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印度公司时代起,尤其是在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后,在印度形成了新的知识分子阶层。首先出现的代表人物是在印度东部的孟加拉的罗易(Rammohun Roy,1772-1833)。他倡导废除于经典无据而在这灾荒频繁期间内孟加拉流行的寡妇殉夫,并建立不拜偶象的“梵社”,因此知名。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城市中出现了孟加拉人称之为“巴布”(Babu,先生)的官吏职员阶层。种姓、宗教等属于文化的重要方面随经济、政治变化也有了重大变化。例如农村中仍是毗湿奴派得势,在海滨新兴大城加尔各答已是“力”派的女神得势。迦利(时母或黑母)神庙至今还是每天大批宰羊,名曰作为祭神牺牲。另一方面,在西部印度的孟买出现了另一种情况。孟买是介于古吉拉特(北)和马哈拉施特拉(南)之间的海滨新兴大城。两方的语言和宗教、种姓等文化都有区别。马邦曾经反抗伊斯兰教势力南下,几乎没有所谓刹帝利(武士)种姓,而确实具有刹帝利精神的婆罗门的某些种姓占有优越社会地位,又有悠久丰富的封建时代文艺和习俗。古邦则是有源出于波斯的拜火教徒称为帕尔西人,有耆那教徒,有伊斯兰教徒,有印度教徒,文化复杂,而且擅长经商,远至南非洲。英国将二者合为一邦,以孟买为首府。人民中两种语言皆用,而政府以英语为官方及教育、文化语言。讲古吉拉提语的几种人在工商业上得势。如重工业巨头塔塔(拜火教徒)和轻工业巨头比尔拉(印度教徒)都是讲古吉拉提语的。讲马拉提语的只是在文化教育上有地位,擅长古典。由此,民族运动中的激烈的铁拉克和温和的戈克雷都是讲马拉提语的婆罗门。可是,甘地和真纳却都是讲古吉拉提语的;甘地不是婆罗门,而真纳是伊斯兰教徒,巴基斯坦的建国者。 东部和西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情况大不相同。这也是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英国殖民主义政策因势加工的结果。英国殖民主义先占领并经营的是孟加拉(指原先的地区),而印度的文化改革和民族运动也是先从孟加拉开始。1905年由于分割孟加拉引起大规模的反抗运动。随后运动中心由东部的加尔各答移到西部的孟买。情况先后有很大变化。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不难理解政治的文化的反映。印度民族运动基本上原有两个思想体系,可说是一文一武。领袖人物长期都是属于历史上占文化知识优越地位而现实中又受过英国教育的婆罗门种姓的人。例如主张由文化教育入手进到政治自主的罗易、泰戈尔、戈克雷、辨喜(维帷卡南达)和后期的奥罗宾多;主张用武力行动进行政治斗争夺取政权的铁拉克、沙瓦尔卡尔、前期的奥罗宾多。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联系劳苦群众,都是知识分子。他们的理论都是要“托古改制”,利用自己祖先已有的解释经典的祭司传统,对古代经典和宗教信条甚至习俗加以新的解释;名为复古,实是革新。他们虽有启蒙之功,却无真正力量,根本原因是脱离广大群众。 这种情况,在甘地1915年从南非洲回到印度以后,在1919-1920年他依靠在南非得来的经验和声望而领导的大规模群众斗争中,根本改变了。甘地属于吠舍种姓,来源于接近首陀罗种姓的小商人。(“甘地”这词由“香”而来,他自己推测可能原为香料商贩。但应注意,英·甘地夫人的丈夫与这种姓丝毫没有关系,他是拜火教徒。)他不是婆罗门,也不是精通经典的学者。他处于耆那教徒、伊斯兰教徒、拜火教徒和印度教徒并居的古吉拉特环境中,由母亲得到宗教虔诚,由英国得到法律教育。这使他和以前的民族领袖大不一样。他是先有群众运动实践而后才找出经典根据的。他的“非暴力”的古语依据却是耆那教徒的基本信条“不害(非暴力,即戒杀)为最上法”。同时他是重视非知识分子远过于知识分子的。他显然以为用手纺车纺纱远比空谈古经典理论重要。而且他是看待非印度教徒(包括贱民)过于印度教徒的。这从他在南非活动以及回印度后的言行,直到临死还呼吁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团结都可以看出来。 