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见В。В。拉兹密罗夫:《法西斯德国在经济上的侵略准备(1933-1935)》,莫斯科,1958年俄文版,第155-158页。 ②Г。Л。罗查诺夫:《法西斯政权下的德国(1933-1939年)》,莫斯科,1964年俄文版,第219页。 ③А。С。叶鲁萨里姆斯基:《德帝国主义:历史与现实》,莫斯科,1964年俄文版,第357-358页。 ④同上,第374、387、396页。 ⑤《德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论文集)》莫斯科,1965年俄文版,第158、188、189页。 ⑥А。А。加尔金:《德国法西斯主义》,莫斯科,1967年俄文版,第243-294页。 ⑦В。И。达希切夫:《德国法西斯战略的破产(史略、文件)》,莫斯科,1973年俄文版,第11、38-47页。 ⑧А。С。勃兰克:《德国初期法西斯主义史略(组织、思想、方法)》,莫斯科,1978年俄文版,第38页。 ⑨《近现代德国的东方政策(史学和史料学问题)》,莫斯科,1974年俄文版,第20-21、23-24页。 ⑩Г。С。菲拉托夫:《法西斯制度的类型和意大利法西斯的特点》,见《二十年代初至1945年的法西斯主义和欧洲反民主制度》,莫斯科,1981年俄文版,第15-16页。 (11)Б。Р。洛布霍夫:《意大利法西斯制度史》,莫斯科,1977年俄文版,第6-10页。 (12)В。А。雷日科夫:《伦敦外交的曲折》,莫斯科,1973年俄文版,第196-197页。 (13)Ф。Л。伏尔科夫:《威特霍尔和唐宁街的秘密》,莫斯科,1980年俄文版,第313-316、344-345页。 (14)Э。С。别洛乌索娃:《法国与欧洲安全》,莫斯科,1976年俄文版,第383页。 (15)А。О。丘巴里扬等:《1917-1939年的欧洲国际关系》,莫斯科,1979年俄文版,第40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