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印度废除柴明达尔制度的前因后果(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亚研究》 董本建 参加讨论

综上所述,北方邦贫苦农民在柴明达尔租佃制度废除后,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有日益恶化的趋势,这一点也从北方邦农民每人年平均收入的调查中反映得很清楚。以土改前的1947年为基数100,1955年是97,就在废除柴明达尔租佃制最后完成的1958年才是98。农村雇农的状况就更糟了,农业雇工状况调查如下:(30) 1951年 1956年
    被雇用的工作天数男321260
    女143145
    每天的工资(安娜)男 18.814.7
    女 15.810.4
    每个家庭的收入卢比551355
    负债家庭的百分比 21.972.1
    因此北方邦的首席部长沙姆普尔纳兰德博士,在1959年10月的邦议会上不得不承议:“小农既没有繁荣,也不可能繁荣起来……,虽然有的地方下层阶级能够抬起头来,但与此有关的农村社会结构仍然像从前一样坏。”(31)国大党的土地改革没有改善印度农村广大贫苦农民的处境,更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福音”。
    然而,另一方面北方邦占农村人口2%的占地20英亩以上的地主,拥有全邦耕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这些地主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土改前的柴明达尔地主,他们获得布米达尔权利后雇工经营农场。另一部分是土改后出现的一批富农,他们除了雇用工资劳动者外,自己或者其家庭成员参加部分必要的劳动。推行发展农业资本主义政策的邦政府,不仅没有限制他们现有的地产,而且允许他们大肆兼并贫苦农民的土地,向他们发放大宗国家贷款和津贴,在耕作技术上加以扶植,使农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北方邦废除柴明达尔委员会在一篇报告中说:“1946-47年,全邦占地50英亩以上的农场仅有401个,土地总面积约60,844英亩,其中只有97个农场采用机械化或部分机械化耕作技术。”而1954-55年,当时的税务部长查兰·辛格在他的《北方邦农业革命》一书中写道:“这种规模的农场已增加到11,544个,土地总面积约148万英亩,采用机械化耕作技术的农场有2,088个。”(32)作为农业机械化重要标志的拖拉机台数增长情况是,“1945年北方邦只有848 台拖拉机,1951年增加到2,669台,1956年达5,839台”。(33)我们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土改后北方邦的资本主义农业经济确有较大的发展,但对这种发展也不能估计过高,正如1958年10月印共中央的决议中所指出的,“在前柴明达尔地区,如北方邦、孟加拉、比哈尔和拉贾斯坦等地,虽然资本主义地主有增加现象,但这种发展仍然是有限的……事实上,那里的象分成制、高利的粮食借贷、劳役地租等封建剥削残余势力仍然很大”。(34)
    尽管如此,土改后的印度农村与独立前的农村相比,确实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英国统治时期许多占地上万英亩的大柴明达尔地主和土地层层转租的现象不复存在了,土改后出现的一批中小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主要方式已不是出租土地,而是自己经营或者雇工经营。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向农业投资,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据统计,土改前的二十五年中,印度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不过0.25%,而土改后至七十年代,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3.7%,(35)比独立前有很大提高。另外,据印度经济学者乌沙·帕特奈克对1960-61年度农业产品商品化的调查证实,有66.8%的商品作物是中小土地所有者提供的,而佃农提供的部分只占5.4%。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印度政府制定的“发展农业新战略”,即“绿色革命”,正是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的基础上推行的,土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削弱了封建经济,改革了农村社会结构,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印度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这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和不断变化说明,当今印度农业正沿着一条改良的“普鲁士式”道路,缓慢地朝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注释:
    ①C·B·马莫利亚:《印度农业问题》,阿拉哈巴德,1963年,第363页。
    ②马克思:《马克思论印度》,人民出版社,1951年,第28页。
    ③C·B·马莫利亚:《印度农业问题》阿拉哈巴法,1963年,第350页。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