这里且引他的常被忽视的重要著作《建设纲领》十三条为例。这是1940年他在刊物发表,1941年修订印成小册子的。随即由在独立后被选为首任总统的普拉沙德逐条又作了他的解释,1942年也印成一本小册子。这正是在德国进攻苏联和日本进攻美国的前后时机写出并发表的建国纲领。当时法国已经战败,英国正处于困境,印度政权归于印度人几乎指日可待,因此这不是临时画出的没有实际意义的蓝图。这里只要列出十三条纲领的题目就可以看出其主旨:一、教派团结。二、废除“不可接触”(贱民种姓)。三、禁绝烟酒。四、土布。五、其他农村工业。六、农村卫生。七、新的基础教育。八、成人教育。九、提高妇女地位。十、健康与卫生教育。十一、宣传国语。十二、热爱自己语言。十三、为经济平等而工作。在十三条之后还有讲“农民、工人、学生”一节和讲他的政治运动方式一节。显然,甘地所想要建设的是一个以教育和社会道德为基础的重视农村的国家,对于经济建设只有类似空想社会主义或蒲鲁东式或许行(《孟子》)式的想法。1941年12月13日(太平洋战争后不到一周)他最后写定并出版的初版英文本的十三条说明中,有些话值得注意:“要把几个印度和英国城市靠剥削和毁坏印度七十万农村而生活的现状翻转过来,使农村大都自给自足而且将自愿供应印度城市甚至国外,只要彼此双方有利。”“重工业当然必须集中并且国营,但只占广大的全国性的农村活动的最小部分。”“为经济平等而工作就是消灭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永久冲突,就是一方面要把手里集中全国大部分财富的少数富人的地位降低,另一方面要把千百万半饥饿的裸体无衣的人的地位提高。……象新德里的皇宫和贫苦的劳动阶级的茅屋的对照在自由印度一天都不能存在下去,国内的穷人必须同最富的人享有同等权力。除非(富人)放弃财富及由财富得来的权力并为公共福利而大家分享,否则必然有一天要爆发流血的暴力革命。”“知识和劳动分离的结果是忽视农村,这是罪过。由此我们在国土上不见散布各地的美丽草房而只见一处处粪堆。”“外国的统治尽管是无意地却是确切地在教育领域内从儿童开始的。初等教育规划如果不考虑到印度农村的需要,甚至城市这方面的需要,那就是一场滑稽剧。”“如果我负责成人教育,我就要从教育这些成年学生认识他们的国家的广大和伟大开始。村民的印度只是在他的村庄之内。他到另一个村中就说他自己的村子是他的家。印度对于他只是个地理名词。……我所谓成人教育首先就是用口头语言对成年人进行政治教育。”从以上这些引语可以看出甘地所要建设的国家是不会适合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和受过英国高等教育而没有背离的人的口味的。甘地还要求国民大会(国大党前身)每一人员“不论自己的宗教是什么,本人都要代表印度教徒、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拜火教徒、犹太教徒等等,简单说就是代表每一个印度教徒和非印度教徒。”这等于在政治上取消了各教派;而在印度是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被打上某一教派的戳记作为标志的,“教派”不是只指信仰。甘地认为“团结不仅是政治团结,因为那是可以外加的。团结却应当是打不破的心理团结。”甘地不是仅仅用语言文字而是用身体力行来贯彻自己主张的。他穿着贱民一样的用一小块布裹下体的服装,自己纺纱,自己养羊喝羊奶。他用印度传统的摧残自己的苦行把未受学校教育的广大群众吸引到自己一边来。他的晚祷实际上是每天召开的群众大会。他改变了以前只浮在上层或少数人实行恐怖主义的民族运动,使运动成为有广大群众参加的一种政治力量。一次又一次的妥协和失败,只成为他不让统治者施展最后手段使群众遭受致命挫折的特殊手段。他以间歇来继续准备力量,一次又一次锻炼在手纺车象征下集聚起来的各种各样本来缺乏自信的人。局外人不易明白,为什么甘地每次到紧要关头就停止运动,进监狱,绝食,而下一次群众仍然相信他,跟他走。他是为了这个“建设纲领”的理想而企图稳步前进的。但是英国殖民主义利用教派分裂的强大传统力量终究使甘地这样实际是反抗传统的革新归于失败。在印巴分治时的几百万人“民族大迁移”的混乱和互相杀害中,甘地自己也流血而死了。
(责任编辑:admin) |