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为何美国的中国史研究新潮迭出?(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王晴佳 参加讨论

⑧Paul A.Cohen,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
    ⑨我在《五四运动在西方中国研究中的式微?--浅析中外学术兴趣之异同》一文中,对费正清与他学生辈对待中国的不同立场,有比较详细的讨论,此不赘述。见《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⑩F.R.Ankersmit,“Historiography and Postmodernism”,History and Theory,28:2 (1989),pp.137-153.
    (11)Barbara Weinstein,“History without A Cause? Grand Narratives,World History and the Postcolonial Dilemma”,Internationaal Instituut voor Sociale Geschiedenis,50 (2005),pp.72-73.
    (12)Philip C.C.Huang,“Theory and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Four Traps and A Question”,Modern China,24:2 (1998),pp.184-186。
    (13)Philip C.C.Huang,“Current Research on Ming-Qing and Modern History in China,”Modern China,5:4 (1979),p.503.
    (14)Philip C.C.Huang,“County Archives and the Study of Local Social History:Report on a Year's Research in China,”Modern China,8:1 (1982),pp.133-143.
    (15)Philip C.C.Huang,“Biculturality in Modern China and in Chinese Studies,”Modern China,26:1 (2001),pp.3-31.
    (16)他们之间的论争,主要发表在Journal of Asian Studies,61:2(2002)那一期上。2002年第4期和2003年第4期的《历史研究》,也发表了黄宗智和彭慕兰文章的译文。
    (17)Kenneth Pomeranz,The Great Divergence:China,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18)顺便说一下,基于中国当前现代化的长足进展,学者们也相应提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理论。我曾编辑了一个专辑向西方学界作了介绍:“Modernization Theory in/of China,”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43:1(Fall2009)。
    (19)见Joanna Wiley-Cohen,“The New Qing History,”Radical History Review,88(Winter 2004),pp.193-206。刘凤云、刘文鹏:《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0)欧立德:《满文档案与新清史》,《故宫博物院学术季刊》,24卷第2期。另见http://economy.guoxue.com/ article.php/22627。
    (21)这方面的代表著作为Peter Perdue,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oasia (Cambridge,MA: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22)Evelyn Rawski,“Reenvisioning the Qing: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5:4 (1996),pp.820-829; Ping-ti Ho,“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6:2 (1967),pp.189-195和“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 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7:1 (1998),pp.123-155.
    (23)定宜庄就是明确表示赞同“新清史”论点的一位中国学者,参见其“由美国的‘新清史’研究所引发的感想”,《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4)有关这次会议的情况,参见刘凤云:《“新清史”研究:不同凡响的学术争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26日。另见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0623/13054239.html。
    (25)欧立德:《满文档案与新清史》,前引文。
    (26)相关的论文较多,比较典型的观点可见于沛:《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另外也可参见于沛主编的《全球化和全球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