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准备“向贫困开战”的立法纲领 1963年,肯尼迪在扩大社会福利方面取得若干进展。年初,肯尼迪向国会呈送包括二十四项资助教育内容的混合议案,到他遇刺之前,其中的“业余教育法案”和“学院法案”已在参院通过。12月16日和18日,继任的约翰逊总统签署了这两项立法。6月19日,肯尼迪还在民权咨文中提出一项建议, 把教育文盲和基本技术培训纳入“人力发展与训练法”。12月,该法案在参众两院通过。 肯尼迪还在扩大社会福利方面,采取了新措施。1962年12月,肯尼迪指示海勒研究美国的贫困问题,并提出对策。1963年5月1日,海勒的助手拉普曼提出了关于收入状况的分析报告。指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绝对数有所增加”。(43)1963年10月,肯尼迪指示索伦索等人制定一份“广泛的、一致的向贫困开战”的立法计划,作为他1964年立法建议的核心内容。(44) 1963年社会福利改革的立法成就虽不显赫,但肯尼迪采取的措施表明,他计划在1964年以“向贫困开战”为口号,把社会改革进一步推向前进,实现扩大福利国家的目标。 肯尼迪国内“新边疆”的历史地位 肯尼迪的国内“新边疆”不仅是新政以来民主党人社会经济改革的继续,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在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据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一、长期赤字财政政策标志着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进一步加强。 肯尼迪执政后期实行的以减税为主的长期赤字财政,同他的前几任总统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所执行的政策均有区别。罗斯福、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的经济政策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只有在经济危机期间,会出现购买力不足,需要政府用赤字开支补充。一旦经济复苏,购买力不足会自行消失,政府削减开支、增加税收,实现平衡预算,恢复市场自由调节。从这种意义上说,这一阶段的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不够发达,在经济理论上并未完全依靠凯恩斯主义,在经济政策上则具有强烈反危机的特征。肯尼迪政府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长期赤字财政的依据是:不仅经济衰退时购买力不足,经济繁荣时也存在同样问题,只有依靠政府实行长期赤字开支,才能保证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长期赤字财政的推行,表明肯尼迪政府在经济理论上完全皈依凯恩斯主义,在经济政策上则转而以经济增长为目标。 肯尼迪政府不仅通过长期赤字财政加强了国家对整个经济周期的干预,还通过减税、加速折旧和投资税优惠等措施有意识地直接参与资本积累的运动过程,把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进一步扩大到生产领域。不言而喻,这一政策与扩大消费需求的措施相比,更为直接地满足了垄断资产阶级追逐利润的要求。据统计,减税后年收入一百万美元的巨富,收入将增加134%,而年收入四千美元的工人,收入仅增加5.6%。(45)同时,肯尼迪政府为了使国会批准减税,还排除了1964 财政年度大幅度增加社会福利开支的可能。 从肯尼迪政府起,长期赤字财政成为历届美国政府刺激经济的主要手段和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工资-物价指标是国家在和平时期用收入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的初次尝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国家通过赤字开支、信用膨胀手段干预经济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美国历史统计》资料,自由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的物价是趋于下跌的,而十九世纪末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物价下跌为上涨趋势所取代,(46)这是垄断资本成为生产价格决定因素的必然结果。不过在当时,垄断价格往往受到经济危机的限制。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后,这一限制逐渐被打破。国家用扩大开支,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措施刺激需求,在缓和经济危机的同时,也为垄断资产阶级提高垄断价格创造了条件,从而加速了美国的物价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如果不采取措施抑制垄断价格,只是一味用增加开支的办法刺激消费,就会加剧通货膨胀,使美国陷入双重困境:如果听任物价上涨,则会严重削弱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扩大国际收支逆差;如果宣布美元贬值,则等于宣布美元的世界霸权地位垮台。肯尼迪政府的工资-物价指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这一政策虽然限制过垄断资产阶级提高物价的幅度,对稳定物价起了积极作用,但它却是以更严格地限制工资增长率为前提的。用牺牲工人阶级的利益换取垄断资产阶级的微小让步,是肯尼迪收入政策的核心。 三、“新边疆”社会福利改革的方向,是适应科技革命的要求,由国家承担起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的重任。 自“新政”实行“社会保险”立法以来,国家开始承担起劳动力再生产的一部分费用,即由国家“替资本家先生们分担那部分责任,代他们维持真正的劳动手段……作为储备,供他们以后去利用。”(42)从此,以前那种工人靠工资维持一家老小生活的劳动力再生产方式开始具有社会化的内容。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对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工人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平和不断提高的知识水平,这就使教育和培训费用成为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使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技术培训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