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东方问题(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 参加讨论

十八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紧张局势帕麦斯顿对温加尔-伊斯克列西条约十分不满,尤其对其秘密条款更为恼火。他认为这一条约为破坏1809年卡察克条约所作的规定开了先例。因此, 他以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处于戒备状态对此作了回答。 在1834年3月的指令中,他命令一旦苏丹要求帮助阻止俄国的进攻, 舰队立即进抵君士坦丁堡,虽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必通知苏丹这一决定。1834-1835年保守党执政期间,威灵顿发现了指令的原文,迅速地将其消毁了。因为这一指令在一个大使手中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但是,当帕麦斯顿重返岗位时,这一精神又复活了,并于1834年4月22日,同法、西、葡组成了四国同盟来稳定伊比利亚半岛的局势, 从而使英国可以腾出手来在爱琴海和拉文特自由行事。
    因为土耳其不愿在期满之后重订温加尔--伊斯克列西条约,俄国在爱琴海的地位并不强大。1838年俄国政府计划从波罗的海派舰队去增加黑海舰队。但是,副首相科·弗·尼塞尔罗德伯爵认为,如果俄国通过海峡,英法会以此为先例提出同样的要求。尼古拉一世接受了这一建议。
    由于苏丹马哈茂德决心惩罚穆罕默德·阿里,危机真的发生了。1839年4月,奥斯曼军队攻入叙利亚,但在4月24日尼齐普战役中遭到了带有决定性的失败。土耳其海军舰队司令艾赫迈德帕夏叛逃埃及;而苏丹本人则于1839年7月1日故去。此时,帕麦顿希望能够迫使穆罕默德·阿里与法国合作;同时,一旦俄国人干涉君士坦丁堡,则必须强令撤退。但是,法国内阁无意参予胁迫穆罕默德·阿里,认为他是法国的被保护人。同时,俄国制订了一项新计划。1839年9月, 弗·伊·布理诺瓦伯爵被派往伦敦,携带了等于是放弃温加尔--伊斯克列西条约的建议,即土耳其将得到一般性的保证,而海峡将向所有列强关闭。在开始的时候,帕麦斯顿对俄国政府这一改变持怀疑态度,但到1840年1月,他提议,一旦苏丹提出请求,英、法、奥、俄、普应派军队来土耳其以反对穆罕默德·阿里。因此,1840年7月14日,在没有法国参加的情况下,在伦敦签署了拉凡特维特和平协定。穆罕默德·阿里被限定在十天内作出回答,要么接受协定,他就可以任埃及世袭帕夏,并终身管理叙利亚南部和阿克里的行政;要么拒绝接受,他将被强限在埃及。接着,英法发生了紧张对峙。结果由于路易·菲立普决定反对这场战争,支持穆罕默德·阿里的主要人物阿道夫·西尔士被迫于1840年签署协定。
    穆罕默德·阿里拒绝接受列强的这些要求。在查理·内普依尔主持下制定的一项结盟的建议被送往叙利亚。贝鲁特于10月10日失陷,而阿克里于1840年10月3日已经失陷。1841年2月3日,在事先宣布穆罕默德·阿里被逐出以后,签署了一项法令,任命他为埃及终身总督,这才使法国的政策多少得到了些满足。
    1841年的海峡协定1841年7月5日,签署了伦敦海峡协定,规定法国、奥地利、英国、普鲁士和俄国一致同意在和平时期,除负有外交使命的轻型舰只外,一切外国战舰禁止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这意味着俄国放弃了温加尔-伊斯克列西条约中所获得的特权。在后来,没有一个强国试图在土耳其境内施行独断的影响。1843年,尼古拉在华沙对奥地利外交官鲁·尔·封·费克尔门特伯爵说:“我们将不会越过多瑙河,属于多瑙河和亚得里亚海的事务均由你们处理”。1844年6月,在会见罗伯特·庇尔和阿伯丁勋爵时,他宣布将和列强一致行动。1845年12月,访问维也纳期间,他重申了支持土耳其帝国和放弃控制君士坦丁堡的意图。
    1848-1849年的东方问题在1848-1849年欧洲发生革命危机时,尼古拉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当维也纳和柏林爆发革命的时候,他对多瑙河各公国可能发生革命加强了警戒。1848年9月,雅西和布加勒斯特的动乱, 通过俄国赞同下的土耳其的占领被遏制住了。1849年5月,俄土签署了协定, 对先前的有关这些公国的协议作了修改,并准备确定共同的占领。而俄国一直拖到1851年才撤离。
    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主要指的是法国对1841年的海峡协定所提出的挑战。这一协定规定任何一个列强都不得在土耳其的事务中拥有特权。拿破仑三世选择的战争借口是巴勒斯坦圣地监护问题。尼古拉一世接受了这一挑战,以维护1774年的库楚克·凯纳吉条约和1829年的亚得里亚堡条约。土耳其拒绝俄国的要求,导致了1853年俄国对公国的占领。接着英法发出了要求撤退的最后通谍。而后,由于奥地利的要求,俄国从公国撤兵。但是英法业已宣战,并在公国公众舆论支持下,企图得到巨大成功,从而入侵了克里米亚。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接受了奥地利提出的和平要求,方使战争结束。
    1856年的巴黎协定1856年2月15日开始举行巴黎和平会议,3月30日签署了和平条约。俄国放弃了比萨拉比亚南部地区,从而失去了对多瑙河口的控制。而多瑙河的航行权则置于公国组成的一个委员会的控制之下,重订1841年海峡协定中有关黑海、地中海的条款。俄国和土耳其在海峡地区都只保留了无足轻重的海军力量。但在事实上,土耳其及其盟国则可根据需要,轻而易举地从爱琴海增加舰艇。俄国提出,由它对土耳其境内的基督教徒提供保护,这只得到欧洲各国一般性的保证。同时,多瑙河沿岸各公国也得到了对他们地位的一般性的国际保证。
    巴黎条约,对欧洲整体来讲,有着重要的影响。奥地利外交大臣凯·弗·封·布奥尔·绍恩施太因的外交政策,历来是接受俄国对其中欧地位的支持,而1849年俄国对匈牙利的干涉也确实恢复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然而到了这个时候,这种保证由英法所代替了。奥地利取得的全部成果,只是1856年4月15日与英法结成了三国同盟,以确保土耳其帝国的领土完整。因此,实际上奥地利在欧洲被孤立了,这使弗朗哥·皮特蒙特斯有可能于1859年在意大利获得成功。也使普鲁士于1866年将其排除出德意志同盟,奥地利如此软弱,以致于帝国被迫于1867年同匈牙利的马吉亚斯王朝达成协议,接受匈牙利在哈布斯堡体系中获得独立。南斯拉夫问题至此成为奥匈帝国政策中的最大问题。马吉亚斯王朝不赞成以牺牲土耳其为代价的吞并,因此这会增加在圣·斯特凡统治下的领土中的斯拉夫人。因此,在巴尔干维持现状是迫不得已的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