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英国罗拉德教派及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作用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郑如霖 参加讨论

罗拉德教派(lollards)这个名称, 出自中世纪荷兰文喃喃地祈祷的人(lollaerd),这种称呼当时已加在某些宗教运动的信徒的身上;它被有意地和中世纪英语无职业的游民(loller )相混起来,①并且把这个词彙同拉丁文中稗子(lolia)一词②联系起来,这是被封建统治者丑化的双关语意。这个教派大约在十四世纪中叶前后从策源地佛兰德尔等地区传入英国,被那里的知识分子、教士和下层人民所接受。因为在英王爱德华三世统治前后,曾经鼓励大量的熟练的佛兰德尔的呢绒业技工移居英国。而这个教派曾在佛兰德尔的织工中广泛流行,他们很自然地也把自己的信仰带进英国,并在英国获得广泛的传播。
    一、威克里夫的追随者的分道扬镳
    由于经济利益的不同和阶级立场的差异,这就决定着威克里夫的追随者们必然要走向分裂的道路,成为不同的派别。
    罗拉德教派是对威克里夫的追随者们的通称。随着1381年瓦特·泰勒起义的被镇压,这个异端教派的内部分化就更加明显起来。在他们当中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派:③其一是以牛津为中心的支持威克里夫学说的学者;其二是地方上的骑士、乡绅等土地所有者;其三是一些下层的门徒,包括牧师及一般的信徒等。
    上述三大派由于他们的经济权益、阶级立场和斗争坚定性的不同,其存在时间和对英国历史所起的作用也就有其重大的差异。如以牛津为中心的罗拉德教派在短时间内就被统治阶级使用打击、分化、拉拢、收买等手段下走向解体。当约翰·威克里夫本人被逐出中心地--牛津大学后,推动罗拉德教派的徒众散到全国各地,将其从高等学府的神学家转变成为游方的传教士。他们在小绅士阶层和自由农民以及织工中获得迅速的发展。这就迫使统治阶级慌乱起来,使其从采用镇压手段转为同情、安抚、分化的策略。在大规模的瓦特·泰勒起义被镇压的第二年,因为下议院主张由国王和上议院撤销一个业已通过的便利逮捕异端教派法令的决议,以便停止镇压行动,采用三个重要步骤以安抚、分化的策略。④其结果是使以牛津为中心的罗拉德教派完全失败,最终丧失了作为这个异端教派策源地的地位。
    但在封建土地所有者中所流行的罗拉德教派则发展成为“骑士的罗拉德教派”。这个支派是以中小封建土地所有者如爵士--骑士为骨干的异教力量。他们参加教派的主要目的是因嫉妒天主教会聚敛大量财富、垂涎教会大量地产,渴望寻找时机将其夺取过来。他们在国会的下议院中拥有相当巨大的实力。这批人成为罗拉德教派在农村地方的拥护者和庇护者。与此同时,骑士的罗拉德派由于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同市民阶级利益的一致性,双方就建立了联系,彼此间互相庇护,并在国会占有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在国会的骑士代表当中。经常有某些没收教产的组织机构,以吸引某些人去反对天主教会。此后,罗拉德派虽遭到更加残酷的迫害,但他们则把自己的教义传播到英国广泛而遥远的城乡的穷苦大众中去。这就形成了这个教派中的最坚定的平民罗拉德派的组织,坚持了长时间的反抗斗争。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在英国和波希米亚都有绝大部分的低级贵族加入城市一方共同进行反对僧侣的斗争,加入城市异教。这种现象,可以由低级贵族依赖于城市的地位来说明,还可以由低级贵族和城市对待诸侯和高级僧侣时利害一致来说明”。⑤
    罗拉德教派虽曾被扑灭下去,但仍长期地坚持继续活动和斗争。“这种异教乃是农民和平民的要求之直接表现……这种农民平民异教……在十四和十五世纪……通常总是完全独立地出现,与市民异教对立。”⑥他们从开始年代在很小的地区公然反抗宗教信仰上的迫害,以致在英国这个国家的东半部找到成长壮大的最好的策源地。尽管在享利八世统治时期能够抑住了已经真正发展的新教,却无法阻止罗拉德派的发展。⑦
    二、罗拉德教派的历史作用
    〈一〉罗拉德派是百年战争的反对者。
    百年战争是英国封建主统治集团“在法国的唐·吉诃德式”……“的会使它继续流血的侵略战争;”⑧它不仅给法国劳动人民,也给英国劳动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特别是战争的费用的浩大及其对国家元气的损伤是极为严重的。仅1338年1月到1340年英军首次进攻低地国时,根据统计衣服的管理人员指出:这次进军的费用不低于386,546英镑,且不说在国内所花费的23,748英镑。在这次历时三年半的战争中,仅所付出的饷银就达150,000英镑。而在1359--1360年入侵法国时,威尔士亲王因支付3/4的饷银而负债达24,400英镑。⑨但在战争中,统治集团的头子则获得巨大的财富,如在1360--1370年间,爱德华三世因为俘虏了苏格兰和法国的国王,从他们的三笔赎金中得到了268,000英镑的收入。 ⑩而英王王室成员大都从这次侵略性战争中获得收益。可是广大的英国劳动人民却遭受战争所带来的祸害。尤其是在百年战争后期,因法国胜利的反攻在步步紧逼而使英军节节败退。之后,到了1450年6月英国已把整个诺曼第都丢失掉。这时,仅英国王室所负的债款几达40万英镑,每年英王的生活费就要5千英镑,王室的费用还要24,000英镑,(11)这些战争费用和英王、王室以及贵族显要人物的开支都落在劳动人民的头上了。从1337-1380年间,仅就征收人头税一项,就增达三倍,(12)这就构成了1381年农民起义的直接导火线。这次起义不仅是反对封建剥削加重,击退封建主妄图恢复劳役地租等反动措施的斗争,而且还包含着反对具有侵略性的百年战争的因素。
    尽管在英国僧俗封建主统治主集团的镇压下,这次起义的领导者及其罗拉德派徒众纷纷倒在血泊之中,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罗拉德派在城乡的呢绒业织工等下层人民当中却获得更加广泛的发展。由于受到统治阶级及教会的更残酷的摧残与迫害,终于1415年在自己的领袖约翰·奥俄尔特卡斯提爵士的领导下,发动了一次规模巨大的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英王享利五世的统治地位,动摇了封建主的统治力量。(13)虽然这次起义最后被享利五世及教会无情地镇压下去,但罗拉德派在公开或隐藏的活动始终是给英国统治者造成内部混乱和政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这就大大支援了法国人民在抗击英军侵略中的力量,消耗了英国统治集团对付英、法两国人民的力量,激化了英国封建主内部的矛盾,加速了英国封建主在百年战争中失败的历史进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