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罗拉德教派及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作用(2)
〈二〉罗拉德派是都铎王朝建立的支持者。 在约克家国王统治英格兰时期(1461-85),他们对罗拉德派的态度是较为温和的,这是由于:他们的阶级基础是在东南部和南部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开始发展的地区,也是骑士的、农民平民的罗拉德派流行的地区,特别是后者在伦敦和布里斯托尔以及东盎格里亚等地区拥有很多的教徒,是约克家统治时期的重要社会力量。再者,约克家的内政与外交及其统治特点,都为都铎家享利七世所接受和承袭下来,其最根本原因则是被其阶级基础是以新兴的资产阶级--绅士(新贵族)为主所决定的。因为“英国旧贵族却被蔷薇战争消灭得只剩下28家,并为资产阶级出身和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所代替了。……在英国,农奴制几乎完全废除了,贵族是单纯的资产阶级地主。”(14)在上述这些人物当中,或者本身是骑士罗拉德派,或者是与这个教派有着历史上长期联系与相关联的人物。正因都铎王朝得到罗拉德派中的骑士和下层人民的支持,在红白玫瑰战争不断取得胜利。都铎王朝统治时期不能不尊重国会的活动,考虑保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对罗拉德派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这就绝非偶然的事情了。 〈三〉罗拉德派是英国宗教改革的先驱者和推动者。 众所周知,英国威克里夫的学说及其追随者罗拉德派的教义,是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民族教会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廉价教会的先驱者。罗拉德圣经是反对天主教传统圣经的渊源,(15)而1516年伊拉斯谟斯所译出的英文《新约圣经》已告出版,它更是马丁·路德所译出的德文圣经的滥觞。(16)罗拉德派教义和上述圣经译本对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是有其深刻影响的,天主教会对基督教义的曲解和天主教会的独尊地位已受到极大的震撼。这样,他们上述的行动就能够引起世俗贵族和资产阶级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注意,用以对抗天主教会的传统条例和教皇的法令。正如时人所指出那样:“伊拉斯谟斯所下的旦却由马丁·路德孵出小鸡来。”(17) 再次,由于威克里夫的学说及其追随者罗拉德派的教义,虽因1381年的农民起义中的激烈行动而使世俗统治者不敢加以信任,但它的影响仍是巨大的。如上述英文圣经的刊行,对天主教会牧师职责的谴责和纠正,对于变体说的大胆怀疑等等,对英国的宗教改革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英国著名史家克里斯托菲尔·费尔先生认为:如果说宗教是一种改变人们在他们本身的外表、社会和世界的话,那么,它早在一个世纪更早时已经开始于罗拉德派,而这种宗教改革在英国的男人和妇女当中还远远未达到使新教成为完全统治的地位。(18) 第三,在十六世纪二十年代里,当宗教改革正方兴未艾时,罗拉德派的活动是十分活跃的,并成为运动的积极拥护者和推动者。当时,英国仍处于天主教的统治之下,因其已有早期的异端教派活动的经历。十四世纪所产生的威克里夫学说及罗拉德派已重新引起强烈的反应。尽管英国统治者早已颁布了一个法令,规定了对异端分子要处以火刑。但没有人会怀疑如今罗拉德教的活动不是成为英国宗教改革的重要部分了。罗拉德教好像大海的波涛那样汹涌澎湃起来,它特别是在最穷苦的手工业者中发展得最快最多。威克里夫学说及罗拉德派教义中对牧师职务的性质和祭坛的献礼等学术性的辩论又重新被再提出来。在那科特窝尔特农村中和伦敦商店、工场里的穷苦人,在享利八世同罗马教廷关系破裂之前对宗教改革都表现得十分积极的态度。(19)1520年,这种不同形式的一种异端活动,使所有的主教们感到痛苦和穷于应付。而在大学里,特别是在剑桥大学里,成为马丁·路德教义的辩论中心。而领导英国罗拉德派异端活动的威廉·丁道尔在1524年将新约圣经译成英语刊行,推动英国宗教改革运动。(20)他大胆地斥责罗马教皇是一个魔术师(21),许多小商人和手工业者们同自己的罗拉德派祖先一样成为殉道者,特别是在女王血腥·玛丽统治时期为自己的教义而殉道者比比皆是。据统计材料: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连同叛国罪和坚持天主教信仰而殉道者在内共达二百人,其每年的平均死亡率不到五个;但在血腥·玛丽统治时期每年因异端而殉道者平均数达到九十个,(22)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罗拉德派的信徒,他们与天主教会的斗争十分坚定勇敢,视死如归。(23) 在这里更值得注意的是罗拉德派中的妇女们,她们和广泛传播于全欧的相类似的异教分子一样,她们比起天主教会有着更加广泛的自由权利。虽然她们受到反动的诗人约翰·胡克里夫所写的诗篇的严厉的警告,但她们仍处之泰然,(24)使其成为这个教派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不管罗拉德教横遭天主教如何残酷的迫害,但他们的组织和教义则在伦敦、布里斯托尔和其他城镇以及广大地区的下层人民当中获得广泛的发展与传播,(25)他们推动了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因此,从这些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中可以找到一条连续不断的红线,贯穿在英国历史中。从瓦特·泰勒起义、十五世纪的罗拉德派活动与起义、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1549年罗伯特·凯特农民起义直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平等派活动。 〈四〉罗拉德派是英国清教运动的先行者。 罗拉德派不但是威克里夫的精神后代,而且也是英国清教徒的先驱者。 这是由于他们主张圣经是信仰上权威的源泉。他们斥责天主教教皇、主教和所有教阶制度,否定炼狱的存在,更不相信变体论。他们主张信徒过着清苦、俭朴的生活。他们这种信仰主张和坚决态度已经远远地超过马丁·路德所主张的限度,接近卡尔文的教旨。这些教义是符合正在发展中的资产阶级所要求的廉价教会和民主教会组织的精神。因此,当他们在刚开始出现时就遭到天主教会的迫害。远在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十三年之前,在英国从事近四百年的异端教派最少有27个因异端活动案件而被处以火刑,但其中则以对罗拉德派为主。从十六世纪初直到宗教改革,他们在北部地区都十分活跃,并遭到残酷迫害。(26) 与此同时,英国还出现了在知识分子当中流行的路德教与在英国下层社会保存下的罗拉德派相互联系和同盟的事件。这表现在1527年有两个爱塞克斯的罗拉德派同罗伯特·巴尼斯(RobertBarnes)举行过一次会议。据说这两个人因为听见他的名字,特地到伦敦来探望这位路德教的信奉者。在会晤时,他们告诉他关于如何改变教区牧师对威克里夫的信仰问题,并告诉他们手中还保存有罗拉德圣经的抄本事情。但巴尼斯却对这种圣经抄本不感兴趣,还在临别时卖给他们一本丁道尔所译的新约圣经。(27)这就谱写了古老的罗拉德派同崭新的路德教之间友谊联系的篇章,推动了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加强了欧洲大陆的宗教改革与古老的罗拉德派的交流,促进了未来英国清教运动的历史进程。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