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资源贫乏,四面环海,主要战略物资大部甚至全部依靠进口。以1937年前后的日本主要战略物资的对外依赖程度为例,铁矿石--87%,铅--92%,锡--71%,锰--68%,石油--92%,镍、棉花、羊毛和橡胶等均为100%。①日本帝国主义是立足于这一脆弱的物质基础上发动并扩大侵略战争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物资消耗急剧增加;军事经济畸形发展,原料进口恶性膨胀。因此,日本海运具有重大的经济、军事意义,既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又是保障海外作战的基本手段。有鉴于此,美国深知漫长的海上运输线是“日本的生命线”,于是在战争爆发后立即下令袭击日本船舶,翌年3 月又向西南太平洋部队司令麦克阿瑟下达了“击毁向日本运输原料的船舶,给敌(日本)施加经济压力”的作战命令。②在1943年1月的卡萨布兰卡军事会议以后, 美国更将“袭击海上运输线上的船舶和物资列为进攻作战的核心”,③不遗余力地破坏海上运输线,加速对日本实施全面封锁。那么,美国是怎样破坏日本海上运输线的呢? 一、派遣潜艇攻击航行船舶 战争爆发时,美海军拥有大西洋舰队、太平洋舰队和亚洲舰队。潜艇部队隶属于各舰队,共有大小潜艇112艘。其中,太平洋舰队和亚洲舰队编有潜艇51艘。 菲律宾失守后,亚洲舰队撤至澳大利亚,于1942年4月18日编入西南太平洋部队, 后于1943年2月19日改编为第7舰队。西南太平洋潜艇部队的基地在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和布里斯班,太平洋舰队的潜艇基地除珍珠港外,尚有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的荷兰港。潜艇部队的战斗分界线,西起中国海南岛,沿北纬20度线向东延伸,在东经130度线处南下至赤道,再沿赤道向东,通过东经160度线。此线以南及以西海域由西南太平洋潜艇部队负责,此线以北及以东海域由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负责。1944年6月,美海军将此线的北纬20度线调整为北纬18度30分线,缩小了第7舰队潜艇部队的作战海域。 战争初期,美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和亚洲舰队基地菲律宾的甲米地,先后遭到日本航空兵的突然袭击,蒙受严重损失,甲米地鱼雷库被炸毁,鱼雷长期供应不足。加之,当时美国鱼雷性能很差,定深、起爆装置均未过关。因此,美海军虽在战争爆发后6小时,一反其将潜艇用于舰队决战的传统作战指导思想, 下令对日本船舶实施“无限制的潜艇作战”,④但在较长时间内战果很不理想。例如,1942年7月21日,美潜艇在基斯卡岛(阿留申群岛西端)附近海面攻击日运输船鹿野丸,发射六枚鱼雷,仅一枚命中爆炸。更有甚者,1943年7月24日,美潜艇在特鲁克群岛以西海面攻击日本油船第三图南丸,发射8枚鱼雷,竟无一打响。 1942年,美国经济完全转入战时轨道,军工生产蓬勃发展。潜艇生产不但数量激增,而且质量也有明显提高。潜艇的建造周期由战前的27个月缩短为12个月,提高质量主要是增加下潜深度,改进航海性能(包括浮力、耐波性、不沉性和灵活性等),以及装备夜航潜望镜、无声测深仪和雷达等,增强了潜艇的战斗力。战争中,美国共建成潜艇203艘,平均每月入列4.5艘,最高达9艘。太平洋海域美潜艇的增长情况为:1941年12月8日战争爆发时,51艘;1942年12月,80艘;1943年12月,110艘;1944年12月,156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时,增为182艘。⑤1943年9月,美国研制成功新型鱼雷,鱼雷的命中率大幅度提高。在战术上,美潜艇部队开始由单艇进攻转入艇群进攻,采用“狼群”战术。该战术通常由3-4艘潜艇编成艇群,有时多至7艘,发现敌船队后,将目标的位置、航向和航速通报其他潜艇,同时对日本船队实施鱼雷攻击。这是因为日本船队通常由6-8艘编成,很少超过15艘。从1944年至战争结束,美潜艇部队共组织了116个“狼群”。这样,美潜艇部队击沉的日本船舶就逐年激增,1941年为31,673总吨,1942年为609,925总吨,1943年为1,312,353总吨,1944年为2,388,709总吨,1945年为420,826总吨,合计4,763,486总吨,占日本损失船舶总数的56.5%,⑥为摧毁日本海上运输线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二、发动航空兵突击港口、船舶 战争中,美航空兵不断袭击日本的海上运输线,突击的目标包括港口、基地、停泊船舶、航行船队、船厂及护航兵力等。其任务区分为: 北太平洋海域--由第11航空队和第4舰队航空兵负责, 东起阿留申群岛西迄日本本土,主要袭击基斯卡岛、阿图岛、千岛群岛及日本北海道等地的港口和船舶。 中太平洋海域--由第7航空队、第2舰队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共同负责,袭击菲尼克斯群岛、埃利斯群岛、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帛琉群岛和马利亚纳群岛,集中突击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的海运基地。1944年秋,第20航空队的B-29轰炸机进驻马利亚纳群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