔细分析和梳理,在笔者有限的目力之内,选择了若干微博,同样采用“知微”和“孔明社交管理”两个工具加以初步分析。例如著名的史学家@雲中上師有一条微博是关于学术口头表达训练的:
    英美学者有个普遍特点就是重视学术口头表述,这和学术训练很有关,如何在十几分钟内把自己手头学术工作介绍清晰有深度还幽默,是非常重要的素质,中国学术训练这环特弱。口头表述当然不等于最终研究成果一定多了不起,但无疑有帮助,看看哈佛Michael Szonyi如何介绍他的工作:http://ealc.fas.harvard.edu/michael-szonyi-april-5-2013[8]
    据10月12日笔者使用“孔明社交管理”分析(见图1),转发者和评论者仍然是男性略多,转发者当中57.2%为男性,42.8%为女性;在评论者当中57.9%为男性,42.1%为女性。转发者粉丝的情况以及有个人加V认证的情况如图2。很明显地看出,与@雲中上師形成较多互动的,均为历史学学者。
    @雲中上師在10月27日0:33发了另外一条微博:
    多年来一直觉得陈寅恪那种引几段史料就来段按语的方式已非学术论文可遵循的模式,但现在越写论文越觉得这种办法其实非常好。不仅和史料保持距离而且也不扰动史料的完整性,简直是后现代的做法。倘若全将史料演绎成自己的叙述文字,读来酣畅,其实不知有多少主观在里头,这是近来读史写文之体悟。[9]
    此条微博共有181个转发,评论22条。这是一条高质量的学术性微博,围绕着陈先生的论文写作方式,表示赞成的转发者和评论者居多。如@槐塘退士说:“同意。高效率穷尽文献、敏锐发现关键史料,缜密串联考证,岂是伪学者专家可以做到的?”@雲中上師自己转发评论时又加以延伸:“所谓后现代,是说对史料,除了内容的分析,还要讲其构成过程,文词使用在当时书写中的意义和特殊指涉,当时潜在阅读对象,史料的特殊文体规范,等等等等,所以一段史料必须如此这般分析,现在很多也引史料,然后只及一点,不及其余,这不是后现代,这是前现代,是对史料多重意蕴的漠视。”@脉望worm在回复当中说:“貌似客观,史料引用却引此而不引彼,已有主观先见在里头。陈寅恪的方法非对材料有总体性的把握,否则也是见屋不见山。”@雲中上師再回复:“右边说的对,只是非我要说的意思,我意思是或许可考虑用陈模式来装新酒,即针对史料做多层面分析,至于总体把握,那是必须的,但不能与史料本身的充分解析看作一回事。”从这些回复和转发文字来看,此条微博的讨论很有学术含金量,其传播总曝光量为885477次。传播途径以@雲中上師为中心,形成了两个转发热点。在所有的转发者当中,男性为81.1%,女性为18.9%。
    @葛剑雄10月23日11:11发表了一条微博:
    最后一次谒见侯先生时,他说作为燕京大学唯一在世的校务委员,他最遗憾的是看不到燕大的恢复,司徒老校长的骨灰不能在未名湖畔安放。他坚持踏着残雪送我出门,走过一处宅院时告诉我这就是冯友兰的三松堂。往事似在眼前,如今人天永隔![10]
    这是对@老编长城关于侯仁之先生逝世微博的转发评论,同时成为自己发表的一条微博。该微博呈现单方向发送的情况,其中关键性的转发是@八八级的赵冬梅等账户。在用户地域分布上以上海、江苏、北京为主。由于@葛剑雄是转发微博,从@老编长城的原发微博来看,⑤则传播路径更为明显,@葛剑雄是该条微博的转发最多者之一,男性的关注度有85.2%,女性有14.8%。
    大体上,历史学专业学者关于“历史”或者“史学”的微博,基本是学术研究的扩展或者补充,多数是很难在论文中加以表述的那部分内容。如@于赓哲的“每日医疗社会史”,极具学术含金量,截止到10月23日已经发布391条原创微博,在微博上极佳地进行了史学普及工作,广泛推动了社会大众对于医学社会史的认识。又如@三语掾V的“微史学”,也同样具有高度学术含金量。不过由于@三语掾V大量删除微博,这些信息也多数随之消失。还有一条分析某文史学者的微博,虽然创作者非职业历史学者,但是同样涉及了历史学者。由@复旦郁喆隽10月25日18:52发布:
    我旦某文科著名教授在一个圆台面上吃饭,能从头到底一刻不停的讲话,而且吃饭结束后,他面前的骨头鱼刺虾壳残渣一大堆,是所有人中最多的。某次开会,他在台上一边做报告,一边用笔记本电脑在写东西。报告完毕,有人发现他写的东西和报告内容毫无关联,写得都差不多了。我就不艾特他了。#开会偶得#[11]
    该文的传播极为有趣,先后形成了多个中心,多个中心之间还互有转发,不是单线程联系的过程,而且这条微博涉及到学者人际关系,从侧面展现了文史学者的形象,当然也应该归属于“公共历史”的传播。其中@严峰的转发高居榜首,主要是因为其回复了一句:“这位超人老师快70了还冬天洗冷水澡、长跑、满世界走的事我会随便说吗?”另外一位@蓝骑士jasmine回复说:“大内存,多核CPU,习惯于多线程并发,并行能力极强……”@姜鹏_复旦回复说:“我知道你说的是谁,但我不说,嘿嘿”,又回复一次:“总有神一样的存在”。还有人想到了其他学者,@烂好说:“姜亮夫回忆梁启超可以‘五官并用’,大概这两位是一类人。”@陈尚君的微博说:“我就坚决不说他与葛天氏有什么组织联系,打死我也□说”,还有证明者,@肖水说:“多年前在复旦游泳馆遇到他,他说他每天游1km。”@Herr濮水回复:“全国政协常委能是一般人吗!”而学生也来补充:“开学典礼上他模仿毛、邓等伟人的口音,逗乐全场”。此条微博极为有趣,是学者趣事轶闻集中展现,可算是新时代学林掌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